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车辆行为决策建模与安全性评估方法

智能车辆行为决策建模与安全性评估方法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7实车实验路线5.4.2.2被试选择相关研究表明,当驾驶人实际驾驶里程超过5 万km 时,可以认为该驾驶人为有经验驾驶人。

智能车辆行为决策建模与安全性评估方法

5.4.2.1 实验路线设计

实验设计了一条贯穿武汉市武昌区、汉口区和汉阳区的路线,全程共计53 km。实验路线如图5-7 所示。为了尽可能获取人机共驾智能车系统不同驾驶模式下的完备数据集,选取的目标路段包括三个大型商业区、10 km 快速路、两座大桥、两个隧道等。为了增加警示辅助和自动驾驶这两种模式出现的概率,实验时段选取为7:00~9:00 和17:00~19:00,这两个时段分别为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车-车、车-人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图5-7 实车实验路线

5.4.2.2 被试选择

相关研究表明,当驾驶人实际驾驶里程超过5 万km 时,可以认为该驾驶人为有经验驾驶人。此外一般驾龄3 年为有经验驾驶人和新手驾驶人的界限值[94]。为了能够显著表现驾驶经验对驾驶模式决策的影响,实验招募的被试分为熟练驾驶人和新手驾驶人两类,本书中定义驾龄大于3 年,且驾驶里程大于5 万km 的驾驶人定义为熟练驾驶人,而驾龄小于3 年,且驾驶里程小于5 万km 的定义为新手驾驶人。最终招募到具有C1 及以上驾驶证的熟练驾驶人和新手驾驶人各11 名。其中男性18 名,女性4 名,平均年龄42.27岁(年龄标准差9.07 岁),平均驾龄5 年(驾龄标准差为6.06 年),平均驾驶里程7.7 万km(驾驶里程标准差3.22 万km)。

5.4.2.3 实验助理

每次实验需要两名实验助理协助完成实验,其中一名助理为数据采集者,主要负责实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及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由于实验中涉及多种实验设备的操作,所以该助理由本课题组的工作人员担任。另外一名助理则为实验观察者,实验中该人员坐在副驾驶位置,其任务是记录驾驶人自汇报的数据及进行自我汇报,当车辆存在潜在风险时提醒驾驶人采取应急措施。考虑到安全因素,该助理由经验丰富的出租车驾驶人和驾校教练担任。

5.4.2.4 实验过程(www.xing528.com)

本研究中共计开展了22 组实车驾驶实验,其实验过程如图5-8 所示。

图5-8 实车实验过程

由图5-8 可知,该实验主要包括4 个步骤。

(1)实验准备:登记驾驶人个体特征信息(年龄、驾龄、驾驶里程等),并向其介绍本次实验目标及要求,给被试佩戴生物反馈仪等设备。

(2)适应性驾驶:设备调试正常及实验准备完毕后,引导被试进行15 min 的适应性驾驶,以便于被试快速熟悉驾驶操作及适应佩戴外置设备进行驾驶。

(3)正式实验:被试需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实际驾驶实验,要求其每隔5 min 对当前驾驶环境的危险性(用可忽略、可容忍、不可容忍三个词语进行形容)进行汇报。此外,当驾驶人遭遇目标交通事件[96](如周边车辆抢行、前方车辆突然急刹车以及行人违规横穿马路等,见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 916—2014《道路运输驾驶员 特殊环境与情境下安全驾驶技能培训与评价方法》)时,也需要进行汇报,负责记录的为副驾驶座的工作人员。为了最大限度采集目标交通事件,实验过程中,该工作人员认为危险的交通场景发生时也将被记录。被试须在2 h 之内完成实验任务,且实验过程将通过3 个摄像头进行全程记录。

(4)驾驶模式界定:实验完毕后,截取有汇报记录的所有驾驶场景视频片段,让被试对该场景下应采用的驾驶模式进行判别,驾驶模式分为3 种:1——人工驾驶,该情况的发生对驾驶无影响,人工驾驶足以应对;2——警示辅助,该情况发生时若驾驶人未观察到将很危险,需进行警示;3——自动驾驶,在该情况下,驾驶人容易出现紧张情绪或操作失误,需通过自动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来规避事故的发生。采用Observer 软件对采集的多传感器信息和视频信息进行同步显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