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晋敦煌僧单道在罗浮山圆寂

东晋敦煌僧单道在罗浮山圆寂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晋升平三年来之建业,俄而至南海,后入罗浮山。公元349年,他与弟子南下许昌,公元359年到达东晋都城建业,但又很快离开建业,来到岭南名山罗浮山落脚,并最终圆寂于罗浮山,享年一百余岁。因为公元363年东晋南海太守袁宏和僧人支法防共登罗浮山见到了他的遗骸。这样一位敦煌出生的传奇僧人,选择岭南罗浮山作为自己的圆寂之地,显示出他与罗浮山,与岭南的不解之缘。东晋著名道教先师葛洪曾于罗浮山炼丹。

东晋敦煌僧单道在罗浮山圆寂

关于单道开的事迹,记载最早最全面的,当属慧皎《高僧传》:

单道开,姓孟,敦煌人。少怀栖隐,诵经四十余万言。绝谷饵栢实,栢实难得,复服松脂,后服细石子。一吞数枚,数日一服,或时多少噉姜椒,如此七年。后不畏寒暑,冬温夏凉,昼夜不卧。与同学十人共契服食,十年之外,或死或退,唯开全志。阜陵太守遣马迎开,开辞能步行,三百里路,一日早至。山树神或现异形试之,初无惧色。以石虎建武十二年(346年)从西平(今西宁)来,一日行七百里,至南安(今甘肃陇西)。度一童子为沙弥,年十四。禀受教法,行能及开。

时太史奏虎云:“有仙人星见,当有高士入境。”虎普勅州郡,有异人令启闻。其年冬十一月,秦州刺史上表送开。初止邺城西法綝祠中,后徙临漳昭德寺。于房内造重阁,高八九尺许。于上编菅为禅室,如十斛箩大,常坐其中。虎资给甚厚,开皆以惠施。时乐仙者多来谘问,开都不答,乃为说偈云:“我矜一切苦,出家为利世。利世须学明,学明能断恶。山远粮粒难,作斯断食计。非是求仙侣,幸勿相传说。”开能救眼疾,时秦公石韬就开治目,著药小痛,韬甚惮之,而终得其効。佛图澄曰:“此道士观国兴衰,若去者,当有大灾。”至石虎太宁元年,开与弟子南度许昌。虎子姪相杀,邺都大乱。至晋升平三年来之建业,俄而至南海,后入罗浮山。独处茅茨,萧然物外。春秋百余岁,卒于山舍。勅弟子以尸置石穴中,弟子乃移之石室。

有康泓者,昔在北间,闻开弟子叙开昔在山中,每有神仙去来,乃遥心敬挹。及后从役南海,亲与相见。侧席钻仰,禀闻备至,乃为之传赞曰:“萧哉若人,飘然绝尘。外轨小乘,内畅空身。玄象晖曜,高步是臻。飡茹芝英,流浪岩津。”晋兴宁元年陈郡袁宏为南海太守,与弟頴叔及沙门支法防共登罗浮山。至石室口,见开形骸及香火瓦器犹存。宏曰:“法师业行殊群,正当如蝉蜕耳。”乃为赞曰:“物俊招奇,德不孤立。辽辽幽人,望岩凯入。飘飘灵仙,兹焉游集。遗屣在林,千载一袭。”[126](www.xing528.com)

单道开是一位传奇僧人,被慧皎《高僧传》列入“神异”类。正史《晋书》也为单道开立传,并将他列入《艺术传》,而内容几乎完全节录于《高僧传》[127]。单道开早年学习辟谷”之术十余年,可以日行三百里。他精通医术,曾为后赵国君石虎之子官拜太尉的石韬医治过眼病。他曾经深受后赵国君石虎的器重。他的游历路线,根据《高僧传》的记载,是沿西北丝绸之路,从西平(今西宁),到南安(今陇西),再到后赵邺城,临漳。公元349年,他与弟子南下许昌,公元359年到达东晋都城建业,但又很快离开建业,来到岭南名山罗浮山落脚,并最终圆寂于罗浮山,享年一百余岁。他的卒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断定是在公元362年之前。因为公元363年东晋南海太守袁宏和僧人支法防共登罗浮山见到了他的遗骸。可见,他在罗浮山的时间最多不过三年。

如果单道开真活了一百余岁,他公元346年到南安时已经80多岁了。他80岁以前的事迹,《高僧传》语焉不详,给后人留下许多疑问和猜想。

这样一位敦煌出生的传奇僧人,选择岭南罗浮山作为自己的圆寂之地,显示出他与罗浮山,与岭南的不解之缘。罗浮山是道教名山,同时又是佛教圣地。东晋著名道教先师葛洪(283—343或363年)曾于罗浮山炼丹。传说他曾经游历过扶南。公元373年,前秦苻坚攻占襄阳,扣押高僧道安,道安弟子数十人分散各地,弟子慧远流亡目的地原本是岭南罗浮山,途经浔阳庐山,见其清净,可以息心,遂定居庐山。虽然失去了与罗浮山的因缘,但足以显示出罗浮山在当时僧人中的崇高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