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旺盛发展,突破自我!

职业教育旺盛发展,突破自我!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上所述,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有了天时之利,同时上海的职业教育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上海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这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地利”。但是,对于一个职业学校来说,仅依靠天时地利的条件还是不够的。

职业教育旺盛发展,突破自我!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天时”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职业教育逐渐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原因何在呢?一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二是实践使认识产生了飞跃。职业教育在前苏联被视作“工人的锻造厂”;在美国被视作“强大的经济杠杆”;在日本被看成“科技立国的根本”;在德国被看成“强国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职教事业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至1994年底,全国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8634所,在校学生912.49万人,其中高中阶段在校生849.44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6%;教职工116.19万名,其中专任教师61.65万名。与80年代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增加了4.3倍,教职工增加了3.4倍,专任教师增加了4.4倍。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并举,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职业教育的发展证明了这样一种理论:教育发展规模一般地说取决于需求——社会要求受教育的人数——发展的可能——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对于普通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学龄儿童的人数是决定性因素。当然社会在考虑确定义务教育实施到何种程度时主要是视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但一旦确定后其办学规模将完全取决于按规定应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职业教育包含全日制和业余两大部分,全日制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与义务教育不同,要求受这一教育的人数并不构成其发展规模的需求因素而只能是可能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生源的保证程度。全日制职业教育的需求因素是社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包含:(1)弥补原有职工的自然减员部分,这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量;(2)经济发展的增员,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对于业余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则取决于业余接受职业教育的职工的数量。

事实正是这样,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只有顺应历史及规律的发展,职业教育才能不断地获得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决策,已经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已提前5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这为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与因素,而职业技术学校如何利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这一天时之利,使自身获得长足的发展,实在是我们应予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二、职教发展的“地利”

人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事业成功的条件。如上所述,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有了天时之利,同时上海的职业教育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因此,上海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必然提出人才数量的需求及人力资源在结构上的调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到2000年,第三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要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5%,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要提高到50%,全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要从1990年的218万,提高到2000年的360万,净增142万人,平均年增14万人。特别需要发展的第三产业大多数是新兴的产业,其中的金融、外贸、保险、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物业服务、现代通信等都将严格地按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来运作,对人员提出了近乎全新的要求。第二产业也要调整行业结构,从传统工业向新的支柱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化,重点发展汽车、通信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生产、石油化工家用电器工业,大力发展计算机、现代生物工程和医药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这就对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力提出了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而上海现有的技术性劳动力状况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700多万社会劳动力中第一线的技术工人仅120多万人,这里面中级工占47%,高级工只占3.8%,高级技师只有379人。技术劳动力的不足,尤其是高级技工比例偏低、高级技师的紧缺,将会严重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新兴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第一产业中,如何使农业养殖业改良品种,克服病虫灾害,使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促进农业、养殖业等丰产丰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另外不少乡镇企业已成为上海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但乡镇企业145万职工中,技术工人只有15万人,仅占10%,其中中级工占6%,高级工只有0.13%,初级工却占66%,显见人才之匮乏。(www.xing528.com)

三大产业都在呼唤人才,大量技术性劳动力的提供要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满足。上海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这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地利”。但是,对于一个职业学校来说,仅依靠天时地利的条件还是不够的。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同一类学校发展速度、社会影响、办学效果、所起作用是不可能一样的,关键在于如何各自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因势利导,如何抓住机遇。一所学校要迅速发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办学目的和办学方向。职业教育总是和受教育者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密切地联系的。正是这一自身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是一种专向性的教育(专业定向),必然体现了专业训练和职业目的的一致性和适应性。这就是说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明确,专业设置必须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职业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毕业生使用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加上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专业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存在着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离,供需不对口的现象。我们要转变旧观念,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向职业化、实用化发展,逐步走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办学新路子,这就要研究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如何密切地与实际需要相结合。既不是你上我也上,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也不是脱离客观需要,自搞一套,我行我素,一成不变。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人和”

职校要发展,还必须“人和”,要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强有力而有序的内部管理系统,协调校内外各方力量,为同一目标而努力,这就是管理的力量,管理的水平。从来没有一所管理水平很差的学校能有很好发展的例子;也从来没有一个内部环境很差而事业发达的例子。恰恰相反,凡是兴旺发达的单位,都是“人气”很盛的,都是祥和协调的,都是凝聚力很强的。这是很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最为密切的职业技术学校,要得到很好的自我发展,还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如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就要求我们从“正规化”办学转变到按需多形式办学,成功的经验证明:职校必须办成多种功能的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以二、三年制学历教育为主的同时还可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有主有辅,不搞单打一,这就叫“无长(班)不稳,无短(班)不活”。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根据劳务市场的信息来进行多种形式办学,并在办学中相对灵活地调整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过程中发展自身。此外,职校还应在“产教结合”上下功夫,采取不同方式加强与产业部门的结合,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发展校办企业。一方面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也可提供更多的资金,增加投入,促进办学的发展。学校要紧紧依靠行业和企业办学,从培养目标、课程、教材、生产实习以及对兼职教师的聘请等等,双方形成一股办学的劲,促进“产教结合”,才会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职业技术学校要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就要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预测劳动力的需求,确定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能独立或合作开发培养计划,以实现培养目标,能吸引优秀教师,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保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能为各类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社会化的培训服务,拟订各种在职培训计划。而要具备这些能力,我们的办学观念、管理方式、分析方式、人员配置、办学模式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有了这些,再加上当前有利的时机,以及上海这一有利的地域位置,我们的职业教育必将会实现办学社会化、学校多能化、课程综合化、层次高移化、产教合一化的趋势要求,职业技术学校的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必将越来越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