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60周年学术研讨会:太平天国会党蜂起

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60周年学术研讨会:太平天国会党蜂起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9]“广西向多会匪,近因楚匪窜入境内,各府匪徒乘间四起,地方官不能兼顾,以致蔓延为患。”[90]在各种反清活动中,会党具有独特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活动在广西的会党,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崛起作了军事方面的准备。[10]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54页。[35]汤成烈:《治赋篇》(四),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34,武进盛氏思补楼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60周年学术研讨会:太平天国会党蜂起

以上种种原因,使没法活下去的农民纷纷拿起刀枪,或啸聚山林,或出没乡间,或走向反抗朝廷的道路。在清朝历史文献中,这些被称为“贼”、“寇”、“盗”、“匪”、“盗匪”、“会匪”、“股匪”、“堂匪”、“逆匪”等的武装,“无地无之,无时无之”,[88]“广西各水陆交界之区,盗劫公行,此拿彼窜。地方官吏,以界址,巧为推诿之门;行旅商民,因人生地疏,苦无控诉之路。”[89]“广西向多会匪,近因楚匪窜入境内,各府匪徒乘间四起,地方官不能兼顾,以致蔓延为患。”[90]

在各种反清活动中,会党具有独特的地位。方之光、崔之清两先生曾根据有关方志等文献,归纳出1845—1850年间广西天地会活动77起,并将其基本情况制成简表。[91]这个数字虽不确切,如1850年朱亚易等在宣化(今南宁)一带的活动表中未列入,[92]但这些活动表明咸丰帝执政前广西犹如一堆干柴,则是无疑的。

有记载表明:“广西自道光二十七年,土匪纷起。南、太、泗、镇四府,道路阻隔者,将及十年。弱肉强食,不独流贼、土贼,即团练亦贼,居民亦贼。到处裹胁,转徙无定,乘虚窜扰,击散复聚。或旋起旋灭,或附外匪大股,是为流贼。逼胁村民,招纳亡命,负隅抗拒,少或数十人,多至数百人、数千人者为土贼。始为团,终为贼;阳名为团,阴实为贼。官兵强则附,官兵弱则跋扈,不听征调,其所为有甚于贼者。”[93]洪秀全掀起大规模反清浪潮以后,那些已经被镇压的会党,有可能死灰复燃;那些没有明确斗争目标的会党,有可能从太平军的行动中得到启发,进而加入太平军的队伍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活动在广西的会党,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崛起作了军事方面的准备。

(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所长、教授)

【注释】

[1]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1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2页。

[2]赵尔巽等:《清史稿》卷393之论语,中华书局1977年版。

[3]《清史稿》卷293,《李绂传》。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67页。

[5]《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第368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人物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

[7]《清史稿》卷19,《宣宗本纪》三。

[8]《清史稿》卷199,《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卷203,《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

[9]《清史稿》卷491,《王淑元传》。

[10]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54页。

[11]《清史稿》卷394,《徐广缙传》。

[12]《清史稿》卷418,《袁甲三传》。

[13]《清史稿》卷203,《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

[14]《清史稿》卷385,《杜受田传》。

[15]《清史稿》卷393,《周天爵传》。

[16]《清史稿》卷392,《赛尚阿传》。

[17]《清史稿》卷393,《李星沅传》。

[18]《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第87页。

[19]《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1辑,第7页。

[20]《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第162页。

[21]《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第259页。

[22]龚政等纂:《贵县志》,民国24年铅印本,第159页。

[2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2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24]《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辑,第11页。

[2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98页。

[26]罗尔纲:《困学丛书》上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26页。

[27]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页。

[28]《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60页。

[29]《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400页。

[30]清朝实录馆编:《清高宗实录》卷170,“乾隆七年七月壬戌”条,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31]《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1辑,第3页。

[32]《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298~299页。

[33]吴贯因:《田赋私议》,见刘锦藻编《皇朝续文献通考》卷4,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34]吕濬堃等总纂:《陆川县志》卷8,民国13年刊本,第6页。

[35]汤成烈:《治赋篇》(四),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34,武进盛氏思补楼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36]汤成烈:《国朝赋役之制序》,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34。

[37]莫炳奎编纂:《邕宁县志》卷14,民国26年铅印本,第5页。

[38]刘振西等纂:《隆安县志》卷5,民国23年铅印本,第17页。

[39]黄体正:《带江园诗草》卷3,桂平黄氏家塾光绪十八年刻本,第18页。

[40]饶任坤等:《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全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3页。

[41]邓文渊等纂修:《永安州志》卷2,光绪二十四年续刻本,第38页。

[42]封祝唐等总修:《容县志》卷28,光绪二十三年刊本,第5~6页。

[43]《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65页。

[44]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页。

[45]《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2页。(www.xing528.com)

[46]程大璋纂修:《桂平县志》卷29,粤东编译公司民国9年铅印本,第2页。

[47]《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4~6页。

[48]程大璋纂修:《桂平县志》卷29,第2~3页。

[49]夏敬颐等纂修:《浔州府志》卷56,南宁市自然美术油印社1957年油印本,第14页。

[50]左少荣主编:《武宣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51]刘策群总纂:《象县志》卷6,民国37年铅印本,第13页。

[52]《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编写组编:《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上册,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6~17页。

[53]文森主编:《上林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54]《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上册,第18页。

[55]欧震汉主修:《龙州县志》,南宁市自然美术油印社油印(年代阙如),第323~324页。

[56]《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上册,第18页。

[57]《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33~38页。

[58]笔者指导的研究生陈峥(现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到桂平市麻垌镇、罗秀镇调查所得,调查时间为2010年8月中旬。

[59]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20页。

[60]夏敬颐等纂修:《浔州府志》卷31,第11页。

[61]《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36页。

[62]程大璋纂修:《桂平县志》卷29,第3页。

[63]黄体正:《带江园诗草》卷1,桂平黄氏家塾光绪十八年刻本,第4页。

[64]龚政等纂:《贵县志》,第584~585页。

[65]程大璋纂修:《桂平县志》卷29,第2~3页。

[66]《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14页。

[67]《太平天国》(四),第451页。

[68]顾英明修:《荔浦县志》,荔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年翻印,第173~174页。

[69]羊复礼纂修:《镇安府志》卷6《人物志·土司世系表》,光绪十八年刻本。

[70]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4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71]《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4册,第176页。

[72]《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4册,第81~82页。

[73]《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4册,第168~169页。

[74]广西民族研究所编:《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7~49页。

[75]《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4册,第44页。

[76]《清世宗实录》卷20,“雍正二年五月辛酉”条。

[77]《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45页。

[78]严正基:《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见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94。

[79]清朝实录馆编:《清仁宗实录》卷47,“嘉庆四年六月壬子”条,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80]《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40~44页。

[81]佚名:《清史列传》卷42,《周天爵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82]清朝实录馆编:《清宣宗实录》卷378,“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己巳”条,中华书局1986影印本。

[83]《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41页。

[84]《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44页。

[85]《太平天国》(六),第868页。

[86]《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全编》,第483~484页。

[87]《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第368页。

[88]严正基:《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见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94。

[89]清朝实录馆编:《清文宗实录》卷8,“道光三十年四月丙寅”条,中华书局1986影印本。

[90]《清文宗实录》卷9,“道光三十年五月丁酉”条。

[91]方之光等:《广西天地会起义与太平天国的兴起》,北京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编《太平天国学刊》第2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92]庾裕良等编:《广西会党资料汇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

[93]苏凤文:《堂匪总录·叙》,光绪十五年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