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炎帝陵祭祀典礼:两岸共祭炎帝文化,吸引千万游客

炎帝陵祭祀典礼:两岸共祭炎帝文化,吸引千万游客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祀典礼 炎帝神农祭祀大典由两岸共同主持,按照台湾神农祭祀礼仪程序进行,以2010年的祭祀大典为例〔17]:大典开始,两岸圣火手共同点燃炎帝圣火, 800名大陆青年歌唱《祭炎帝》。兹逢帝陵谒祖,两岸共祭。文化祭活动展示了两岸丰富多彩的炎帝神农文化,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炎帝陵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00余万人次,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80余万人次。

炎帝陵祭祀典礼:两岸共祭炎帝文化,吸引千万游客

台湾神农大帝协进会创意,得到大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祭”活动,于2010年起举行了四届,台湾有近百个以神农为主神的宫、堂、庙、寺,千余人(次)参加。首次活动从传说中神农出生地湖北随州市开始,途经湖北神农架,在炎帝忌辰前夕到达炎帝陵。接着举行炎帝陵祭祀、学术交流和民俗文化表演等系列活动。是一次完整的文化寻根之旅。

祭祀典礼 炎帝神农祭祀大典由两岸共同主持,按照台湾神农祭祀礼仪程序进行,以2010年的祭祀大典为例〔17]

大典开始,两岸圣火手共同点燃炎帝圣火, 800名大陆青年歌唱《祭炎帝》。

歌唱后,厝置神农大帝塑像(黑、红脸塑像各一尊,由台湾带来)的“銮驾” (8人抬)启动。

司仪赞迎神礼:

“起居”,鸣一鼓一钟,銮驾队呼“大哉中华”;

“列班”,鸣二鼓一钟,銮驾队呼“我祖扬威”;

“朝礼”,鸣三鼓一钟,銮驾队呼“炎帝万岁”。

神农大帝“驾”到,一钟二鼓交鸣,计三十六遍,祈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一年七十二风、三十六雨),寓四时风调雨顺之意。

随后行三献礼:

焚香、奏乐。主祭人三上香(高香9支) ,全体焚香(幼香900支)。收香后全体向神农金身宝象行三跪九叩首礼。

行初献礼:献香、花、烛、茶;

行亚献礼:献果、酒、斋、食、宝(金银宝物);

行终献礼:献桃、面、帛、宝(金银宝物)。(www.xing528.com)

三献所用祭品均有寓意,如献香以“檀炉”寓无为;献花以“花盘”寓自然;献烛以“灯烛”寓顺化;献茶以“茶水”寓清净;献果以“鲜果”寓圆满等。每献一品,皆焚香、奏乐、行三跪九叩首礼,唱诵词。

三献之后,由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理事长恭读祝祷文〔18]

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祖陵共祭,聊报恩光圣事,谨以香烛俗果、牲醴鏣馐财帛长钱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宝座前,文言曰:

懿惟神农,圣帝真君。天恩广大,地德宏深。耒耜肇始,万物化生。南亩稼穑,西畴耕耘。三农有庆,五谷丰登。辨毒百草,医药初成。祛疴疗疾,普惠众生。宣威教化,海晏河清。神功厥伟,妙道至臻。千秋景仰,万世传承。

兹当盛世,圣德垂恩。道法归宗,追源溯本。馨香敬奉,俎豆虔诚。两岸同心,共祈升平。交流融合,宏开胜景。告慰始祖,叩表圣灵。迢迢台海,殷殷丹忱。伏祈庇佑,中华永兴。

兹逢帝陵谒祖,两岸共祭。敬仰恩光,敬陈不腆。恩佑黎苍,平安四境。威靖八方,兆民攸庆。五福呈祥,虔诚顶礼。鉴纳心香,伏维尚飨。

读祝后燔燎、献花篮、传承炎帝圣火、谒(炎帝)陵、为《祭文》碑举行揭碑仪式。

文化论坛 由两岸学者介绍炎帝神农文化研究学术动态和研究心得,宣读论文,进行文化交流。

文化活动 由两岸青年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节目。如台湾实践大学表演的《旗舞宋江阵,礼赞神农爱》,台湾松兴戏剧团表演的客家戏曲《八仙过海》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表演的“八侑舞”;炎陵县民间文艺团体表演的《二十四节气鼓》 (马来西亚原创)、 《炎帝颂》 、《客家风情》等民间歌舞节目。

文化祭活动展示了两岸丰富多彩的炎帝神农文化,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恢宏的祭祀场面,信众的虔诚礼拜,给两岸同胞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参加活动的台湾学者说:“拜谒大典的文化意义即在于藉由祭之以礼,常终生爱慕感怀之,表达 ‘慎终追远’之深意”, “在情感上,我深深觉得有回到中华民族母亲怀抱的温暖感受,以及心灵终于寻根的平和与平衡。”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参加第三次“祭祀大典”后深情地说:“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血缘相亲,文缘相承,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是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炎帝坚忍不拔、百折不饶、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18]活动结束后,郁慕明挥毫写下“中华同心拜炎帝”几个大字。

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炎帝陵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00余万人次,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80余万人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