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巩固民主政权斗争的成果

巩固民主政权斗争的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动武装组成股匪后,对人民政府进行疯狂的颠覆活动,包括进行反动的政治宣传,挑拨南下人民解放军与地方关系,提出各种反动口号,武装袭击乡村人民政权、人民解放军部队。当时,平治、果德县境内土匪的猖狂活动及嚣张气焰,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考验。平治县大队、公安队各区中队及各区民兵共1000多人对王秉琚展开围追堵截。

巩固民主政权斗争的成果

(一)减租退押

人民政权建立至土地改革前,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处于除旧立新的过渡时期平果县社会治安、社会秩序还是动荡不安。加上这个时期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火害,同时受土匪的抢掠,剥削阶级利用经济手段对农民进行剥削等,使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平果县恢复国民经济的步履十分艰难,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十分困苦。根据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及征收公粮的指示》,平治、果德两县人民政府布置在全县开展减租退押工作。至1950年7月,果德县已经减退5个乡26个村,正在减退3个乡24个村,共退得租粮、清出公仓、清出公产和公私分红粮食5万多公斤。至1950年6月底,平治县减退42992公斤粮食。全县137个村当中,有72个村减退,占55.6%。

1950年10月召开的果德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平治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指出,减租退租是削减农村中的封建势力及改善大多数农民生活以利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代表们一致拥护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布的《中南区减租减息条例》,并根据果德县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继续开展减租退租宣传,号召农民团结起来分别向自己的佃主进行减租;佃主自动依法减租者,由农会呈请县人民政府予以表扬;顽固不肯依法减租的地主,进行说理斗争。

减租退押运动初步打击了农村封建地主势力,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政权,锻炼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为后来平果县的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夺取剿匪斗争的全面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正规部队在平治、果德境内不复存在,但溃散流窜各地的国民党残部、反动地主恶霸武装、惯匪、地方警察残余人员等反动武装没能及时剿灭。这些反革命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诱骗、胁迫极少数思想较为落后的群众参与土匪组织。这些土匪是一股反对共产党、反对新生人民政权的凶恶反动势力。反动武装组成股匪后,对人民政府进行疯狂的颠覆活动,包括进行反动的政治宣传,挑拨南下人民解放军与地方关系,提出各种反动口号,武装袭击乡村人民政权、人民解放军部队。当时,平治、果德县境内土匪的猖狂活动及嚣张气焰,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为了根除匪患,中共平治县委和中共果德县委坚决贯彻中共中央、中南局、广西省委关于“以剿匪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的剿匪命令,领导全县军民,配合人民解放军在县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剿匪斗争。在剿匪中,两县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剿匪的方针、政策,采取镇压匪首恶霸、重点进剿及全面清剿等措施。经过一年半的艰苦斗争,终于把在平果境内作乱的土匪全部消灭。全县剿匪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1950年2月至12月,主要是镇压匪首恶霸、重点进剿,争取时机,转入全面清剿。1950年2月至3月,平治县委指挥县大队及民兵配合田东和万冈两县民兵,围剿平果、田林、万冈3县交界的李汉鸿、谭宝禄、韦美球、陆元吉等股匪;追捕黄质强、黄正禄、陆驹等国民党残部40余人。1950年2月28日,陆驹在邕宁县(今南宁市邕宁区)心圩街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同年6月7日,黄正禄在南宁西乡塘被捕,后被押回平治县公审、处决。

1950年4月同乐暴动时,匪首黄爵平被镇结县大队击毙,其部残匪勾结隆安梁晋统股匪,继续在果德、隆安、镇结3县交界地区猖狂活动。12月,剿匪大军在龙料山上活捉了匪首黄爵璋、黄位海、黄爵琇等人。

第二阶段为1951年1月至4月,平果县以剿匪压倒一切工作的态势重点围歼股匪、追剿散匪。各县分别组织县大队、公安队、各区中队及民兵全力投入剿匪。(www.xing528.com)

1950年12月31日,果德县委发布剿匪命令,调动4个区民兵820人,配合县大队、县公安队共1200多人,剿灭果化的麻崇本股匪;匪首麻崇本漏网。1951年1月4日,果德县剿匪部队600人枪包围必罗村并围剿了张明显等匪徒10多人,卢世好逃脱;人民解放军和县大队及民兵牺牲6人。2月4日至5日,大隆区中队和民兵在玻琍乡布思村民兵配合下围剿从隆安潜回新安的陈敬清等匪首。在伊家衷地洞击毙匪军中队长陈必龙,捕获匪军文书陈敬清,将匪首陈江锦、陈必道解送果德县公安局监所,3月28日押到玻琍乡公审、处决;陈敬清股匪灭。2月18日,果化区中队和民兵大队100多人在六孔的龙局坳口阻击邓少侠、王镇华股匪。傍晚,副县长兼公安局局长李永森率领县大队两个连和人民解放军来援,对土匪进行包围。次日拂晓,500余匪被剿灭。3月21日早,王秉琚股匪企图逃往万冈与当地土匪会合。平治县大队、公安队各区中队及各区民兵共1000多人对王秉琚展开围追堵截。经过5天的战斗,王秉踞被击毙,共歼该股土匪708人。该股匪余下的400余残匪逃到那马贡川后,被大明山过来的剿匪部队和那马县军民全歼。3月24日,人民解放军在镇结与果德县交界处的下屯山围剿隆安雷啸空股匪残匪,大隆区民兵大队大队长梁波奉命率领坡南、大隆民兵126人到咸曹龙何山配合部队围剿,全歼了这股残匪。3月至4月上旬,龙马和四坡民兵配合人民解放军在隆安敏阳一带围剿张喻、甘永昭股匪,击毙张喻、甘永昭等匪首及匪徒共20余人,活捉匪第11支队军需主任易元亨等10余人,缴获枪支140多支。4月17日,果化区中队和民兵在妙冠附近岑念山的山洞里捕获麻崇本。4月17日,县大队捕获卢世好。4月23日,在果德县城召开公判大会,将匪首麻崇本、卢世好、易元亨执行处决,同时县人民政府发出清匪布告。4月底,平果境内历时一年多艰苦激烈的剿匪斗争结束,共剿灭在平果境内作乱的股匪7股2224人。根据民政部门统计,剿匪中牺牲的平果籍党政工作人员、部队官兵、民兵共44人,平果籍在外地剿匪中牺牲的党政人员、部队官兵17人,外籍在平果参加剿匪牺牲的部队官兵人数则无法统计。

剿匪斗争的胜利,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队在平果境内的残余势力,根绝了千百年来危害社会、为各族人民所深恶痛绝的匪患,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觉悟,激发了大家拥政拥军和爱国的热情,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土地改革等各项民主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等各项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9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实行坚决镇压。平果县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打击重点是土匪恶霸。在第一阶段中,结合剿匪斗争,通过公审惩治了一批土匪。至1951年5月,全县共处决匪首、反革命首恶分子184人,其中平治县处决101人、果德县处决83人。

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至11月,结合基本消灭股匪的实际,深挖隐藏土匪、特务,搜捕反革命分子。至11月底,全县第二阶段镇压反革命运动结束,共清查捕获土匪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1500人,争取出来自新国民党团骨干、国民党的军政警宪人员734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依照“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对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9人执行处决,判处死刑缓期执行6人,判处有期徒刑85人,留县劳动改造119人,其余罪行较轻的交由群众监督管制劳动生产和教育释放。

第三阶段从1951年12月至1953年5月,重点是搜捕漏网的土匪,挖出隐藏在革命队伍内部的反革命分子,打击反动会道门骨干,清案结案。1952年10月,在榜圩、凤梧、旧城、坡造取缔“旧根道”,在果化取缔“同善社”。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结束,基本扫除了今平果境内暗藏的土匪、特务和反革命分子,取缔了各种反动组织,初步清理了潜伏在革命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有力地配合了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的顺利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