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末年:权力集中,王凤一言堂

西汉末年:权力集中,王凤一言堂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我以往所读的汉史看,此情此景可以用前辈的一句话概括——元帝以后就不行了。至少到这个时候,西汉基本上真不行了,国家和朝廷成了王凤的一言堂,王家成为国家的第一大家。前面说过,刘骜出生后深得宣帝刘询的喜欢,不仅常将其置于左右,而且亲自为他取了个表字“太孙”。许皇后好不容易给他生了一男一女,可惜都没能养活。这让刘骜十分抓狂,于是他决定乱枪打鸟,便更加疯狂地进行尝试,妃子不行就宫女,宫里不行就宫外。

西汉末年:权力集中,王凤一言堂

西汉历史到这里大概就没刘家人什么事了。以往看史书的时候,对于元帝、成帝以后的事情,书上大多也记述简略。其实也是,这个时候真没什么好说的了。依我以往所读的汉史看,此情此景可以用前辈的一句话概括——元帝以后就不行了。至少到这个时候,西汉基本上真不行了,国家和朝廷成了王凤的一言堂,王家成为国家的第一大家。

霍光时代有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太后,还有个有作为的皇帝刘询,而这时候的皇帝刘骜不成气,太后王政君又正处于权力的中心,加上王凤掌了朝廷的大权,王家七侯并立,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因此,自王凤以下,王家基本上没什么人把这个名义上的皇帝刘骜放在眼里。

尽管王家人控制了朝政且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那时的朝堂之上却另有一番奇景:王家人一提出什么建议,就有人出来提反对意见,而且双方往往能当场在朝堂上吵起来。这不是因为别的大臣胆子大,而是因为反对的也是王家人。个中缘由说起来也令王凤无奈:王家兄弟虽多,却不是一母所生,因此兄弟之间并不和睦。唯一和王凤合得来的就是他的亲弟弟王崇,但他在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就死了,而其他的五个兄弟虽然也是沾了王政君的光,却都不怎么买王凤的账。在王章死后第三年,也就是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王凤病重。当刘骜去探病,问及大司马接班人的事情时,王凤并没有让当时还在世且年纪最大的弟弟平阿侯王谭接任,而是推荐了御史大夫王音,并且在临死前反复向皇帝强调,他那几个弟弟都是不成器的。当然,王凤并非是幡然醒悟了,只是因为平时王谭对他毫不客气,而王音侍奉王凤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般尽责谨慎。

对于王凤临死前的请求,刘骜肯定会答应,反正他也看透了,朝政的事让谁做不都是王家说了算?而刘骜的各位舅舅也越来越不像话,个个争相攀比生活上谁更会享受。至于超大的豪宅、几十个小老婆、成百上千的仆童等,这些都是普通人能想到的寻常配置,而你想不到的还有很多。比如,成都侯王商有一次病了,估计大概是中暑一类的小问题,大夫嘱咐他要避暑,王商就向刘骜借光明宫养病,还在自己的宅子里建了个码头,并让人把长安城的城墙凿穿把城外的沣河河水引到自己家里。又比如曲阳侯王根,他在家里建了个规模超大的园子,园子里有一座建筑,造得跟皇宫里的白虎殿一模一样。

这些事情刘骜都看在眼里,可他能有什么表示呢?最后只是按监督不力治了司隶校尉和京兆尹的罪,至于王商和王根,则“不忍诛,然后得已”,就这么算了——当然,想来他也不敢怎么办,不然,太后那里又得浪费两顿饭了。

做了大司马后,王音行事还算谨慎,偶尔也能出两句正直之言,不像刘骜的舅舅们那样嚣张跋扈,大概是因为他只是个表舅而已。王音死后,成都侯王商接着做了大司马;王商死后,曲阳侯王根也过了回大司马的瘾。

这个王根就是饭桶一个,可他在大司马的位置上做了两件影响整个王朝的大事:第一件是将定陶王过继给刘骜做太子;第二件是推荐王莽接任大司马。

王莽的事情我们之后会着重提及,这里先按下不表。单说这个定陶王,他又是怎么回事呢?

定陶王刘欣本是刘骜的弟弟定陶恭王刘康的儿子,曾于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来朝,同时来朝的还有中山王刘兴。这次来朝,定陶王府上下做了充分的准备。刘欣的祖母傅太后早用金钱买通了宫中的第一红人赵合德与朝中的第一重臣大司马王根,目的是希望刘骜能够立刘欣为太子。

这事在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最终做成了,刘欣被立为太子,做了帝国的继承人。可事情乍一听似乎有点蹊跷,尽管有王根和赵合德的游说,尽管入朝时刘欣的表现确实比刘兴强上不少,但刘骜为什么非得让一个侄子来做太子呢?他自己的儿子难道就没能力做太子吗?

刘骜同志,别激动,请坐下,我来替你回答这个问题,反正现在大家都知道你没儿子了。

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国人受的教育多重道德而轻人性,甚至将之视为洪水猛兽。殊不知,人类的欲望就如同滔天的大水,只可疏导,不能堵塞。你越想堵住它,它决堤那一刻的反噬就越凶猛,刘骜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幼年时的刘骜好读诗书,宽仁博爱,更难得的是,他还头脑清醒,行事谨慎。有一次,刘奭急召太子,可当时太子刘骜住在未央宫西北的桂宫,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从桂宫到未央宫走直线当然最快,却要穿过驰道。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太子如果横穿驰道,于礼不合。结果,虽然是急召,刘骜还是往西到直城门绕路去见了皇帝,其谨慎一度至此。至少此时的刘骜怎么看将来做了皇帝都差不到哪儿去,可没承想,这家伙到了青春期后,某天心里突然产生了一种对异性前所未有的欲望。这种欲望让刘骜很困惑,然后翻翻书,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哦,既然这是人本身的欲望,那试一试也无妨。结果,尝试了一下后,刘骜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前面说过,刘骜出生后深得宣帝刘询的喜欢,不仅常将其置于左右,而且亲自为他取了个表字“太孙”。只可惜,刘询驾崩的时候刘骜才三岁,宣帝还没来得及将那套王霸结合的治国理论传给他。后来刘骜做了太子,跟着刘奭学的就是儒家思想了。依后来刘奭、刘骜父子优柔寡断的表现看,当年刘询那句“乱我家者,太子也”几乎就是一句关于王朝未来的谶语。

刘骜本来性子就软弱,又碰到了强硬的外戚势力,干脆就自我麻醉,自我放飞,每天在醉生梦死的脂粉堆里寻求征服感。但让刘骜颇为尴尬的是,即便在后宫佳丽身上他也没获得多少成就感,因为他始终没有孩子。许皇后好不容易给他生了一男一女,可惜都没能养活。后来,刘骜宠爱的班婕妤也曾生过一个儿子,奇怪的是,生下来不久也没能养活。这让刘骜十分抓狂,于是他决定乱枪打鸟,便更加疯狂地进行尝试,妃子不行就宫女,宫里不行就宫外。

最后,刘骜终于惹上了让他绝根的赵氏姐妹。

关于赵飞燕,史书的记载着实有限,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没传下来。我们只知道她出身于平民之家,家庭条件大概极差,以致赵飞燕生后一度被抛弃。然而,在无饮食且寒冷的野外,她竟三日不死。这下惊吓着了赵飞燕的父母,以为她有神明保护,这才重新把她抱回家抚养。

长大后赵飞燕进入阳阿公主家做了歌妓,学习乐和舞蹈。由于她体态纤瘦,舞姿轻盈,故号之“飞燕”,甚至有人传说她能在侍女手中的托盘上舞蹈。

不管怎样,赵飞燕算是才貌双全了,而她恰巧又碰到了刘骜这个喜欢到处拈花惹草的皇帝。这天,刘骜到了阳阿公主家,阳阿公主设下宴席,又命歌妓们出来表演。这一表演,刘骜马上就被赵飞燕的容貌、身段和舞姿吸引了。

刘骜很是直接,那还喝什么酒呢?随朕回宫。

这个时候,恐怕没人会在意这个新进宫的歌妓,毕竟在她之前,宫里已经有数量众多的女子有跟她类似的经历。但谁也不会想到,赵飞燕这个平民歌妓却从宫女升婕妤,由婕妤升皇后,哪怕在始终生不出儿子的情况下,她依然能死死地抓住刘骜的心。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般的说法是,赵飞燕非常有心计,她知道自己出身平民,在朝中和后宫都没有依靠,虽然眼下自己获得了皇帝极大的恩宠,但日后不免有色衰爱弛的一天,因此,老早就开始计划找人来帮她。

找谁呢?打虎还需亲兄弟,宫里只有姐妹亲,她最放心的人当然是自己的妹妹赵合德。

一日,赵飞燕和刘骜在后宫饮酒作乐,其间刘骜对她当然是情话绵绵,不吝溢美之词。这时赵飞燕告诉刘骜,自己不过普通姿色,她知道还有人远比她漂亮。(www.xing528.com)

刘骜一听,马上来了兴趣。

“什么?还有人比爱妃漂亮,谁呀?”

“就是臣妾的妹妹呀。”

“什么都不说了,赶紧叫她进宫来给朕看看。”

对这种事情,刘骜的积极性最高,他一刻钟都不耽搁,立即派人到赵家召赵合德进宫。没想到,使者来到赵家把事情一说,赵合德想也没想就一口回绝了,理由是她没有得到姐姐的允许,不愿意进宫。

刘骜碰了一鼻子灰,反而更加兴致盎然,就跑去赵飞燕那里苦苦哀求,终于得了赵飞燕的一封亲笔信,这才召得赵合德入宫。

赵合德进宫后,刘骜一看,果然国色天香。赵飞燕体态轻盈,赵合德骨细丰盈,姐妹俩各擅胜场。从此,刘骜只流连于两姐妹之间,将往日广撒的三千宠爱集于赵家姐妹一身。终于,在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由于赵飞燕的构陷,刘骜废掉了那个曾深得自己宠爱的许皇后,并在两年之后立赵飞燕为皇后,赵合德为昭仪,从此赵氏姐妹完全掌控了皇帝和后宫。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刘骜又不是没见过漂亮女人,端庄贤德的许皇后当年也曾受过专宠。《汉书》的作者班固的姑姑班婕妤,也是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可为何赵氏姐妹能在这一众美女中脱颖而出,恩宠历久不衰?刘骜为何明知自己搞不好要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还对她们言听计从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才豁然开朗。“龙妈”丹妮莉丝被她哥哥嫁给“马王”卓戈时,起初两人并不幸福,在日常生活甚至夫妻生活中丹妮莉丝处处都在逆来顺受,完全是一副要隐忍终老的小媳妇姿态。但当丹妮莉丝在女仆多莉亚的指引下勇敢地转过身面对自己的丈夫后,她很快就掌握了主动权,甚至让在外强硬无比、战无不胜的丈夫对她越爱越深。

好吧,简单地说就是,刘骜这个人有点受虐心理,你越顺从他,他越不耐烦,你反过来抽他两鞭子,越抽他越喜欢。不管是许皇后还是班婕妤,她们大概吃的就是这个亏,而赵家姐妹明显就是抽鞭子的那类人。当然,这两姐妹里面,赵合德是更加强硬和狠毒的那一个。

虽然赵飞燕和赵合德把刘骜紧紧地拴在了她们身上,甚至禁止刘骜接近别的女人,可有一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这两姐妹都有不孕不育症。刘骜虽钟情于二人,但为了延续刘家香火,时常也免不了顶风作案。赵家姐妹的性格是蛮横而强硬的,由于自己生不出孩子,她们的心理便逐渐扭曲,见不得别的妃子生孩子。只要后宫哪个妃子怀孕被赵家姐妹知道了,第一时间就会被堕胎,即使有人侥幸逃过把孩子生了下来,事后她们也一定会弄死那个孩子。

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十一月,后宫许美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刘骜很高兴,一不小心在赵合德面前说漏了嘴。结果赵合德怎么表示?她立即暴怒,骂道:“你平时说晚上住在皇后的宫里,既然住皇后宫里,那这个孩子是从哪里来的,难道你还想让姓许的做皇后不成!”

赵合德一边说,还一边以头撞柱,甚至从床上滚到地下,极尽泼皮耍赖之能事。她一边滚还一边死死抓住刘骜的衣衫大呼:“你放我回娘家,我不跟你过了!”

这时候身为皇帝的刘骜是怎么表示的?他只是幽幽地说:“我把许美人生儿子的事情告诉你,你生那么大气干吗?真不懂道理。”说完就一边坐着生闷气去了,连饭也不吃了。

结果,赵合德还不依不饶,继续说:“既然你说你没错,那怎么不吃饭!你常说永远爱我,现在许美人生了儿子,你就变心了是吧?!”

赵合德对刘骜的顶撞就如同在他心里抽鞭子,刘骜一个哆嗦马上服软,张口就发誓:“我说过让赵家的做皇后,就肯定不让姓许的做皇后,天底下没有比赵氏更尊贵的了,这个你放一百个心。”

为了让赵合德消气,刘骜还做了一件我们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写了一封信,然后命手下带着信去许美人的住处,用一个竹子编制的小箱子把孩子带来。

等手下人放下箱子后,刘骜遣散了身边所有的人,独将自己和赵合德反锁在房中。随后,没有人知道屋子里发生了什么,直至一刻钟过去,刘骜才开门把箱子提出,并招来手下让他拿着箱子去找掖庭狱丞籍武。刘骜命手下传话给籍武,说箱子里有个死婴,让他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埋了,千万别让其他人知道。

这不是赵家姐妹在宫中弄死的第一个孩子,但值得注意的是,依两人平日的表现看,这孩子极可能是赵合德逼着刘骜亲手掐死的!

亲手掐死自己唯一活着的骨肉,刘骜内心大概也崩溃了,可他还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刘骜这个人的奇怪之处就在于他那过于软弱的内心。他知不知道王家专权弄政?答案是肯定的,但他没有选择去对抗;他知不知道赵氏姐妹的种种恶行及其对皇室造成的严重后果?答案也是肯定的,但他同样无法下决心去改变。刘骜是可怜的。对外,他无法摆脱王氏外戚的控制;对内,他同样无法摆脱对赵氏姐妹的依赖。此后,不管在朝廷还是后宫,他变得更加没有兴致参与任何事情,精神也越发萎靡,整日醉生梦死。刘骜更是可恨的,正是因为他的放纵和不作为,最终将这个强极一时的王朝推向了衰败的深渊。

在强权和强势面前,刘骜选择了沉默和逃避。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刘骜带着他的帝国最终走向了后者。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十月,王家的第五个辅政大臣正整理衣衫准备迈向大司马的位置,正是这个人给了这个即将没落的王朝最后一击。

他就是王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