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具改进成果:湾里村史

农具改进成果:湾里村史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田间使用的,常是延续传承了上千的农具。繁重的体力常使人想方设法对农具作一些改进,在大跃进的20世纪50年代,因提高生产效率的迫切心情,年轻人对一些农具做了许多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常是失败或多此一举。随着电的使用普及,动力装置的改进,一部分农具有了较大改进。而随着工业化推进,一些农具便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改进后的稻桶是用钉满三角形粗铁丝的滚筒取代了鱼骨木架。

农具改进成果:湾里村史

田间使用的,常是延续传承了上千的农具。繁重的体力常使人想方设法对农具作一些改进,在大跃进的20世纪50年代,因提高生产效率的迫切心情,年轻人对一些农具做了许多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常是失败或多此一举。随着电的使用普及,动力装置的改进,一部分农具有了较大改进。而随着工业化推进,一些农具便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水车:水车是江南稻田的常用工具,踏水车是一件累人的活,许多老人在年轻时因踏水车而伤了筋骨,小腿长期处于一种肿胀状态,称“瘤肤髈”,血管扩张。由于水车的辐板间不是密闭的,所以水车上水时会漏掉许多水,水车到田里,连刚车上时的一半都不到了。有人决定在辐板间加嵌橡皮,这样水就漏不掉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许多。殊不知一加橡皮,摩擦力大增,加上水不漏掉,水车几乎无法踩动了。

风车:风车的用途是扇去谷或米上的浮层、稻叶碎、空壳等。风车通常只四片叶子,如能增加到六叶,则风力更大,效率肯定更高。等到叶片装上一试,风力果然增加许多,但半瘪和不太饱满的谷粒也都飞掉了,扇得快点,连饱满粒都扇走了。对于粮食紧缺的年代,这是极大的浪费,所以改进只能作罢。

从稻桶到打稻机:稻割后,需脱粒,传统工具是稻桶。桶为正方形,底小口子大,是放大版的升箩。口上架一鱼骨形木架子,稻摔架子上,谷子就掉下面桶里。改进后的稻桶是用钉满三角形粗铁丝的滚筒取代了鱼骨木架。滚筒架在大桶上,大桶一侧装了简单轴轮,几根橡皮皮带连着桶边的一个踏脚,踩动踏脚,滚筒转动,稻放到滚筒上,就脱粒了。脚踏打稻机是一个大进步,减轻了脱粒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效率。70年代中期,加装了马达,纯手工跨越到了简单电力机械,效率的提高不是一两倍了。但起初的马达装置是外接的,插座又不多,常拖着个长长的电线,电线长了,常又接了几截,于是便出了许多触电伤害事故。经常有小孩在稻桶边玩,而大人不知道,在远处打开了电闸,手臂手指就被打掉了。因稻筒转速突然加快,人们操作一失误,也会损伤手指。(www.xing528.com)

挂桨船:柴油机出现,许多传统机械加装了柴油机。装在传统的手摇船上,便成了挂桨船。挂桨船出现,最偏僻的村庄也有了现代气息,船上的柴油机发出的“乓乓”声,在宁静的河道里来回撞击,尤其刺耳,船也因此被称“乓乓船”。而岸边人家的小孩,听到这声音,必跑到河边,看船划破水面,“乓乓”而过。水波冲击泥岸,在河道两侧卷起两道泥水,撞上岸边的石埠,撞击出小小浪花,这对习惯了平静水面的村里人来说,是个小小的风景。但没想到,慢慢地,这装置却搅浑了清澈的河水。

打米工具:从谷子到白净的大米,是个费劲又费时的工序过程。纯手工时期是牵砻打米。第一步是将谷放入砻,以木头间的摩擦力将壳磨下来,形成糙米,用风车再将夹杂在糙米里的部分壳扇走,这些壳称砻糠,基本用作烧饭的燃料。将糙米放入石臼,打掉糙米外边一层薄壳,这层壳称青糠,可用作饲料。用米筛将壳筛去,糙米就成了口感细腻的精米。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用电的碾米机,称硬轧头。谷子从机器上端的斗里倒入,推入一个钢铁做的螺旋通道,利用谷子之间的摩擦脱壳。这硬轧头虽省时省力,但有不少缺点:出米率不高,100斤谷才出60多斤米,而用传统的砻,则有70多斤,这差距在粮食贵重的日子,实在是大损失。另外青糠与砻糠混在一起,无法很好将糠再利用。

与硬轧头同时出现的是橡皮砻,橡皮砻与硬轧头的区别是谷粒摩擦通道不同,硬轧头是钢,橡皮砻是橡皮。橡皮砻出米率高,与传统砻差不多。但橡皮砻是个大机器,在小村庄没有,须摇了船去镇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