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插图艺术史:美国插图的商业性和创作技巧

新中国插图艺术史:美国插图的商业性和创作技巧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明确的目的导致直接的行为,美国的书籍插图、封面画创作家们都有着较扎实的素描、色彩绘画基本功,造型能力强。商业性是美国社会的特点,也应是思考、认识美国插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不能脱离开来的。何况,插图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美国插图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其实正是插图把自身的由来优势在一个如鱼得水的环境中进行了充分发挥而已。

新中国插图艺术史:美国插图的商业性和创作技巧

美国对书籍插图很重视,专门设有“招贴画插图协会”,负责推动招贴画、书籍插图、封面画的创作,每年举行招贴画、书籍插图、封面画作品比赛评奖。从教育角度来说,由于艺术发展的成熟,架上绘画基本退出艺术表现载体,招生数量少而且很少进行绘画实践教育,而插图专业则在各类、各级综合、高等、中等教育机构里广为存在,招生数量也很多。插图与艺术,二者的定位很明确,就业取向也很明白,没有类似中国的“曲线救国”式获取高等学历捷径的必要。所以,明确的目的导致直接的行为,美国的书籍插图、封面画创作家们都有着较扎实的素描、色彩绘画基本功,造型能力强。美国早期非常有名的设计师罗维,在刚到美国时选择的谋生方式就是画插图。这种境况类似于民国时期的那些漫画家们,目的很明确,不是作为艺术梦的过渡。商业性是美国社会的特点,也应是思考、认识美国插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不能脱离开来的。何况,插图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美国插图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其实正是插图把自身的由来优势在一个如鱼得水的环境中进行了充分发挥而已。而与此相对照的,在商业气息日渐浓重的中国当下,插图如何发展正要参考美国的逻辑。

就表现工具、形式、手法来说,插图是多种多样的。欧美各国、日本等的现代插图艺术与当代美术运动及思潮密切相关。既注重构成形式和空间意识,又追求自由、通俗的表现手法;有即时的写实,也有抽象的现代主义简约;有超现实主义表现,也有装饰象征,更不排斥夸张的漫画卡通。包含黑白木刻、铜版画、石版画、油画、水彩、水粉钢笔画喷绘、计算机特技合成、纸塑、布塑、装置、影像等现代艺术手段。早期插图画家受架上绘画影响较大,有明显笔触气息,当然这本也是那个时代的局限,而其中对于广阔美国生活的表现是美国插图能够与欧洲插图相区别的根本所在。20世纪里,漫画和商业招贴对于插图的表现有很大影响。对于插图与文学原著的关系,插图画家认为插图绝不是图解文学作品,而是补充和丰富文学作品,所以必须对其进行艺术再创造,在貌似平淡无奇的画面上有着不平凡的意境,画面自身的一种趣味性使插图具有了自身不可取代的地位。(www.xing528.com)

对于美国插图的介绍,王受之所著的《美国插图史》从美国建国之初一直介绍到当代,可谓较全面地展现美国插图史。这本著述以大量的图片全面直观地向读者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以插图本身来说,不愧为插图的专著。但正如作者所说,由于对插图满含热情和写作的轻松,这本书并没有多少理论的探讨。书中除图片外,多是插图画家个人经历的描述,倒是在《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中有一小段比较客观的总结:“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插图黄金时代因为摄影等新媒介的发展和使用而逐渐走向衰退,接近尾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叙述性的插图基本成为美国平面设计的主要部分,但是,摄影的发展和普及、纸张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改进,都使写实的插图走向衰落。传统的插图采用明快的色彩,夸张的、完美的形象来树立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梦幻世界,而摄影则具有真实、准确、迅速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读者欢迎,摄影的普及,终于结束了美国插图的历史,美国的插图从此一蹶不振,逐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一个不重要的部分了。”[23]如同张守义将自己的水墨画与照片结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图钉设计事务所”为代表的一群新的设计师们将插图与摄影相结合的新的插图表现方式。当然还要看到的就是,任何一种新手段的到来都是丰富了表现,给了作者更多的自由,这样,后来者将能够把之前所有的特点发挥出来,有前辈们所不具备的优势。手绘这种方式也不会全然地退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