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5年上海电影放映设施与空间

2015年上海电影放映设施与空间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全年,上海电影院总放映190.15万场,票房总收入为29.4亿元,占全国电影总票房440.69亿元的6.7%。表6-1 2015年上海商业电影院总体情况说明:1.电影院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图6-2 2015年上海市各区县影院密度说明:区域面积、人口密度数据截至2014年末,摘自《2015上海统计手册》,电影院数据截至2015年底。

2015年上海电影放映设施与空间

上海的影院设施与空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商业性的电影院设施,这些设施主要分布在商业发达区域;另一种是公益性电影放映设施与空间,这些设施与空间主要位于城市的居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的行政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校园,并且有一些移动性的电影放映空间,如可拆卸式彩钢板固定数字影院、帐篷式可流动的数字电影放映大棚、野外露天流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场所和社区广场定点数字电影放映点等。这些商业性和公益性影院设施与空间为上海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观影体验。

1. 商业性电影院为市民提供高品质观影体验

2015年上海影院总数达到217家,银幕总数达到1090块,座位总数171509个。按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2415.27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银幕数0.45块,全市商业电影院共拥有座位数17.15万个,市民每万人拥有座位71个。按照辐射面积计算,一家电影院辐射面积为29.22平方公里,即每平方公里拥有电影院0.034家。2015年全年,上海电影院总放映190.15万场,票房总收入为29.4亿元,占全国电影总票房440.69亿元的6.7%。全年观影人次达到6810万次,以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年观影达到2.8次。

表6-1  2015年上海商业电影院总体情况

说明:

1. 电影院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

2. � 上海全市区域面积、人口密度数据来自于上海统计局官网,2015年,上海全市总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总量为2415.27万人。

数据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图6-1 2009—2015年上海影院与银幕增加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9—2015年的七年间,上海电影院的数量从129家增加到217家,前6年的年均约增长9%,2015年比2014年增加24家。

但是银幕数量增幅巨大,这说明,近年来,上海对老旧影院的更新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新建影院大多为多厅影院,单家影院的投入与品质均日益提高。

从影院分布上来看,全市各区县都已经拥有专业影院,拥有电影院最多的是浦东新区,最少则为崇明县,只有一家专业影院,影院分布较为不平衡。如考虑各区县区域面积加以计算,则影院分布的不平衡现象更为明显,市中心区域影院密度一般在每平方公里0.1家以上,最高的黄浦区达到每平方公里0.683家影院,而郊区县则几乎全为0.1家以下,最低的崇明县影院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0.001家,不平衡差异十分明显。

图6-2 2015年上海市各区县影院密度

说明:�区域面积、人口密度数据截至2014年末,摘自《2015上海统计手册》, 电影院数据截至2015年底。

数据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结合各区县人口密度分析分析,总体来看,影院密度与人口密度排名成正相关性,但稍微差别,如人口密度最高的虹口区,影院密度才排名第六,影院数才4家,人口密度排名第七的徐汇区,影院则较为集聚,总数有14家,密度也排名第三。相对于市中心区域,郊区影院密度则基本与人口密度相符。

上海全市每万人拥有银幕数达到0.45块,已经接近国际大都市水平,但是由于上海市各区县人口密度分布不同,以每万人拥有银幕数计算,差距也十分巨大,最高的黄浦区每万人拥有银幕数已经高达0.76块。与单纯计算影院密度结果不同的是,郊区的嘉定区和松江区的每万人拥有银幕数都非常高,甚至高于绝大多数市中心区域。中心城区的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却低于郊区县,特别是闸北区每万人拥有银幕数只有0.22块。

从单个电影院的情况来看,全国单体影院票房过亿元的共有2家,分别是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和广东省深圳市橙天嘉禾影城,上海没有过亿元的影院。上海票房最高的上海市杨浦区万达影城五角场店(9411.3万元)和上海市永华电影城(8368.9万元)分别位列全国影院票房排名的第三和第八。(www.xing528.com)

表6-2  2015年上海各区县每万人拥有银幕数

说明:常住人口数据截至2014年末,摘自《2015上海统计手册》,银幕数据截至2015年末。

数据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表6-3  2015年上海商业性电影院票房前20名影院

数据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2015年,上海全市票房前20名的电影院共产出票房10.5亿元,占全市总票房的1/3左右。其中市中心高端影院优势明显,如香港百老汇旗下的两个高端品牌百丽宫和百美汇在上海的三家影院上海百丽宫影城(环贸iapm)、上海百美汇影院、上海国金百丽宫全部跻身20强。郊区多厅影院上升趋势明显,如万达在郊区布局的影院上海万达影城宝山店、周浦店和江桥店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浦东张江科技地区的新建影院中影国际影城上海金科路店(10厅、1764座)全年票房达到4458.66万元,作为新建影院直接跻身全市10强。

2. 公益性电影放映设施满足各类人群观影需求

除了商业性的电影院之外,近年来,上海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目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益性电影放映设施与空间布局不断完善。

首先,针对国家《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8月21日)中提出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上海市结合自身实际,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2007年以来,上海市文广局联合上海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和财政局共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上海市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和农村信息苑一并建在每个行政村的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三位一体”建设任务,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一站式”服务。每个行政村综合活动室场地使用面积规定在60平方米以上,设置50个以上的座位,配置一套符合国家广电总局技术规范的流动式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至2009年底,实现了对所有行政村综合活动室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的全覆盖,做到每个行政村的综合活动室,每周为广大农村群众放映一场符合国家广电总局规范的农村数字电影。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区县还将此项为民利民的举措延伸到了城镇居民社区。

上海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深化农村电影放映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建有“上海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原上海东方永乐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2013年10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工商局批准更名)和“上海金山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两条农村数字院线。

其次,除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以外,上海还依托现有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区域和人群,使城市文化发展成果能最大限度地惠及普通百姓。

2014年成立的“上海百视通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是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SMG成员机构。该院线主要服务于社区、学校、部队、企业、网吧等数字电影放映市场,集放映内容提供、运营平台管理、设备集成于一体,为影院提供完整的智能化观影解决方案,目标是打造成一支“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数字电影院线。以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的海量版权库以及国家数字电影节目中心的节目片库作为基础资源内容支撑,与互联网思维高度契合的新颖运营模式,完善健全的营销与运营体系服务于院线所属影院。

百视通数字电影院线拥有多元的互联网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观影需求分析、影讯推送,让大部分用户能及时获取影讯并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起观影需求调查。还可以提供观影卡以方便用户观影使用,方便自我体系管理、建立大数据库,以科技手段服务于观影观众。

图6-3百视通数字电影院线数字影院项目

资料来源:http://www.bestmovie.com.cn

图6-4百视通数字电影播放系统

资料来源:http://www.bestmovie.com.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