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莱坞电影主导战后上海电影市场

好莱坞电影主导战后上海电影市场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在垄断发行阶段还是在独立发行阶段,好莱坞电影都以绝对性的市场优势控制着战后上海乃至全中国电影市场的走向。[169]好莱坞电影成了这一时期大众逃离苦闷生活的精神抚慰。战后上海的好莱坞影迷,虽然在构成上和形态上与战前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精神诉求上,仍是早期影迷文化的延续。早在20世纪 20年代,上海便出现了第一批好莱坞影迷。

好莱坞电影主导战后上海电影市场

战后好莱坞电影上海的发行经历了两个阶段:“中央电影服务处”的垄断发行阶段(1945—1947)和好莱坞“八大公司”的独立发行阶段(1947—1950)。美国电影从被统一管控到自主发行,折射出了战后上海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也体现了国民政府美国政府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无论是在垄断发行阶段还是在独立发行阶段,好莱坞电影都以绝对性的市场优势控制着战后上海乃至全中国电影市场的走向。据统计,战后5年间,进入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影片近2000部,单在1946年,上海进口的好莱坞电影就有800多部,创历史之最,该年上海“首轮影院”共映出长故事片383部,其中好莱坞影片高达352部。[167]通过“票房拆账式”的发行和营销模式,好莱坞向中国市场源源不断地输入片源,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好莱坞电影影迷。

影迷的建构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按照罗伯特·艾伦的观点,电影观众是一个“无结构的群体”,“随着每次的观影体验正不断地被构成、被消解和被重构”。[168]影迷也同样具有这种特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随着电影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呈现不同的态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电影业受到了极大摧残,战后初期的上海电影市场,其秩序的混乱和国产片的萧条使观众倍感失落。“为了满足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遭到阻遏、无法表达的物质迷恋和感官慰藉,中国影迷只有深陷电影院,移情好莱坞。”[169]好莱坞电影成了这一时期大众逃离苦闷生活的精神抚慰。

战后上海的好莱坞影迷,虽然在构成上和形态上与战前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精神诉求上,仍是早期影迷文化的延续。早在20世纪 20年代,上海便出现了第一批好莱坞影迷。从其称呼上讲,1922年的《影戏杂志》和1924年的《电影杂志》中曾出现了“嗜影”“爱影”等字眼,到了1925年,“影迷”这个词在《影戏世界》杂志中第一次正式登场。[170]这些所谓的早期影迷,大多是对当时在上海热映的美国侦探、爱情和喜剧等类型影片较为着迷,美国演员罗克(Harold Lloyd)和宝莲(Pearl White)一时成了中国观众追捧的流行偶像。像著名的F.F.小姐殷明珠,就因为时常模仿宝莲而得名,“西洋时髦”(Foreign Fashion)的标签使她成了中国电影界较早的摩登女性。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迷对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的迷恋更为痴狂,不仅出现了像《情书一封》中为了自己的偶像,“吾愿意牺牲,甚至吾底生命” [171]这种荒唐肉麻的辞藻,更有甚者,有一位影迷听说克劳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要造新房子,就写信给她,声称“愿替她到万里长城弄一块城砖给她的房子用”。[172]这些影迷对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的迷恋,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关注他们出演的电影,而是聚焦于他们的嗜好、婚恋、家庭等相对隐私的内容,尤其是著名女电影演员的奇闻秘史,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日常谈资。即使在上海沦陷后的几年间,还有不少杂志报道彼时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的相关动向,像《好莱坞影星之鸳鸯谱》[173]《好莱坞的红小生》[174]等文章,满足了当时上海影迷的迫切需要。正如李道新所指出的:“梦幻好莱坞不仅催生了中国的好莱坞梦想,而且在中国培养了一批不可救药的好莱坞影迷。”[175]

战后上海电影市场受政治形势的影响,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重建阶段、繁荣阶段和转型阶段。[176]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好莱坞电影不仅刺激和活跃了战后的上海市场,而且还培养了大批的忠实影迷。由于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战后的上海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虽然发生了一定的改观,但依然没能从它的“魅惑”中逃离出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产电影业十分不景气,有人描述说:“近来上海的电影界有点像巴金所著的《家》,死的死了,嫁的嫁了,走的走了,闹得乌烟瘴气。丁香花园又卖给了人家,电影界这种衰败的景象呵,伤哉!伤哉!男明星太清苦,女明星太骄傲,各种畸形的发展,顺眼的像凤毛麟角。”[177]因此,当观众再次看到暌违许久的好莱坞电影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1945年上海的电影院有38家,大多以放映好莱坞电影为主,这里成了影迷的聚集地,他们陶醉于美国影片所营造的梦幻世界之中。

与战前相比,战后上海观众在社会分层上,出现了一定的交融趋势,一方面是因为租界的收回,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融入这个曾经的特权空间;另一方面是战后电影消费相对降低,更多上海市民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观赏好莱坞电影,这都为影迷的生成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但从社会身份和阶层地位来讲,普通影迷与知识分子影迷的区分依然十分明朗。

战乱使二三十年代那批“小资情调”的“鸳鸯蝴蝶派”知识分子影迷,早在动荡的时局中被冲得七零八落,或死或逃或改行。当年那种供知识阶层谈文论影的社会氛围和他们对电影的那份挚爱与迷恋,都在炮火中消散了。战后的上海,除了陆洁之外,可以称得上知识分子影迷的就要数张爱玲了。早期的张爱玲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学生时代另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电影。她当时订阅的一些杂志,也以电影刊物居多。在她的床头,与小说并列的就是美国的电影杂志,如Movie Star、Screen Play等。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演员主演的片子,她都爱看。如葛丽泰·嘉宝、蓓蒂·戴维斯、琼·克劳馥、加利古柏、克拉克·盖博、秀兰·邓波儿、费雯丽等著名电影演员的片子,几乎每部必看”。[178]尤其是她还对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十分熟知,不仅看过她的大部分影片,诸如《蓝天使》(The Blue Angel,1930)、《摩洛哥》(Morocco,1930)、《雅歌》(The Song of Songs,1933)、《放荡的女皇》(The Scarlet Empress,1934)等,而且战后她在以“世民”为笔名创作的散文《不变的腿》中,就通过对这位著名电影演员的全方位介绍,来证明自己的“重大发现”。文中指出:“最近在沪献映的《平步青云》[179]中,黛德丽出场第一幕,先从屏风后面慢慢地伸出一只银色的腿来。如此郑重介绍,可谓自有腿以来没有这样的风光过。”[180]这足以证明,张爱玲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好莱坞影迷,对好莱坞电影的熟稔,也为她战后的电影创作提供许多重要的灵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张爱玲的电影模式绝大多数是取自美国、而非中国电影,其中她最喜欢的类型可能是那些怪诞的人情戏剧。”[181]她与桑弧合作的电影《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都带有明显的这种好莱坞“情节剧”(Melodrama)的典型特征。尤其是《不了情》,很难说没有受到当时上映的影片《简·爱》(Jane Eyre,1943)[182]的部分影响。

战后好莱坞影迷生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批报道美国电影的刊物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出现。据统计,战后上海创刊的此类杂志有30多种,诸多涉及好莱坞日常生活、著名电影演员动态、新片拍摄、逸闻趣事等内容。这延续了早期电影杂志的内容风格,为彼时影迷了解好莱坞电影提供了大量的时尚信息和流行文化信息。这些杂志不仅大量介绍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动态,而且还开辟了影迷交流的平台,如1945年10月出刊的《世界影坛》和1947年10月出刊的《电影杂志》等,都专门开设有读者信箱等版块便于影迷的交流互动。像《电影杂志》的“读者信箱”版块,专门为好莱坞影迷解疑释惑,影迷可以随意提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诸如[183]:

(1)《红袖倾城》男主角是谁?《卖吻记》中饰秀兰·邓波儿爱人之男主角是谁?

(2)我想得到仑道史谷脱等九明星签名小照片。

(3)联华公司发行“Fabulous Dorseys”到上海否?何时上映?如未到,是否运来?

(4)下列西片之原名,主演及出品公司为何:摩洛哥间谍案、反攻缅甸、粉面金刚、海上霸王、拂晓攻击?琼裴娜、琼芳登是何公司明星?

(5)《空谷芳草》是何公司出品,男主角可曾得奖?

(6)不知可否将《快活林》歌词按地址寄来一份,需费若干?

诸如此类的问题,该杂志都据实作答,逐一解惑。

此外,战后还出现了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或译文的电影杂志,像1945年12月出刊的《好莱坞电影画报》,以介绍好莱坞新老著名电影演员的新闻近况和逸闻趣事为主,所刊文章既有寄自美国的特约通讯,也有相关外刊的编译;1946年8月出刊的《米高梅影讯》为中英文合刊,各占一半篇幅,主要报道米高梅公司出品的新片、著名电影演员的生活动态及影片的制作内幕等,像英文文章Small Talk about Big Stars(《闲话大明星》)、The Inside Story of Hollywood(《好莱坞内幕》)等,满足了上海中外影迷的不同需求。这些电影杂志,为“观众理解影像和参与更为丰富的电影文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84]作为电影的衍生物,战后上海的电影杂志虽然没有像二三十年代那样丰富多彩,却满足了影迷的不同需求。它们是好莱坞影迷了解电影和关注著名电影演员的主要渠道,为这些影迷提供了一种透视域外的窗口,活跃了影迷与电影和著名电影演员间的文化互动。

[167]上海市电影局关于推广进步影片、限制消极影片、拒放、批评美国电影及侵华史的资料[G].上海:上海市档案馆,B177-3-268.

[168][法]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84.(www.xing528.com)

[169] 李道新.中国的好莱坞梦想——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好莱坞[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8.

[170] 侯凯.上海早期影迷文化史(1897—1937)[D].上海:上海大学,2015.

[171] 佚名.情书一封[J].电影月刊,1931(10):2.

[172] 佚名.一个中国影迷[J].娱乐周报,1935,1(3).

[173] 佚名.好莱坞影星之鸳鸯谱[J].永安月刊,1943(37).

[174]余韬.好莱坞的红小生[J].万岁,1943,1(6).

[175]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176]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4.

[177]萍珠.我心目中的电影明星[J].青青电影,1945(8):10.

[178]张子静,季季.我的姊姊张爱玲[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96.

[179]《平步青云》:英文原名Kismet,米高梅公司1944年出品的影片。据《申报广告,1946年2月27日在上海大华大戏院首映,当时译名为“平地青云”。

[180]世民.不变的腿[N].今报·女人圈,1946-06-15.

[181][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毛尖,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80.

[182]《简·爱》:二十世纪福斯公司1943年出品的影片,由琼·芳登(Joan Fontaine)和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主演。据《申报》广告,1946年3月13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映,当时译名为“简娘”。

[183]佚名.读者信箱[J].电影杂志(上海),1947(11):24.

[184]张真.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M].沙丹,赵晓兰,高丹,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