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元221-238:三国鼎立

公元221-238:三国鼎立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魏帝国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汉、吴两国,虽然诸葛亮、孙权不遗余力地北伐,特别是前者几乎倾注了所有的国力,但对魏国并未形成危及存亡的威胁。司马懿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司马懿的原配夫人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下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榦,伏夫人生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张夫人生司马肜,柏夫人生司马伦。儿子司马师成年后,司马懿为他娶了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

公元221-238:三国鼎立

曹魏帝国传到魏明帝曹叡手里才是第二代,如果从曹操算起也才三代,但曹氏的天下已经暗含危机。曹魏帝国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汉、吴两国,虽然诸葛亮孙权不遗余力地北伐,特别是前者几乎倾注了所有的国力,但对魏国并未形成危及存亡的威胁。对魏国真正的威胁来自内部,那些从战乱中复苏、被曹丕的九品官人法激活的儒学世家大族已然成为帝国最大的威胁。他们的代表就是河内儒学世家司马氏。

如同当年的袁氏家族是士大夫的领路人,今天的司马氏也成了日渐崛起的儒学世族的利益代言人,寒门出身的曹氏(这里的寒门并非以从财产论,而是更多看儒学文化传承)与儒学世族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这根本就是两路人。

尽管曹丕采纳陈群的九品官人法,向儒学世家敞开大门,但给人打工毕竟不如自己做主。曹叡时代,形成气候的司马氏不甘做大魏臣子,尽管司马氏深受皇恩,位高权重,但野心家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可以说,从司马懿在曹丕床前受命托孤成为顾命大臣的那一刻起,司马懿就已有了不臣之心。

看看吧,同样是受命托孤的辅政大臣,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司马懿却欺负孤儿寡母,要谋夺人家的江山。

司马懿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司马懿的原配夫人张春华(后被追认皇后)为司马懿生下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榦,伏夫人生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张夫人生司马肜,柏夫人生司马伦。这九个儿子都很有才干,其中尤以司马师、司马昭最受司马懿的器重喜爱。

司马懿也是好色之徒,一生美姬侍妾数不胜数,以上的几位夫人只是因为给他生了儿子才得以留名,其他无名的美人就更多了。司马懿上了年纪后,更爱小美人,对又老又丑的发妻张春华特别厌恶,十分冷淡,经常一年也不去一次。

一次,司马懿生病,张春华出于好心前去探望,谁知司马懿看见张春华,顿时火冒三丈,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说:“这个老东西到这里来做什么,快让她出去,看着就让人心烦。”张春华当场受辱,羞愧难当,回去后气得吃不下饭,闹着要绝食自杀,司马师、司马昭心痛母亲同时也觉得父亲做得有些过分,就陪着母亲一起绝食。这下司马懿慌了,他倒不是心痛张春华,而是心痛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司马懿视司马师、司马昭如左膀右臂,大事小情,司马懿都要同这两个儿子商量,片刻也离不开。

为了两个宝贝儿子,司马懿只好拉下老脸向张春华赔礼道歉,找回一点儿面子的张春华这才不闹了。事后,司马懿对人说:“老物(指张春华)死了不可惜,我只是担心两个好儿子。”但就是这个让司马懿看了就烦的老太婆直到魏正始八年(247)才死。由此足可见司马懿之冷血无情。对结发之妻尚且如此,对旁人就更不用说了。

儿子司马师成年后,司马懿为他娶了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这种政治联姻在当时很普遍,本不足为奇,但司马懿的这位儿媳妇绝非寻常之辈。

司马师的这位老婆出身高贵,可谓金枝玉叶,她的母亲是曹操的女儿德阳公主,她的父亲夏侯尚更是魏国的实权人物。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名叫夏侯徽,字媛容,沛国谯县人。

夏侯徽知书达理,聪慧可人。但就是这后一点,要了她的命。身负大才的司马懿父子在魏国的地位蒸蒸日上,引人侧目,而司马懿父子的野心也随之膨胀,父子几人经常在一起密谋着什么,尽管司马懿很是小心谨慎,但时间一长,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发现他们秘密的正是儿媳夏侯徽,虽然司马懿父子的密谋很秘密,但夏侯徽就在家里,任司马懿再小心也瞒不住。

此时的夏侯徽已经是五个孩子的母亲,五个女儿。阴谋被发觉的司马懿寝食不安,虽说夏侯徽是自己的儿媳,但毕竟跟曹氏关系密切,难保不会出卖自己,出于自保的考虑,司马懿、司马师决定对夏侯徽下毒手,不久,夏侯徽突然死去,对外说是病亡,实则是被司马懿父子毒杀。夏侯徽死时才24岁。

毒死夏侯徽后,司马懿又为司马师娶了镇北将军吴质的女儿,但这位吴家大小姐,继承了乃父的缺点,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司马师不喜欢,不久吴家小姐就被休了。司马懿又为儿子张罗了一门好亲事,这次娶的是泰山羊氏(世族名门)上党太守羊衜之女羊徽瑜。

羊徽瑜,兖州泰山郡南城(今山东费县)人,出身名门—泰山羊氏,司马师的第三任妻子。她的外公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邕,她还有一个十分有名的弟弟叫羊祜。

有心的人会发现,跟司马家联姻的不是名门世族就是将门虎女。司马懿利用儿女亲家团结了一批卿大夫,而更多的儒学世家、地方豪门也因为共同的利益基础、相同的身份背景聚拢到司马懿身边,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这种势力对曹魏帝国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威胁。

对此,曹叡并非没有觉察。一次,曹叡问陈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翻译过来就是,你看司马懿是不是一个可以托付信任的大臣?陈矫的回答却很微妙,说:“司马公,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译成白话就是,司马懿在朝中威望已经达到极点,但是不是社稷之臣,我说不好。说不好就是不好说、不便说。隐含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儒学世族的崛起以及日益明显的离心令曹叡忧心忡忡,曹魏宗室不乏聪明人,曹植早就看出了曹魏皇室孤弱的危险,请曹叡重用宗室巩固曹氏江山,曹叡虽没用曹植,但曹植的话也引起了他的警觉。

一些忠于曹魏的大臣也上书委婉地表达了相似的意思,杨阜、栈潜都建议曹叡改变对宗室的严苛政策,提拔重用宗室。要论劝谏最卖力,对魏国也最忠心的莫过于老臣高堂隆。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平阳人,是曹叡身边有名的直臣,以直言敢谏闻名。不过,高堂隆的劝谏并非沽名钓誉,而是真心为魏国着想。眼看着司马氏势力坐大,身为曹氏老臣的高堂隆焦虑难安。

弥留之际,高堂隆又给曹叡上了最后一份奏疏,奏疏中高堂隆特别提醒曹叡“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就是告诉曹叡注意权臣势力的膨胀,防备祸起萧墙,至于那个鹰扬之臣指的是谁,曹叡自然明白。

为对付鹰扬之臣,高堂隆在临终之时又给自己的学生曹叡上了最后一课,让曹叡“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也就是赋予宗室兵权,让宗室镇扶地方,拱卫皇室。高堂隆还提到当年周平王东迁依靠的就是同姓的晋国郑国,而前朝吕氏之乱,也正是因为宗室诸侯王的势力强大才最终平定叛乱的。言下之意,还是让曹叡信任宗室,重用同姓亲族,来对抗图谋不轨的司马氏势力。

东晋著名的史学家习凿齿,就称赞高堂隆“将死不忘忧社稷”,不愧大魏忠臣。

有忠臣就必然有奸臣,此时在曹叡身边已经有了司马懿的同党兼耳目,曹叡的一举一动,司马懿都一清二楚。

给司马懿当卧底充当耳目的有两个人,一个叫刘放,一个叫孙资。

这是两个在三国史上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在群星璀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与一个个震古烁今的名人、猛人比起来,他们如同尘埃隐藏于黑暗的角落,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要小瞧小人物,有时候改变历史的正是他们。

刘放(?—250),字子弃,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刘备的同乡,也是汉朝宗室,汉武帝之子燕刺王刘旦的后代。东汉末年举孝廉。后投奔曹操,任主簿记室。还做过几任县令。魏国建国后任秘书郎。

孙资(?—251),字彦龙。并州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孙资的经历跟刘放差不多,初入官场也是以秘书郎起家,也当过几年地方县令。(www.xing528.com)

两人在人才云集的邺城不过是小角色,两人的发迹是从曹丕称帝开始的,曹丕称帝后,改秘书为中书,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执掌中枢机要,论职位不算很高,但权力却相当大,在皇帝身边处理机要文件,这可是个令人羡慕的工作。

刘放、孙资何时投靠的司马懿,这个无法确知,但两人加入司马氏集团后,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司马懿在曹叡时代已经明里暗里受到儒学世家的青睐。这种倾向在曹叡后期越发明显。

曹叡不是傻子,他也觉察到了危险,但他领悟得太晚了。曹叡想亡羊补牢,做些补救,可多年的纵情声色,他的身体已经垮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曹叡病倒了,躺在卧榻上的曹叡,身体糟糕,头脑却很清醒,此时他唯一的念头就是考虑身后事,确定自己的接班人以及辅政大臣。

曹叡没有儿子,就将齐王曹芳跟秦王曹询接入宫中,曹叡最后选择了年仅七岁的曹芳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在辅政大臣的人选上,曹叡破费了一番脑筋,做出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起用宗室辅政。

曹叡召燕王曹宇入宫嘱托后事,曹叡自幼与燕王曹宇亲近,这时曹宇是他最信任的人,可惜,曹宇虽然可靠,能力却不足与司马懿抗衡。魏景初二年(238)夏,曹宇就被从邺城召入洛阳,这与当年刘备在去世前半年召李严去永安何其相似。只是曹宇赋闲多年,在朝野几乎毫无声望可言。曹叡采纳了高堂隆等人的主意,却为时已晚。

当年冬十二月,曹叡病情转重后做出了一系列震惊朝野的任命(震惊的主要是亲司马懿势力),任命曹操之子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让他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曹真之子武卫将军曹爽、曹休之子屯骑校尉曹肇,曹操养子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

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这里除了曹氏宗室,就是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夏侯等人。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忠于曹氏的,一个完全彻底的宗室顾命大臣班底。

曹宇等宗室集团早就对以司马懿为首的世族势力恨之入骨,上台后,立即把打击的矛头指向这些人。当时司马懿尚在征辽班师途中,不在朝里,燕王曹宇等人抓住机会让曹叡下令(诏令很可能出于曹宇等人之手)不许司马懿回京,令其带兵直接回长安

曹宇等人想法不错,让司马懿远离洛阳政治中心,先把他排挤出去,再找时机收拾他。但司马懿也不白给,他早就从朝中内线刘放、孙资那里了解了实情,虽远在千里之外,但司马懿对朝中局势洞若观火,狡猾的司马懿这时候当然不会理会什么皇帝诏令,诏令真假并不重要,就算是真的,也不能听。司马懿很清楚,在这个微妙而又关键的时期,自己必须回去,回洛阳。

就在司马懿风驰电掣昼夜兼程往回赶的路上,京师又发生了变化。

燕王曹宇、夏侯献、秦朗、曹肇等人早就瞅刘放、孙资不顺眼,必欲除之而后快。眼下大权在握正是铲除敌人的最佳时机,如果他们成功,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但意外发生了。

刘放、孙资常年在中枢决策层,政治嗅觉极其敏锐,自从曹宇等人被召入宫,他们就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这两个家伙没有犹豫,他们先动手了。政治斗争,讲求出手要快,正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相比之下,以燕王曹宇为首的宗室集团,反应明显慢了很多,吃亏就吃在经验不足上,这是曹魏虐待宗室造成的恶果,因为长期被压制,这些人虽名义上身份高贵,但几乎等同于高级囚徒,参政做官的经验少之又少。结果被刘放、孙资抢占先机。

刘放、孙资一面向正在赶路的司马懿时时通报信息,一面迅速行动,直接控制皇帝,此时的曹叡形同死人一般,只差最后一口气,曹宇等人以为大局已定,稍有松懈,刘放、孙资却抓住机会控制住皇帝,以曹叡的口气重新拟定一份诏书,因为替皇帝拟定诏旨本就是他们的业务,所以做起来轻车熟路。

就在曹宇等人准备收拾刘放、孙资,庆祝胜利时,局势大逆转,司马懿回来了,接着,新的辅政大臣名单新鲜出炉。这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司马懿成为新的辅政大臣,宗室辅政集团中只有曹爽被留下。

刘放跟孙资具体是如何行动的,不得而知。《三国演义》里特别设计了一段温馨感人的场景,奄奄一息的曹叡等来了司马懿,曹叡“深情”地望着司马懿说:“我强撑着身体就是为了等爱卿归来。”曹叡又让人把小曹芳抱到床前,小家伙上来就搂住司马懿的脖子不放。曹叡对司马懿说:“爱卿不要忘记今日幼子对你的依恋。”司马懿则做痛哭流涕状,跪在地上表忠心,此情此景简直就是刘备永安托孤的翻版。

场景设计得很温馨很感人,可惜全是编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人就在晋朝做官,对司马懿的这段非常经历,自然要十分“用心”“特别小心”,否则触怒当局,后果是很严重的,因此凡是有损于司马懿光辉形象的部分都被略去。陈寿的才学文笔有目共睹,但事关司马氏就另当别论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吃着人家的饭,有些话不好说,专制体制之下,大家懂的。

魏景初三年(239)正月,魏明帝曹叡在洛阳嘉福殿“升天”,死时只有35岁,遗体葬于洛阳郊外的高平陵。

曹叡临终之际,曾把曹爽召到床前,当场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节”是代表皇帝的符节,“钺”是代表皇帝诛杀的巨斧)、都督中外诸军事(兵权)、录尚书事(政权)。

曹魏自曹丕建国,皇帝即将兵权牢牢掌握于手中,从不轻易假人,兵权乃政权之基,曹操当年既是以相权夺取天下,所以曹丕登基后,立即废除相国,以免大权旁落,同时设太尉、大司马、大将军,以太尉执掌军政,以大司马、大将军掌征伐之事。分权而治。

三国时代,无岁不战、无年不争,军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事事亲为,需要一个代理人替他处置军务,曹丕首创都督中外诸军事,有权指挥京师驻军中军(即中央军)与外军(各地州郡兵)。曹丕将这一职衔授给了上大将军曹真。曹叡在临终之际将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职权第二次授予曹真的儿子曹爽,又给了录尚书事的大权,等于将国家的军政大权乃至整个帝国都交给了曹爽。

曹爽这个宗室中最受曹叡信任的人名将曹真之后,就此被推上前台,成为曹魏帝国实际的执政。

尽管刘放、孙资做了手脚,让司马懿挤进顾命大臣之列,但曹叡并没给他任何加衔,此时司马懿的职务还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太尉,这至少可以说明,曹叡死前已经不是很信任司马懿(不是不信任而是不完全信任,从他对权力的分派上就可以看出来),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曹爽成为名副其实的当朝首辅,司马懿只是次辅。

曹爽为正、司马懿为副的辅臣结构传达出的信息——曹叡意在加强宗室遏制司马为首的士族势力的上升。这个安排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