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导购与店长:如何有效接近顾客

服装导购与店长:如何有效接近顾客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姿态与人的心理状态(二)以恰当的策略接近顾客1.空间距离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个人空间,它仿佛是一个便携式的大气泡,无形地环绕着人们的身体。不管走到哪里,这个“气泡”以内的空间都是私人空间。在接下来的交流活动中,导购员与顾客的目光交流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应注意,目光不能直视顾客的眼睛,而应该游离在面部的三角区。

服装导购与店长:如何有效接近顾客

(一)做顾客容易接纳的人

1.表明导购员的身份

要想在第一时间不被顾客排斥,导购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两个身份明确的人交流起来就不再是完全的陌生人了。

比如开场白的第一句。

“您好,能为您做点什么?”

“您好,我是×××品牌的导购员,能为您做点什么?”

这两句话最大的区别是后者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确定了客服关系,使顾客第一时间明确在和谁交流。有些人认为这并不重要,既然导购员站在那里,说出上面的话,顾客自然可以猜出他的身份,真的是这样吗?

把自己放到顾客的角度,当你逛街的时候,特别是在一些大卖场时,你是否总是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身在哪个品牌区域?答案是否定的。你是否曾经错误地招呼了导购员,有时把身边的顾客当成导购员,有时把另一个品牌的导购员招来。如果你换位思考一下,你就可以真切地理解第一时间澄清身份的重要性了。

除了语言的自我介绍外,导购员还可以通过着装向顾客表明身份。导购员的着装应该规范,一般情况下导购员应穿着深色马甲、浅色衬衣。有时有些导购员会穿着当季热销的服装,作为模特生动地把服装展示给顾客。但是这种穿着并非是随意的,首先,要选择那些比较合体的服装,避免穿着过于宽松或紧身的款式;其次,同一品牌导购员的穿着要统一;另外,要配戴明显的身份牌。

2.让顾客感到导购员的友善和热情

首先,导购员要保持微笑。每天进入工作状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境,让快乐的心情洋溢在脸上,这样能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顾客。要保持微笑,不论是迎宾或是交易还是送客,各个环节都应让顾客感到导购员的热情和友善。

其次,使用开放的身体姿态。导购员应该使用标准的站姿、走姿、手势,切忌使用封闭的姿态。有人专门对站立的姿态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姿态反映了人们的不同心理状态,并提供给对方沟通的信息。例如图2-1所示,左数第2人,交叉双手表现出他的抗拒和敌意,给人以“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左数第4人,双手插入口袋,显得自卑、紧张,缺乏自信;左数第1位女性,双臂打开朝向左数第3人,表现出热情和接纳;左数第3人,虽然面向两位男性,但从脚的朝向可以判断出他对那位女性的好感。人的内心是无法直接洞察的,但人的行为可以表现出心理活动。

图2-1 姿态与人的心理状态

(二)以恰当的策略接近顾客

1.空间距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个人空间,它仿佛是一个便携式的大气泡,无形地环绕着人们的身体。不管走到哪里,这个“气泡”以内的空间都是私人空间。私密空间的半径大小为0.15~0.45m,人们对于这个空间有着格外强烈的防护心理。只有特别亲近的人或者动物才会被允许进入这个空间,否则将启动攻击或逃跑的状态。私人空间的半径大小为0.46~1.2m,相互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时,会保持这个距离。社交空间的半径大小为1.22~3.6m,初次见面的人会保持这个距离。公共空间半径大小为3.6m以上,当处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时,保持这个距离会让人们感觉比较舒服。

与顾客保持多远距离,才能让他们感到放松呢?当导购员准备打招呼或即将要招呼时,最好和顾客间保持在3.6m左右的距离,这种距离能让顾客感到比较舒服和安全,在逐渐交流和熟悉后,可将距离缩短到1.22m。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逐渐缩小距离,但不要轻易突破私人空间,更不能闯入顾客的私密空间,这样会让顾客潜意识地选择快速逃离。如果有多名顾客同时在场,比如两名,导购员要坚持“正中间法则”这一礼仪,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融洽的气氛,你离一名顾客太近,他会有压迫感,离另一名顾客太远,他会怀疑你是不是讨厌他。

初次见面千万不要勾肩搭背,即使你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善,对方也会十分反感。尽管他们可能满面笑容,但这也许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得罪你。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一定要遵守“保持身体间距”这一黄金法则。只有和顾客的关系到了更加亲密的地步时,顾客才会愿意导购员进一步靠近他。随着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逐步加深,身体之间的间距就会缩短。但很少有顾客愿意让导购员进入私密空间。当然,研究也显示,偶尔轻微的手肘相碰,会增加两者之间的好感,在引导或物品递交时,发生手肘的轻微身体接触,往往会给顾客留下较深刻的好印象。

店销空间应预留顾客的私人空间,比如摆放一些休息的座椅,椅子面向展窗、展台、新品区,但不要面对导购员站立位或收银台,让顾客在店铺环境中确定自己的空间。导购员不能随意地将自己的私人物品摆放在卖场内,这意味着卖场内的空间都属于私人空间,顾客进入其中就会产生压迫感。

2.目光交流

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这样的教导,在推销的场合,应该从见到对方的第一眼开始就始终和对方保持积极的目光交流,直到自己落座为止。但是这种做法却会给顾客造成麻烦,因为这违反了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一般行为习惯。顾客进入陌生环境时,习惯于先打量导购员的头发、双腿、身材以及整体精神面貌。当顾客进店时,给顾客提供3秒时间,让他可以从容地上下打量你,形成对你的总体印象。你可以利用这点时间整理服装,然后抬起头,看着顾客。这样的策略不仅会使导购员给顾客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有助于为顾客提供一个放松、自然的购物环境。

在接下来的交流活动中,导购员与顾客的目光交流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向顾客展示产品时,大部分时间,目光要随着自己手指引导的方向指向介绍的产品,间歇时间关注顾客的表情,实际上是观察顾客对所介绍产品的兴趣和关注度。在相互交流的前期,不能长期将目光停留在顾客身上,这会使顾客感到压力。反之,也不能总是将目光停留在产品上,与顾客无眼神交流,这样会让顾客误解导购员不诚实或感到被忽视。

当与顾客交流比较融洽后,可以与顾客间有更多的目光交流。应注意,目光不能直视顾客的眼睛,而应该游离在面部的三角区。当倾听顾客的需要时,身体应微微前倾,目光专注,这样会给顾客一种诚恳、耐心、尊重的感受。

3.设置自然交流的情境

回想一下GAP专卖店,他们为什么特意将产品摆放在很容易弄乱的大桌子上?重新折叠、摆放衣物增加了导购员的工作量,但是却创造出了一个自然的情境,在这个大桌子前,顾客随意地挑选,导购员忙碌地叠放,大家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个空间内,空间距离被合理压缩,增进了导购员和顾客之间的亲密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www.xing528.com)

陈列的研究者发现,顾客进入店铺,他们的行走轨迹和停留区域存在一定的规律(图2-2)。若导购员的站位选择合理,就可以在恰当的位置和顾客相遇。请不要站在门口,更不要第一时间面对着顾客站立,那样做你失去的顾客远远多于你获得的。你可以站在F3~F5展柜前整理衣物,让顾客进店时可以发现你的存在。

(三)熟练掌握开场白

做好充分准备。一个笨嘴拙舌、满口托词、只会说抱歉的导购员是无法建立购买者信心的。导购员需要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开场白。设计的言语在最初开始表达时会显得很生涩,但只要反复练习,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然,再经过实战的磨炼,你的表达就会越来越流畅,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图2-2 某品牌专卖店平面布置图

当导购员初次和顾客见面时,留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能在第一时间接近顾客,留住顾客,导购员需要认真设计自己的开场白。每一位导购员都应该设计自己的开场白,并加以练习,在见到顾客时脱口而出。并不是每位导购员的开场白都要一样,这样会使顾客厌烦,所以要创新,但更重要的是能吸引顾客,让他们愿意接受后续服务。

第一句话:您好!欢迎光临。  错

在平时交往中,这样的一句话没有问题,但对于营销活动它没有实际的意义。对照:您好!欢迎光临×××专柜。 对

与上一句比较,这句话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不是每一位消费者走到柜台前时都清楚地知道所属品牌和产品,简单的问候中加入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引发消费者的注意和知晓。

第二句话:这是我们的新款。  对

任何人对“新”都会产生好奇心,这句话会引导消费者对具体营销的产品产生关注。

第三句话:店铺正在做活动。  错

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做活动,这句话无法传递给消费者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将产品和其他品牌产品区分开来。

对照:店铺正在搞×××活动。  对

我们做的是什么活动,要讲出具体的名称,例如,春季产品促销活动,让消费者知道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原因。

第四句话:这种款式只能在这家店铺找到。  对

让顾客感到这是唯一的机会,唯一性使消费者产生紧迫感。这句话适合于那些表现出明显偏好,对具体产品产生兴趣的消费者。

对照:店铺的活动到明天就结束了。  对

时间期限,也可以让顾客产生紧迫感。

对照:这个款式最近卖得很火,今天就卖出了×××件。  对

这句话让消费者感到产品在热卖中,消费者感到他和大多数人的判断一致,从而产生从众心理。但是,对于一些高档品牌的服装产品,特别是新品,这句话要慎用。

第五句话:您需要什么?您需要帮助吗?  错

这样的问句,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不需要”,结果营销活动又回到了起点。

对照:我来帮您介绍!  对

单刀直入,不要给消费者回绝你的机会,直接引导消费者来到产品前,不要再问消费者愿意或不愿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