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蕃坊与蕃商:隋唐五代十国海上丝绸之路史

广州蕃坊与蕃商:隋唐五代十国海上丝绸之路史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广州出现了蕃商聚居的蕃坊。[21]广州等地形成“与夷人杂处”“与海中蕃夷、四方商贾杂居”的人口国际化特色。外国商民主要居住在广州城外西部商业区,官府按照里坊制度,于该区设置蕃坊,加强管理。可以认为,天宝初年广州已形成外国侨民聚居区,委任蕃客大首领以自治;蕃客大首领又作“蕃长”“蕃酋”。有蕃长当即有蕃坊,蕃坊之置,当在天宝六载至八载。

广州蕃坊与蕃商:隋唐五代十国海上丝绸之路史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广州出现了蕃商聚居的蕃坊。早在南朝萧梁时期,南海诸国商人就“久停广州,往来求利”[20]。有部分外来商人定居下来,成为早期的外国侨民。唐代来华的外国商民越来越多,海路来华者大多在广州上岸,有些就地居留在广州,有些由广州再到各地经商游历。久而久之,广州及其他沿海地区就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外国侨民。明人顾炎武云:“自唐设结好使于广州,自是商人立户,迄宋不绝,诡服殊音,多流寓海滨湾泊之地,筑石联城,以长子孙。”[21]广州等地形成“与夷人杂处”“与海中蕃夷、四方商贾杂居”的人口国际化特色。据统计,唐代每天抵广州外舶约11艘,一年约4000艘,假设每船载客200人,则一年抵穗者约80万人次。这些登陆者来自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天竺(印度)、狮子国(斯里兰卡)、真腊(柬埔寨)、诃陵(爪哇)等国。[22]

作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广州外侨之多,居国内各大城市之前列。唐初,波斯、阿拉伯国商民在广州已形成相当势力。武后光宅元年(684年),商胡不堪官吏侵渔,大闹广州都督府,杀死都督路元睿及左右十余人,扬长而去,登舟入海,官府追之不及[23]。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广州大食人、波斯人暴动,攻入城内,“劫仓库,焚庐舍”,然后“浮海而去”[24]。开成年间,卢钧为岭南节度使,其时广州“蕃僚与华人错居,相婚嫁,多占田,营第舍;吏或挠之,则相挺为乱”[25]。可见,当时外国侨民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其势力已发展到有时可以抗拒官府,甚至制造动乱的地步。唐后期阿拉伯人多次宣称:广州是“阿拉伯商人的荟萃之地”“尸罗夫商人聚集之地”[26]。唐末,广州外侨据说达到十二万人(一说二十万人),虽属夸大,但说明其人数确实不少。

外国商民主要居住在广州城外西部商业区,官府按照里坊制度,于该区设置蕃坊,加强管理。关于“蕃坊”,首见于明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百四引《投荒录》。该书云:“顷年在广州番坊,献食多用糖蜜、脑麝,有鱼俎,虽甘香而腥臭自若也。”《投荒录》应即《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所载之《投荒杂录》。穆宗朝宰相段文昌之孙段公路咸通末游岭南,著有《北户录》,该书“红蝙蝠”条崔龟图注亦提到《投荒录》,作者为房千里。房千里,字鹄举,太和(827—835年)初进士及第,曾居襄州、庐陵,官国子博士;贬官端州,终高州刺史。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南行录》:“唐房千里撰,太和中谪高州。既北归,编山川物产之奇,人民风俗之异为此书,一名《投荒杂录》。”[27]可见《投荒杂录》即《南行录》。《太平广记》收录房千里所撰《杨娼传》,叙述长安名娼杨氏与岭南帅的感人情缘[28]。《全唐文》也收录其《游岭徼诗序》[29]。这说明房千里对岭南社会有较多了解,对“蕃坊”的记载是可靠的[30]

对蕃坊究竟创于何时,仍有待深究。日本学者石见清裕指出,蕃坊的原型在开元初之前应当出现。赞宁《宋高僧传》记录律宗高僧、“开元三大士”之一不空奉旨前往五天竺并师子国的情形:

初至南海郡,采访使刘巨邻恳请灌顶,乃与法性寺相次度人百千万众。空自对本尊祈请旬日,感文殊现身。及将登舟,采访使召戒番禺界蕃客大首领伊习宾等曰:“今三藏往南天竺师子国,宜约束船主,好将三藏并弟子含光、慧等三七人、国信等达彼,无令踈失。”二十九年十二月,附昆仑舶,离南海至诃陵国界。[31](www.xing528.com)

刘巨邻于天宝六载至八载(747—749年)为岭南采访使兼南海太守,其时广州贸易已盛,“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乌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32]。可以认为,天宝初年广州已形成外国侨民聚居区,委任蕃客大首领以自治;蕃客大首领又作“蕃长”“蕃酋”。李肇《唐国史补》卷下称:“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有蕃长为主领。”刘恂《岭表录异》卷中“波斯枣”条谓:“恂曾于番酋家食本国将来者,色类沙糖,皮肉软烂;饵之,乃火烁水蒸之味也。”有蕃长当即有蕃坊,蕃坊之置,当在天宝六载至八载。

蕃坊位于广州城外西郊,范围包括今广州市中山路以南、人民路以东、大德路以北、解放路以西一带,以光塔街及其附近为中心。这里居住着阿拉伯人、印度人、南洋诸国人,实行某种程度的民族自治,保持着各自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所以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祆教皆有流传。美国汉学家谢爱华(E.H.Schafer)叙述道:“在广州的外来游客中,有许多居住在城内(应城外)专门为外国人划定的居住区内”;“来自文明国家的公民(例如大食人、僧伽罗人等)与文化教养较低的商贾们(例如白蛮、乌蛮等)都居住在这里,而且他们之间的交往都很密切。在这里,你会发现信奉正统宗教的外国人与信仰异教的外国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也很融洽,例如印度的佛教僧侣什叶派穆斯林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33]伊斯兰教在各宗教中居主要地位。

图6-1 蕃坊遗址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