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朝的遗产:谢灵运的两面性

南朝的遗产:谢灵运的两面性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世族这种两面性发挥到极致的是鼎鼎大名的谢灵运,他的传记值得细读。谢灵运干脆起兵反叛,事败被捕,送到首都审讯,依法判处斩刑。毕竟南朝皇帝对世族的优容,是以不危及政权为底线,世族可以对政治斗争、朝代更迭漠不关心,但不能谋反。南朝高层世族的两面性,在谢灵运身上发挥到极点,他任性到底,美则尽美,恶亦极恶。

南朝的遗产:谢灵运的两面性

南朝的世家大族享有崇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优越,又是文化的代表,故其日常生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华丽、庄严,经常宣示他们与政治、学术、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却清高、孤傲,经常表现出他们在社会与心态上的超凡脱俗。这种状况从侨姓世族排名第二的陈郡谢氏家族可以明显看出。

南朝初始时,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王朝,名义上要接受东晋最后一个皇帝的“禅让”,实际做法是自知气数已尽的东晋皇帝请来一位大臣,将传国玉玺奉献给新兴王朝的皇帝,仪式才算完成。当时主办典礼的官员预拟由刘裕的孙子刘睿来承担这个传递玉玺的任务,但刘裕认为做这件事的人必须具备崇高的声望,决定请陈郡谢氏的谢澹担任。这个决定象征性的意义极为浓厚,因为陈郡谢氏是取得淝水之战胜利,延续东晋后期命脉的世家大族,让谢氏族人传递传国玉玺,等于明示天下,世家大族已经放弃司马氏的晋朝,改为支持刘裕的宋取代晋,承认刘宋王朝的合法性。难怪以后刘裕举行宴会,都会邀谢澹参加,而这位陈郡谢氏领袖则喝了酒就放言高论,在战场上杀人无数的开国皇帝刘裕也对他无可奈何。

陈郡谢氏另一位人物是谢裕。《南史》描述此人矜持严肃,性喜整洁,居住环境一定要干净优美。所以谢裕家不设痰盂,他每次吐痰,就吐在左右随从的衣服里,然后给这个随从放一天假,让他去洗衣服。每当他要吐痰时,乐于放假的众随从就蜂拥到他面前,争着接受。

对于这样一位陈郡谢氏的领袖,宋武帝刘裕还是特别看重,聘定他的女儿做儿媳妇,结为亲家。

谢家下一代出了一位谢恂,多才多艺,从小精通音乐,善于吹笙。他出来做官后担任庐江郡[29]太守,不久就辞了官。刘宋孝武帝说“谢家少年不可以委屈在小郡”,调他做司徒府主任秘书

后来谢恂因为家里穷[30],要求做西阳郡[31]太守,宋孝武帝照例批准。哭穷的世族音乐家谢恂也就得以到湖北比较富庶的地方去做官,借此“调剂”一番了。

将世族这种两面性发挥到极致的是鼎鼎大名的谢灵运(385—433年),他的传记值得细读。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母亲是王羲之的外孙女,他从小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文章华美,下笔气势宏伟,纵横自如,但稍欠深刻紧密。宋文帝曾请他编撰晋朝的历史,他写下章节的名称以后就不再理会,史书因此编纂不成。显然编纂史书与他的个性不合,他发现之后,就理所当然地不再做这种既烦琐又不够清高的工作了。谢灵运承袭祖先传下来的公爵,性格豪放,生活奢侈,车辆衣服都鲜明美丽,还会服装设计,往往自行改变服装款式,穿出来立刻变成时尚,大家效法。

这样一个人当然宦途顺利,可是谢灵运却视礼节与法律若无物,喝醉酒就一面裸奔,一面大呼大叫,还屡次因为违法犯案而被革职免官。他最严重的罪名是多次任意杀死部下,这也使他从公爵被降级为侯爵。

谢灵运自视甚高,总认为执掌国家大政非他莫属。宋武帝刘裕死后,少帝即位,权力控制在几位大臣手中,谢灵运乘机党同伐异,诽谤当政大臣,几位大臣忌恨在心又惹不起他,只好来个眼不见为净,将他这枚烫手山芋外放去永嘉郡[32]做太守。至于永嘉郡的百姓会面临怎样的状况,那就只有不管了。

谢灵运到永嘉后成天游山玩水,一出去就是十天到一个月,到处吟诗述怀,公务废弛也不理会。他出游时带着几百人,砍伐森林,开辟山路,县官与百姓受到惊扰,当他们是山贼。

这样过了一年,他称病辞官,大概捞了不少钱,就将会稽[33]的旧宅与别墅整修扩建,优游自在地隐居起来。这些工程堂而皇之地征用当地人民做工。只因他是陈郡谢氏的才子,身边又有几百名清客、随从、家丁,文武兼备,势力庞大,当地官员与人民都只有认命照办。(www.xing528.com)

此后谢灵运变本加厉,看上会稽城墙外的一座湖泊,竟向地方官要求将湖水放干,变成他家的田地。宋文帝本已同意,命地方官执行,会稽太守孟顗却认为这会断绝人民取水与捞捕水产补贴生计之路,予以拒绝。谢灵运改为要求另一座湖,孟太守又拒绝了。然而因为谢灵运的恶势力很大,孟太守感觉自身危险,只好上奏章向皇帝报告,并且动用驻军保护自己。谢灵运则亲自赶回建康,也向宋文帝上奏,状告孟太守。宋文帝处理这种局面的方式又是两边不得罪——把谢灵运派任为临川内史[34]。临川在建康西南,与会稽是不同的方向,免得他又回会稽去与地方官冲突。

谢灵运在临川仍然嬉游放荡,遭到纠举,这次刘宋朝廷忍无可忍,决定逮捕他。谢灵运干脆起兵反叛,事败被捕,送到首都审讯,依法判处斩刑。宋文帝本来还希望只将他免官而已,因反对力量大,遂将他免死,全家流放广州[35]。谢灵运此时还暗中出钱招募流氓徒众,要这些人采购武器,在广州袭击押送官兵,将他劫走,准备东山再起。他的阴谋被破获,仁至义尽的宋文帝这次终于下令处决,谢灵运就在广州问斩,死后还被曝尸示众。

谢灵运天资聪颖,文才高妙,是南朝知识界的精英。他在不断游山玩水,享受大型庄园富足雅致的生活之余,时常以身边的景物为题材吟诗作赋,抒发闲情逸致与岁月不居的伤感,其作品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还有设计天才,除服装以外,又曾想出安全省力的登山方法。当时的人常穿下有两个高齿的木屐,谢灵运穿木屐登山,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则去掉后齿,走来如履平地。然而另一方面,诸如高傲自大、恃才傲物、放荡无礼、任性妄为、废弛公务、残杀部下、自私自利、仗势欺人、贪赃枉法、惊扰人民、破坏环境、买凶劫囚、阴谋叛乱等词汇,也可以毫无保留地用来描述他。

只要知晓谢灵运历年在各地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理解虽然他是陈郡谢氏的高门华族,宋文帝最后也不得不把他斩首弃市的原因。毕竟南朝皇帝对世族的优容,是以不危及政权为底线,世族可以对政治斗争、朝代更迭漠不关心,但不能谋反。

南朝高层世族的两面性,在谢灵运身上发挥到极点,他任性到底,美则尽美,恶亦极恶。

补充知识

谢灵运名言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36]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