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物留痕:旧物与空间设计的艺术+前沿思考

万物留痕:旧物与空间设计的艺术+前沿思考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目前旧物在室内设计中存在的单一化、模式化的情况,深感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这样的研究,可以从旧物的定义入手,对旧物的美学特征、情感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进入对于旧物艺术创作的分析,到旧物艺术和室内设计,塑造空间场所精神的分析。旨在把旧物艺术的精神性和感染力转移到室内设计当中,提升室内设计的精神品质。

万物留痕:旧物与空间设计的艺术+前沿思考

尽管旧物也是当代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材料之一,但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艺术家、设计师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空间设计与艺术创作通常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空间的载体建筑本身,一方面,对建筑的依附性强,也容易受到建筑设计思维的影响,过于强调功能性,某些风格样式的机械感、类型化很强,缺少原创性。在空间设计的材料表达方面,本人通过对上千个案例的研究中发现目前旧物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旧物材料当做一种饰面材料,而不是一种艺术语言媒介,进行和普通室内设计材料一样的拼贴应用,产生一些有特殊肌理、怀旧情感的室内界面的设计,另一种情况就是将旧物进行情景化的陈设与再现,从陈设摆放的角度进行应用。只有极少数的设计师能超越空间设计的模式,进行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探索。在理论方面,到目前还没有特别完整的理论架构。因此,这个研究方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具有一定前沿性的。而且由于室内设计本身需要大量的材料,工期比较紧急,所以,目前存在的项目材料,大部分具有比较容易回收,工艺比较简单的特征,比如旧木、旧砖石、旧纸箱等。旧物材料本身的特质,在艺术项目中存在的比较多,因为旧物材料本身就有诸多特质,容易被艺术家用在他们的装置中,大部分艺术项目都是观念艺术,旧物材料在其中发挥着象征和隐喻的作用。

本人在旧物艺术方面,有十年的创作实践经验,在创作中体会到旧物艺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艺术表现力,同时又是室内设计专业出身,因此,非常关注旧物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进一步创作的多种可能性。对于目前旧物在室内设计中存在的单一化、模式化的情况,深感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全球化时代具代表性的当代文化,对个体也是越来越重视,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与尊重也进一步加强。旧物本身带着人的气息、味道,如一本无言的书,认真地记载着生活历史与记忆。在西方,室内设计界早已开始了艺术性的探索,在艺术与设计之间开始搭建一座桥梁,利用室内材料的表面形态、色彩及质感共同营造出充满艺术感的空间氛围。消费社会中,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是设计的目标和对象。热衷于商品消费就是大众目前生活的一种存在状态。但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思考这样一个命题:艺术不仅仅是商品的美化和装饰,也是艺术介入商品改变商品的一种主动态度。

总之,在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正趋向于对自身的回归,消费群体细分的属性越来越强,思想性、审美性的水平都在提升。落后的设计理念很难适应当下市场发展的需求。时代的变迁要求很多设计项目由艺术家和设计师共同合作完成。因此,在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旧物艺术也可以在空间设计中发挥作用,这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拓展空间合作的契机。本研究试图在这种结合中寻找更多的可能。

这样的研究,可以从旧物的定义入手,对旧物的美学特征、情感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进入对于旧物艺术创作的分析,到旧物艺术和室内设计,塑造空间场所精神的分析。旨在把旧物艺术的精神性和感染力转移到室内设计当中,提升室内设计的精神品质

(www.xing528.com)

图1-1 旧物与空间设计的理论结构

【注释】

[1]Van der Ryn S . & Cown S. Ecological Design [M].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1996.

[2]陆邵明.乡愁的时空意象及其对城镇人文复兴的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16(08)第2页.

[3]陆邵明.乡愁的时空意象及其对城镇人文复兴的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16(08)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