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设计构思阶段和植物景观构图设计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设计构思阶段和植物景观构图设计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种类繁多的植物种类,怎样选择、组合、布置,达到从每个可能的观赏角度均有良好效果,实现植物景观功能,设计需要在设计构思阶段提出初步的设计理念。设计师构思多半是由项目的现状所激发产生的。在现场应注意光照、已有景致对设计者的影响,以及其他感官上的影响。合理分析是设计构思阶段的核心任务。(三)植物景观构图设计所谓“构图”即组合、布局的意思。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设计构思阶段和植物景观构图设计

面对种类繁多的植物种类,怎样选择、组合、布置,达到从每个可能的观赏角度均有良好效果,实现植物景观功能,设计需要在设计构思阶段提出初步的设计理念。设计师构思多半是由项目的现状所激发产生的。在现场应注意光照、已有景致对设计者的影响,以及其他感官上的影响。明确植物规划材料在空间组织、造景、改善基地条件等方面应起的作用,做出种植方案构思图。构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每一步都是在完成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的。应随时用图形和文字形式来记录设计思想,并使之具体化。

一般的植物造景设计思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采用提炼、简化、精选、比较等方法进行。从整体到局部,在总体控制下,由大到小、由粗到细,逐步深入。从平面到立面,主要功能定位、景观类型、种植方式、种植位置、植物种类与规格的确定。

(一)确定设计主题或风格

确定种植设计的主题或风格即立意的过程,遵循意境主题景观和植物空间景观的塑造原则。主题可以考虑活泼愉快,或庄严肃穆,或宁静伤感。种植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考虑为自然式、规则式或自由式;或者确定主题园,例如草本植物园、药用植物园、芳香园等。植物空间立意应根据特殊环境形成相应主题。园林植物四时景色丰富,季相特征鲜明。清代花镜.自序》描写春日“海棠红媚”、夏日“榴花烘天”、秋时“霞升枫柏”、冬至“蜡瓣舒香……檐前碧草……窗外松筠”,可谓园林景色,借花木而四季不绝。园林植物造景在高地或高台宜形成秋景,应登高秋望或秋高气爽之意,植物以秋色叶、落叶乔木为主,以红黄寓秋实;在洼地或湿地形成夏景,植物以高大浓荫的落叶和常绿乔、灌木为主,来营造浓荫、繁茂的夏季景观,如果蓄养蛙、蝉或飞鸟、鸣禽,可以形成“蝉噪林愈静”的意境,在城市中形成田园风光;在地形多变处,可以形成春景,遍植各类开花灌木,花开时节姹紫嫣红,凸显生机勃勃,山花烂漫的春意。

例如:昆明世博园中的山西“槐香园”。“槐香园”隐喻“怀乡”之意。表现黄河文化佛教文化在地处黄河中游的独特的人文环境。在组景上,以“犀牛望月”为构图中心,与之相呼应的五台山白塔代表佛教文化,乔家大院剪影墙、杏花村古井亭及大槐树为黄河文化代表,“鱼沼飞梁”作联系两大体系的纽带,形成了反映山西特色的有机整体。植物选用山西省特色树种-国槐为基调树种,配置白皮松、龙爪槐、云杉等,从色彩和景观上烘托主景(图5-9~图5-10)。

图5-9 槐香园

图5-10 槐香园

(二)功能分析,明确造景设计目标

1.功能分析

设计工作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图纸来表达。设计师的分析也是通过图纸来完成的。合理分析是设计构思阶段的核心任务。植物造景要体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合理功能分析是设计构思阶段的核心任务。将前阶段现状调研分析的结论和建议均反映在图中,并研究设计的各种可能性。目的是在设计所要求的主要功能和空间之间求得最合理、最理想的关系。

合理功能分析是以抽象图解方式合理组合各种功能和空间,确定相互间的关系,它就是设计师通常所说的“气泡图”或“方框图”。在这一步骤中,只有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方案,是一种概念性初步设计(图5-11~图5-13)。

在分析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全方位的考虑问题。

图5-11 某庭院功能分区示意图(引自金煜)

1)项目的主功能分析:如何划分该项目的主要功能与次要辅助功能,其空间要求如何?是封闭还是开敞?

2)各种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分析:什么样的功能?空间联系紧密或是分割、分离?

3)人流、车流的流向、流线分析:什么地方人流集中?人流来向?什么地方车流量大或需设置停车场?人流车流如何避免相互干扰?如何分散?

4)景观视线分析:人们如何方便使用?空向联系如何紧凑合理?景观视线如何组织才有可能达到良好效果或最佳效果?

5)主题表现:根据主要功能确定设计主题是什么?如何烘托主题?

图5-12 某庭院设计植物功能分区图(引自金煜)

图5-13 某庭院植物种植分区规划图(引自金煜)

合理功能分析可以在草图上绘制多幅,进行比较,不受实际地形限制,一般应表示出主要功能和其他功能的关系;空间分析;人、车流线分析,客源来向,主要交通流线;绿化主体树种的选定与分布。

在合理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和功能需求,进一步地做出适合基地的功能和布局分析。在这一环节上,要注意按比例和客观存在来构思(图5-14~图5-15)。

图5-14 某基地现状条件及分析

图5-15 根据基地条件做的方案

2.造景设计目标确定

在基地分析的基础上,了解种植在整体景观设地中的功能作用,从而得出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即造景设计目标。可能为了下列目标之一或组合。

1)考虑配合场地景观的机能需求,发挥种植的功能。例如利用植物的隔离作用,减轻风、噪声及不良视景的影响。

2)改变场地的微气候。选用适合场地生态条件,且具有美化、绿化及实用价值的植物。

3)塑造场地景观独特的种植意象。利用植物不同的树形、色彩、质地等观赏特性,配合场地景观作适当的配置,以建立场地的特殊风格。

4)提高场地及其周围地区环境的视觉品质。利用植物细密的质感与柔和的线条,缓和建筑物及硬质铺面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压迫感。同时考虑种植设计是否需要满足特定的美学要求,例如需要开朗热烈,宁静私密,还是要肃穆端庄。考虑季节性的变化,以创造四季花木扶疏的美的景观意象。人的主要观赏路线、角度和方向也需要在此时确定。

5)利用种植设计塑造场地的空间意象。配合景观设施的设置,利用植物配置组成不同形式的空间,以提供多样性的视觉景观。

(三)植物景观构图设计

所谓“构图”即组合、布局的意思。园林植物造景构图,不但要考虑平面,更要考虑空间、时间等因素,要遵循构图规律。在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的同时,更要兼顾到每个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色,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观赏者在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同时,达到情景交融的园林审美效果。

植物景观图设计,应在植物景观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考虑各功能区内植物景观的组成类型、种植形式、大小、高度及形态。

1.植物组合与布局

根据植物种植分区规划图选择景观类型,应用树木、花卉、草坪、藤木与地被植物进行合理组合,构成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景观空间。

2.立面设计

图5-16 植物立面设计

通过立面图分析植物高度组合是否能够形成优美、流畅的林冠线和层次变化,还可以判断这种组合是否能够满足功能需要。

用大小长短不一的方框代替单体植物成熟时的大致尺寸。画出哪里用树,哪里用高、低灌木,将这些方框组合成一个和谐的立面(图5-16)。研究表明,人的观赏角度和距离决定人眼所能组合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的单个物体的数目是6个,人所处的距离也使人能观赏到的横向距离发生变化,所以,一个立面里所包括的植物方框不超过6个,当然,大型的种植设计立面可以由若干个小立面组成。通常小型的种植设计,例如小型的花坛,只需一个立面组合即可;大型的种植设计则一般需要三个到五六个组合合并。

组合与组合之间可以是在立面上拉开的关系,也可以在立面上互相遮挡,在平面上呈前后关系。低矮的组合放在前面,高些的灌木或树木组合放在后面。植物方框或立面组合之间可能会互相遮挡,这些可以理解为植物在平面深度上的变化。

一般的种植设计组合,两到三层的植物深度就可满足要求。通常需做几个立面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确定种植的总外轮廓线。精心设计的外轮廓线能保证整个设计与基地的比例正确,搭配完整,总体和谐(图5-17~图5-18)。

图5-17 植物组景设计

图5-18 植物组景设计

3.形状、色彩、质地的搭配

完成立面空间的设计后,可以考虑进行形状、色彩、质地的比较和搭配,它们是获得变化的重要手段(图5-19)。

(1)形状

用真正的植物轮廓(如金字塔形、花瓶形、铺展形等)代替原来抽象的方框。高的方框可以用乔木或针叶木的形状代替,低的方框则用高矮比例不一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形状代替。植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形状,以乔木而言,反映在起始立面上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瘦长方形,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植物形状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花瓶形、竖直形、圆柱形、金字塔形等变化。加上灌木和草本的各种形状,以及常青植物和落叶植物之间的互换,形状的研究可以产生很多种变化。形状立面完成时,要满足重复、变异、强调等设计原则(图5-20)。

图5-19 植物组景设计方法(www.xing528.com)

图5-20 植物组景设计之形状

(2)色彩

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不管追求的是怎样的风格,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对比和调和的设计原则,要满足人眼视觉平衡的要求。色彩对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色彩与园林意境的创造、空间构图以及空间艺术表现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城市园林中以色彩为主体的景点也很多。如北京香山植物园的“绚秋园”(图5-21)。植物色彩的设计在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中显得相当重要,应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图5-21 植物景观“绚秋园”

1)整体性: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与一般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出现的,即和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元素一起出现,主要分析的是当植物处于支配地位和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的配色处理,但不管任何情况,植物色彩设计都不能单独进行。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图5-22)。

图5-22 植物组景之色彩整体

2)绿色基调:不管任何季节,植物都不会少得了绿色,在植物色彩中它是绝对的主角。虽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图5-23)。

图5-23 植物组景之色彩基调

3)色彩的调和: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以加入其他颜色使色彩趋向丰富和柔和。可以在色彩构图中加入无彩色、白色、灰色、都能取得较好的调和效果。如果加入有彩色时,则应选择色相接近,但能通过彩度加以区分的色彩:或是明度、彩度接近,但能通过色相区分的色彩。取得色彩调和的多样的,还需要设计者多观察,通过实践多进行总结,才能使色彩组合更丰富,更完善(图5-24)。

图5-24 植物组景之色彩调和

(四)选择植物,详细设计

该环节属于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细部设计阶段,是利用植物材料使种植方案的构思具体化,包括详细的种植造景平面、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种植间距等。由于生长习性的差异,植物对光线、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要求不同,抵抗劣境的能力不同,因此在详细设计中应针对基地特定的土壤、小气候条件和植物选择进程进一步确定其形状、色彩、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造景效果相匹配的植物种类。

1.植物种类的选择

通过前阶段的分析,对植物的大小、形状、质地、色彩都已经有了大致的概念,可以以此作为条件之一选择植物。此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基地条件

1)对不同的立地光照条件应分别选择喜阴、半耐阴、喜阳等植物种类。

2)多风的地区应选择深根性、生长快速的植物种类。

3)在地形有利的地方或四周有遮挡并且小气候温和的地方可以种一些稍不耐寒的种类,否则应选用在地区最寒冷的气温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种类。

4)受空气污染的基地还应注意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选用相应的抗污染种类。

5)对不同pH值的土壤应选用相应的植物种类。

6)低凹的湿地、水岩旁应选种些耐水湿的植物。

(2)基地功能

1)遮阳:宜选树冠开展、枝叶茂密、分枝点高的树种。

2)防风:一般植物多少皆具防风效果,但在特殊恶劣环境下,宜选特殊的防风树种。

3)控制风蚀:在用量多且雨蚀强的地方宜选枝叶密、根系发达的常绿树种及具水上保持作用的蔓藤花卉或草本花卉。

4)隔离:为达到营造私密空间、屏障不良视线或控制视线的目的,宜按设计所需隔离的高度及密度,选用具有刺、枝干多或枝条较硬等特性的植物。

5)防强光:于砂地、人工铺面及近水面易反光之处,宜选质感重的浓绿遮阳树种。

6)防空气污染: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宜视污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抗污染植物。

2.植物配置设计重点

(1)植物种类处理

保存现有植被;选择的每一种植物应符合预期功能;树木是基础。

(2)实用功能应用

种植设计中用灌木丛作为补充的低层保护和屏障;把藤蔓植物作为网状物和帘幕;在底层地面上种植地被植物,以保持水土,界定道路和绿地,以及在需要的地带布置草坪;在地面物体或建筑易造成影响的地方封闭式布置树丛或缩短树距;隐藏停车场、仓库及其他服务设施;弥补地形形态;利用植物构成空间。

(3)艺术处理

用冠荫树统一场地;选择作为主题基调树种的类型应当是中等速生的,而且无需太多管理就能长势良好的本土树种;利用辅调树种为补充基调种植,以及在较小尺度内构筑场地空间;恰当地利用补充树种来划分或区分出具有独一无二的景观特质的区域:用基调树木强化大片种植中的“突出点”:布置树丛提供景致以及扩大开放空间:利用逐渐形成的空间序列来围绕和连接不同的场地功能区;避免杂乱多样的基础种植:避免多种植物类型的分散。

(4)道路布置

利用树木来覆盖交通线路;对交通道路的结点给予重视;在道路的交叉口要保持视线的通畅;对任何街坊区和活动中心,都应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道路人口;扩展路边种植;用树木强化小径或大道的走向效果;给小路及自行车道阴凉和情趣

(5)生态环境设计

在所有景观种植中都要考虑气候控制:设置植物屏障来遮挡不雅景致,消除强光,降低噪声;沿洼地和水道布置植被;外来物种应被限制在经过良好改善的区城中。

3.植物详细设计方法

详细设计阶段应该从植物的形状、色彩、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满足设计方案中各种要求。对照设计意向书,结合现状分析、空间功能分区、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和调整,最后做出种植设计平面图(图5-25)。详细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植物成熟度

在群体中的单体植物,其成熟程度在75%~100%。设计者是根据植物的成熟外观进行设计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幼苗大小。必须了解植物材料最终成熟后的外貌,以便将单体植物正确地植于群体之中。

(2)密度

在群体中布置单体植物时应使它们之间有轻微的重叠。单体植物冠径的相互重叠基本上为各植物冠径的1/4~1/3。

(3)植物大小之间搭配

应首先确立大中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它们的配置将会对设计的整体结构和外观产生最大的影响。一旦较大乔木被定植后,小乔木和灌木才能得以安排,以完善和增强乔木形成的结构和空间特性。较矮小的植物就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展现出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由于大乔木极易超出设计范围和压制其他较小的因素。因此,在小的庭院中应慎重地使用大乔木。大乔木在景观中还被用来提供阴凉,故在种植时应在空间或建筑物的西南、西面或西北面。

图5-25 某庭院植物配置平面图

(4)植物的品种搭配

在设计布局中应认真研究植物和植物搭配,在选用落叶植物时,首先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在使用针叶常绿植物,必须在不同的地方群植、避免分散。这是因为它在冬天凝重而醒目,太过于分散,势必导致整个布局的混乱感。在一个布局中,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的使用,应保持定比例平衡关系,针叶植物所占的比例应小于落叶植物。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两种植物有效地组合起来,从而在视觉上相互补充。

(5)选择植物种类或确定其名称

在选择和布置各种植物时,应有一种普通种类的植物,以其数量而占支配地位,从而进一步确保布局的统性。按通常的设计原则,用于种植支配的植物种类,其总数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量多为患。

(6)局部调整

设计者在完成群体和单体布局后,还应该考虑到设计的某些部分是需要变更的。从平面构图角度分析植物种植物方式是否适合:从景观构成角度分析所选植物是否满足观赏的需要,植物与其他构景元素是否协调,这些方面最好结合立面图或者效果图来分析。在布局中可以采用群植或孤植形式配置植物,但必须与初步设计中选取的植物大小、形态、色彩以及质地等相吻合,同时还应考虑阳光、风及区域的土壤条件等因素,核对每一区域的现状条件与所选植物的生态特征是否匹配,是否做到了“适地适树”。最后,进行图面的修改和调整,完成植物种植设计详图,并填写植物名录表,编写设计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