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算例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算例总结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附录G 深受弯构件根据分析及试验结果,国内外均将跨高比小于2的简支梁及跨高比小于2.5的连续梁视为深梁;而跨高比小于5的梁统称为深受弯构件(短梁)。G.0.8 钢筋混凝土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较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0.2h的范围内。不宜小于表G.0.12规定的数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算例总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附录G 深受弯构件

根据分析及试验结果,国内外均将跨高比小于2的简支梁及跨高比小于2.5的连续梁视为深梁;而跨高比小于5的梁统称为深受弯构件(短梁)。其受力性能与一般梁有一定区别,故单列附录加以区别,作出专门的规定。

G.0.1 简支梁筋混凝土单跨深梁可采用由一般方法计算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深梁应采用由二维弹性分析求得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

G.0.2 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MfyAsz (G.0.2-1)

z=αdh0-0.5x) (G.0.2-2)

l0<h时,取内力臂z=0.6l0

G.0.3 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hw/b不大于4时

hw/b不小于6时

hw/b大于4且小于6时,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式中 V——剪力设计值。

l0——计算跨度,当l0小于2h时,取2h

b——矩形截面的宽度以及T形、I形截面的腹板厚度;

hh0——截面高度、截面有效高度;

hw——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和箱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

G.0.4 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深受弯构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配有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www.xing528.com)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深受弯构件(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 λ——计算剪跨比:当l0/h不大于2.0时,取λ=0.25;当l0/h大于2且小于5时,取λ=a/h0,其中,a为集中荷载到深受弯构件支座的水平距离;λ的上限值为(0.92l0/h-1.58),下限值为(0.42l0/h-0.58);

l0/h——跨高比,当l0/h小于2时,取2.0。

G.0.5 一般要求不出现斜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深梁,应符合下列条件:

Vk≤0.5ftkbh0 (G.0.5)

式中 V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剪力值。

此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但应按本规范第G.0.10条、第G.0.12条的规定配置分布钢筋。

G.0.8 钢筋混凝土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较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0.2h的范围内。

2.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图G.0.8-3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比例均匀布置在相应高度范围内。

G.0.10 深梁应配置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图G.0.8-3 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纵向受拉钢筋在不同高度范围内的分配比例

a)1.5<l0/h≤2.5 b)1<l0/h≤1.5 c)l0/h≤1

当沿深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

在深梁双排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于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为0.4h,宽度为从支座伸出0.4h的范围内(图G.0.8-1和图G.0.8-2中的虚线部分),尚应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

G.0.12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978-7-111-49557-4-Chapter06-514.jpg、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978-7-111-49557-4-Chapter06-515.jpg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978-7-111-49557-4-Chapter06-516.jpg不宜小于表G.0.12规定的数值。

表G.0.12 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注: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连续深梁上部1/4高度范围内且l0/h大于1.5时,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