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底牌:世界电影百年,中国电影百年,从电影放映开始的上海

上海底牌:世界电影百年,中国电影百年,从电影放映开始的上海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1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气可鼓而不可泄,但对成绩的充分肯定不应以淡化矛盾为代价。据统计,韩国平均4万人拥有一张银幕,而我国平均23万人才拥有一块银幕!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这是上海电影放映之始,也是中国的第一次放映活动。关于上海最早的电影院,目前有两种说法。这一阶段,是上海影院的大发展时期。几经沉浮,到1949年5月,旧上海遗留下了52座电影院。

上海底牌:世界电影百年,中国电影百年,从电影放映开始的上海

200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1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这个时节,有关中国电影未来的话题自然不绝于耳。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裹挟下,电影艺术是否要走向终结?学术界就此展开了激辩。

站在中国影业的现实立场,我以为我们或许可以暂时不必朝前看——对中国电影受数字技术侵犯的忧虑似乎有点早;倒是可以朝后看,看看我们曾经有过的经验教训和人家的成功法门。

2004年,我们的年票房粗计达10多亿元,比2003年有明显上升。为此,有关人士信心十足地吹响新的进军号,好像电影票房的“井喷行情”就要到来似的。气可鼓而不可泄,但对成绩的充分肯定不应以淡化矛盾为代价。须知在这10多亿元的票房中,只有少数的几部是大赢家,更多的是颗粒无收。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早在1998年,我们的票房就达到了这个数;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1989年,我们的票房是27亿元!再看观众人次,1989年是293亿人,到1999年已不足3亿人。现在呢?走下降通道是肯定的,因为票价创了新高!而人口不足5000万人的韩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竟达70亿元人民币

可以料想,有人一定会拿“观众分流”这一利器来与影业景气指数相颉颃。不过,问题是,难道我们的娱乐业比美国、韩国等还要发达?人家并无迹象显示其电影业受到了“分流”的重创,为什么我们就“分流”了呢?关键是,我们整体的盈利能力实在很差。据统计,韩国平均4万人拥有一张银幕,而我国平均23万人才拥有一块银幕!光银幕数一项,就为“歉收”定下了基调;1998年,全国有一万多家放映单位,到2001年只剩了三千多家,更不用说因为票价高、作品差而导致“歉收”的因素了。由此想起我小时候看电影,票价低廉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方便,所谓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千米之远,总有影院,并非浮词。好几年前,我还在曹家渡一条小弄堂里的电影院看过电影,如今这里早已改了“朱颜”,想起来,颇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慨。

“此情可待成追忆”,这里的“情”,不是对旧上海影院的津津乐道,也不是对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电影迷狂的怀恋,只是想,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能够唤起我等曾经的铁杆影迷的观看欲望,那么,中国电影的大翻转行情的到来,也许就指日可待了。

关键词:老上海的电影院(www.xing528.com)

相关背景: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首次正式公映他们制作的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7个半月后,即1896年8月11日,有人在上海闸北的西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的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上海电影放映之始,也是中国的第一次放映活动。一年之后,美国放映商雍松和西班牙商人加仑·白克、雷玛斯等先后来沪,在茶园、酒楼内租屋售票放映。

随着电影放映的发展,出现了专门放映电影的影院。关于上海最早的电影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幻仙戏院,它是1908年在泥城桥西路北(今西藏路)一块空地上,用铁皮和芦席棚搭建的。另一说是雷玛斯在海宁路乍浦路口的溜冰场上用铁皮搭建的影院,因地处虹口,故取名虹口活动影戏院,同年12月22日开幕,其规模和片源都胜于幻仙戏院。此后,雷玛斯在上海不断新建影院,至1921年,相继开设了维多利亚、夏令配克等6家影院,组建了雷玛斯游艺公司,俨然是上海滩“影院大王”。其间,葡籍俄人郝思倍、英国商人林发、西班牙人古藤倍、粤商曾燠堂以及日本商人等也纷纷在上海开设电影院,逐步形成了电影院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国产影片的大量摄制,许多制片公司意识到,要想发展国产影片,必须要开设自营的影院。这一阶段,是上海影院的大发展时期。特别是1928—1932年的5年间,就开设了二十五六家影院,其中一流的影院就有光陆、大光明、南京、新光、兰心、国泰等。据统计,1930年全国约有250家影院,而上海就有50多家,由此形成了上海影院的基本格局。

几经沉浮,到1949年5月,旧上海遗留下了52座电影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