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色彩学:颜色设置对话框

设计色彩学:颜色设置对话框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Photoshop软件中,大部分色彩管理设置都是在“编辑”菜单下的“颜色设置”对话框中完成的,包括:工作空间、色彩管理方案、颜色空间转换选项等。打开“颜色设置”对话框,如图17.1所示,该对话窗口由六部分组成。图17.2同一幅图像选择不同RGB色空间的显示效果“CMYK”设置。“油墨选项”中“油墨颜色”设置:用于设置与实际印刷工艺相符的油墨品种和纸张类型。

设计色彩学:颜色设置对话框

在Photoshop软件中,大部分色彩管理设置都是在“编辑”菜单下的“颜色设置”对话框中完成的,包括:工作空间、色彩管理方案、颜色空间转换选项等。

打开“颜色设置”对话框,如图17.1所示,该对话窗口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设置”“工作空间”“色彩管理方案”“转换选项”“高级控制”和“说明”。如果没有激活对话框右侧的“较多选项”,则没有“转换选项”和“高级控制”两部分,当鼠标移动到每一部分时,最下面的“说明”部分会显示此部分功能的简短说明。

图17.1 “颜色设置”对话框

1.“设置”

打开“设置”下拉菜单中会看到一系列选项,该选项的内容决定了“颜色设置”对话框中各项色彩管理参数的设置。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进行不同的设置,选择不同的设置,下面的各项色彩管理参数会有所不同。如果对提供的基本设置不满意,可以使用“自定”设置,然后将所设置的选项组保存为扩展名为.csf的文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存储这些选项的.csf文件保存在ProgramFiles\CommonFiles\Adobe\Color\Settings文件夹中(默认安装路径条件下)。

2.“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是指Photoshop软件默认“指定”的ICC颜色特性文件。“工作空间”部分有4个可选的下拉菜单项,分别用于不同颜色模式的图像文件。常用的是RGB、CMYK和灰色三个空间。

(1)“RGB”设定。

RGB工作空间设置用于为不同用途的RGB色彩模式图像选择不同的RGB颜色空间。设置选项有AdobeRGB(1998)、AppleRGB、ColorMatchRGB、sRGB IEC 61966—2.1等。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自己制作并安装好(存储于“C:\WINDOWS\system32\ spool\drivers\color”目录下)的ICC特性文件。RGB工作空间设置只对Photoshop软件中显示的图像起作用,所选空间不同,软件显色效果也会不同。

AdobeRGB(1998)是Adobe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实用性颜色空间,这是一个类似于sRGB IEC 61966—2.1,但比sRGB色域宽很多的RGB颜色空间,其色域包括一些sRGB无法显示的可打印颜色(特别是青色与蓝色)。该颜色空间特别适合于要转换为CMYK的图像,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图像文件的打印。使用该颜色空间的打印机要求具有较大的打印色域,因此许多彩色喷墨打印机也经常使用该颜色模式。由于Adobe与微软、惠普柯达等同是国际色彩协会(ICC)的会员,AdobeRGB(1998)已经成了美、日、欧印前默认设置所选择的RGB工作空间。

sRGB IEC61966—2.1称作标准RGB空间(s是英文“standard”的缩写)。由于受到微软、惠普等大多数厂商的支持,sRGB是现在最为普遍的显示器颜色空间,它是许多显示器和扫描仪的默认颜色空间,Photoshop以它作为PC版本的默认RGB颜色空间。该空间还可以用于网络图像。在处理来自家用数字照相机的图像时,sRGB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大多数此类相机都将sRGB用作默认色彩空间。但如果是进行印前图像处理的话,建议不要使用该色空间。

Apple RGB是基于第一代苹果13寸特丽珑显示器的工作空间,该颜色空间主要用于编辑MAC OS显示器的图像。Apple RGB的色域略大于sRGB且Gamma值的设置为1.8。苹果电脑的早期用户常将Apple RGB设置为图像处理软件诸如PS或AI等的工作空间,但如果使用的文档不是基于早期图像处理软件创建的,建议不要选择Apple RGB。

ColorMatch RGB早在Photoshop确立ICC色彩管理系统前,一个名为Radius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PressView的高端可校正显示器。PressView校正后会生成能够让所有PressView显示器都能达到的准确色空间,这就是ColorMatch RGB的雏形。ColorMatch RGB的色域略大于sRGB和Apple RGB,且Gamma值为1.8。ColorMatch RGB可以作为类似PressView显示器上所创建文件编辑时的工作空间。

图17.2为同一幅图像选择不同的RGB工作空间的显示效果,可见两幅图像的颜色效果还是有些不同之处。

图17.2 同一幅图像选择不同RGB色空间的显示效果

(2)“CMYK”设置。

印前系统中需要印刷输出的图像文件必须是CMYK(对应色料减色法)色彩模式,而不是RGB模式。图像从RGB到CMYK模式的转换过程即印前处理中的图像分色过程,要让分色符合印刷实际条件,必须预先设定好分色参数。分色参数的设定实质上是色彩管理流程的一部分。所以,Photoshop中把分色参数的设置作为色彩管理的一部分,这些设置是在CMYK工作空间设置中完成的。

所有CMYK工作空间都与设备有关,这意味着它们是与实际油墨和纸张相关的。在CMYK工作空间下拉列表中,你可以选择Photoshop软件自带的CMYK颜色空间,也可以根据实际印刷条件设置。如果需要载入特定油墨和纸张的特性文件,点击CMYK色空间下拉菜单的“载入CMYK”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制作好的ICC特性文件,确定就可以了。如果是常用的特性文件,建议将其保存在系统指定的特性文件文件夹中。

如果CMYK色空间的下拉列表中没有可用的ICC特性文件,也没有根据设备和材料所制作的特性文件,则可以自定义生成所需的特性文件,选择CMYK空间下拉菜单中的“自定CMYK”选项,弹出如图17.3的对话框,具体设置如下。

“油墨选项”中“油墨颜色”设置:用于设置与实际印刷工艺相符的油墨品种和纸张类型。Photoshop在进行分色时通常采用SWOP(Coated)作为默认分色设置,它指的是在铜版纸上用符合轮转胶印出版规格(Specification for Web Offset Publication)的油墨印刷。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这一方法可得到很好的分色结果。可以选用的油墨和纸张组合除SWOP(Coated)外,还有用于报纸印刷的AD—LITHO(Newsprint)、Dainippon Ink、Eurostandard(欧洲标准油墨和纸张组合,分别有铜版纸、新闻纸和胶版纸三种组合)。SWOP工艺包括新闻纸和胶版纸两种纸张,分别是铜版纸、亚光铜版纸、新闻纸和胶版纸四种。每一种油墨纸张组合有不同的默认中间调网点增大值,这些数值都是经过长期使用后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图17.3 “自定CMYK”对话框

如果用户使用的油墨和纸张组合在“油墨颜色”下拉列表中找不到,则可以按实际使用的油墨和纸张组合,利用打样的方法获得有关参数,建立自定义油墨纸张组合。如图17.4,在“油墨颜色”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定”选项,打开“油墨颜色”对话框如图17.5,自定义墨色标准。

图17.4 “自定”对话框中可选用的油墨和纸张组合

图17.5 “油墨颜色”对话框

该对话框中包含了9个色块:青(C)、品(M)、黄(Y)、红(MY)、绿(CY)、蓝(CM)、合成黑(CMY)、白(W)、黑(K),用于代表纽阶堡印刷呈色模型中的定标色块。将所用油墨在固定介质上印刷出这9个实地色块,然后使用色度计分别测出各色块的Yxy色度值(其中Y是亮度值,x和y是色度坐标),将测量数据输入到对话框中。如果勾选对话框左下角的“L*a*b*坐标单选框”,则可以输入测量得到的Lab色度值。

“网点增大”选项的设置:网点扩大是制版和印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网点尺寸改变的现象,会造成实际产生的网点面积大于期望的网点面积。主要因为印刷机在压印时,会使橡皮布产生一定形变,从而产生网点面积的变化,网点边缘向四周扩展,形成网点扩大。网点增大是印刷工艺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里的“网点增大”设置有如下两个选项。第一个选项是“标准”,由于网点扩大对中间调色彩影响最大,此处的网点增大值表示在中间调50%网点面积率处印刷时的网点增大值,一般选用该处的网点扩大值为参数进行设置。分色时应根据网点扩大参数相应地减小分色数据,目的就为了弥补后端印刷时的网点增大。

第二个选项是“曲线”,点击“曲线”打开图17.6所示的对话框。该选项允许用户根据灰度梯尺上各级网点面积率的测量数据,更加精确地设置网点增大曲线,并且可以用“全部相同(复合通道)”和“CMYK四色分通道”两种方式设定网点扩大,它最多可对13个层次(从2%的网点到90%的网点)设定相应的网点扩大值。

“分色选项”设置:主要用于设置图像分色过程中的色彩控制参数,包括黑版参数和墨量控制参数,目的是实现图像颜色的最佳再现。

从色彩复制原理来讲,使用CMY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组合套印,不仅可以复制出千变万化的色彩,而且也能叠印出明暗不同的灰色和黑色。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三色油墨纯度不够,无法叠印出理想的黑色,因此增加了黑版。用黑色油墨不仅可以替代原本应该由CMY三色油墨叠印出的黑色,而且可以替代原本应该由CMY三色油墨叠印的灰色成分。以一份黑墨取代相应的黄、品红、青叠印而成的中性灰色,还可减少纸上油墨层厚度便于印刷。所以在实际印刷过程中,RGB颜色模式的彩色原图必须转换为CMYK表示的输出图像,才能以印刷的方式输出。

图17.6 “网点增大曲线”对话框

三原色油墨的缺陷在于分色误差或印刷墨色不匀等都会导致叠印出的黑色或灰色偏色。采用适当的黑版套印后,可弥补中间调、暗调灰度不足和偏色的问题。另外,黑版还能增大图像的密度反差,加强中间调和暗调的层次。按常规印刷条件,CMY三色油墨叠印后的最大有效密度一般只有1.5左右,低于视觉分辨力所能达到的密度范围,使得中间调和暗调层次平,反差小,画面轮廓发虚。采用黑版后,补偿三原色叠印密度不足,从而加大图像总的密度范围,增加图像的暗调反差,发虚的轮廓得到强调,暗调层次相对清晰。减少画面暗调部分中性灰区域的彩色油墨量,用黑墨替代,既能满足图像色调的要求,又利于改善印刷适性,而且节省彩墨,降低成本。另外大多数印刷品的页面图文合一,黑色文字不可能采用三原色叠印再现,因此黑版还能解决文字印刷问题。

分色类型:分色类型设定的实质是黑版生成类型的选择。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底色去除(UCR:Under Color Removal)和灰色成分替代(GCR:Gray Component Replacement)。

GCR:灰成分替代是指分色时在整个阶调范围内部分或全部去除由黄、品红、青三色油墨叠印形成的灰色(包括独立的灰色、黑色像素和某一彩色像素中的灰色成分),由黑墨来代替的工艺。与底色去除相比,灰成分替代在更大的阶调范围内使用黑墨,它不仅包括暗调范围中灰色、黑色像素和灰色成分的替代,而且涵盖了中间调,甚至亮调部分灰色成分的替代。通常将灰色成分替代的阶调范围称为灰色成分中黑版的长度,黑版长度越长,表示灰色成分替代的阶调范围越大;而将灰色成分的替代量(即黑版量)称为黑版宽度,黑版的宽度越宽,黑版量越大,表明每个像素中生成灰色所用的CMY三色墨被黑色油墨替代的越多。

UCR:底色去除是指分色时减少彩色图像暗调范围内以CMY三原色表示的中性灰(包括暗调范围内独立的灰色、黑色像素和暗调范围内的某一彩色像素中的灰色成分),用相应的黑墨来代替。需要限定的是:这种方法只针对图像中的暗调部位。它的结果是去除了暗调范围内大部分参加叠印的CMY彩色油墨,用黑色油墨来替代,不影响图像中间调和亮调部位的彩色部分。

如图17.7所示,在分色选项中如果选择了GCR,就必须确定黑版长度、黑色油墨量限制、油墨总量限制以及UCA(底色增益)的数量。在分色选项中,“黑版产生”代表黑版长度,即灰色成分替代的阶调范围。有五种选择—“无”“较少”“中等”“较多”“最大值”,控制着黑版生成的起点和黑版曲线的形状,从曲线上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灰色分替代的程度。“较少”的黑版起点在40%处,黑版较陡,彩色墨量相对较多,“中等”黑版起点在20%,“较多”黑版起点在10%处;而“最大值”全为黑版。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亮调图像和暗调图像以及色彩较丰富的图像,可以用“较少”黑版来替代。以中性灰为主体的图像使用“中等”和“较多”的黑版来替代,有助于灰平衡的实现。图17.8显示了不同“黑版长度”下灰色成分替代的阶调范围,随着黑版产生参数由“较少”到“较多”变化,灰成分替代范围从暗调区域逐渐向亮调范围延伸,相应地由CMY三色彩墨叠印形成的灰色从部分到全部由黑墨代替,油墨的叠印量逐渐减少。

图17.7 “GCR”设置选项(www.xing528.com)

图17.8 不同“黑版长度”下灰色成分替代范围的变化

随着彩墨的去除,暗调部位会逐渐丢失细节,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可以选择底色增益(UCA:Under Color Addition)功能。底色增益是指在暗调复合色区域适当增加CMY三色彩色墨量以增加细微层次感的一种方法。从图17.9中可以明显看出:当灰色成分替代量较大时,为保持暗调部位细节,底色增益设置使暗调部位的CMY墨量增加。对于以中性灰为主体的图像,UCA增益量可设置为零;对于夜景和以暗调为主的图像,其中间调色彩非常丰富,暗调保留有颜色及细节,适宜采用UCA。对于同一原稿,若GCR替代量较多,则UCA增益量相应增加,反之,则相应减少。如图17.10,如果在分色选项中选择UCR,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暗调范围内的黑色墨量增大,CMY三原色的油墨量减少,且“黑版产生”和“底色增益”设置状态变为不可选状态。

图17.9 底色增益阶调曲线图

图17.10 “UCR”设置选项和阶调曲线图

“黑版墨量限制”:确定黑版的最大网点面积率值,一般应选择在70%~100%之间较为适宜。

“油墨总量限制”:指印刷机及承印物在接收油墨时的总墨量限制,即假设C、M、Y、K版都为100%网点,叠印时叠印量要远小于400%。通常印品密度应该随四色网点百分比之和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由于纸张承受墨量的能力有限以及暗调部位的网点扩大等因素,总墨量超过一定限制后,获得的叠印密度不仅不增加,反而会产生许多印刷故障,主要表现为图像的中暗调部分并级,层次损失,清晰度严重下降;印刷过程中易产生纸张拉毛、脱粉甚至剥纸现象,印墨干燥不良,易发生印品背面“粘脏”现象,不利于高速多色套印等。同一幅图像采用不同的印刷方式,总墨量限定值不同。胶版印刷的总墨量限定取决于印刷机类型、纸张、油墨、橡皮布等因素。在“分色选项”中,可以限定CMYK 四色叠印网点百分比之和的最大值。一般设定原则为如下五条。

a.使用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印刷时,由于其设备运行稳定,加工精度高,印刷时网点增大值小,总墨量设置可大些。而用较差的印刷设备印刷时,总墨量设置应小些。

b.使用气垫橡皮布,包衬偏硬,印刷时网点增大值较小,所以总墨量设置值应偏大。相反,使用普通橡皮布,包衬偏软,网点增大值较大,所以总墨量设置值应偏小。

c.涂布纸因吸墨性好,表面平滑度高,印刷时使用较小的印刷压力,网点增大值小,故总墨量设置值可大些,一般为330%~360%。

d.胶版纸因表面较粗糙,吸墨性较差,印刷时要使用较大的印刷压力,网点增大值较大,故总墨量设置值定在310%左右。

e.新闻纸因吸墨量大,表面粗糙,且要实施高速“湿压湿”套印,网点增大值很大,故总墨量设置值定为250%~280%。

但实际工作中,为了和用户的颜色复制环境及条件相匹配,一般可以先制作某个输出设备的ICC颜色特性文件,再在图17.1中直接选择所创建的特性文件作为CMYK的工作空间文件。建立输出设备颜色特性文件的方法参见第十六章相关内容。这样得到的CMYK设置更准确,因为它已经包含了网点扩大、油墨墨色、黑版设置等内容。

(3)“灰色”设置。

“灰色”设置主要用于设置灰度图像的颜色空间。图17.11显示的是灰色工作空间的设置界面,它直接影响由其他色彩模式转换为灰度模式时的颜色数值。例如,同样一个RGB色块R75G128B56,选择DotGain为20%时,转换为灰色模式的数值K为65%;选择DotGain为25%时,转换为灰色模式的数值K为60%;选择DotGain为30%时,转换为灰色模式的数值K为54%。

应按照灰色图像的用途来设置灰色工作空间。例如,印刷用的灰色图像,可按印刷流程的网点扩大特征来设定。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如果灰度图像仅供显示用,如网上浏览的图像,便可按显示器的伽马(Gamma)值来设定,即Mac系统为1.8,Windows系统下为2.2。

图17.11 “灰色”工作色空间设置

3.“色彩管理方案”

当使用Photoshop软件打开或导入图像时,“色彩管理方案”主要用于确定如何处理图像颜色数据。例如,在打开图像时,如果嵌入的ICC特性文件与当前“工作空间”不同时,或图像中没有内嵌特性文件时,软件该如何处理,同时还可以设定相应的提示信息。相关设置如图17.12所示,在这里可分别对“RGB”“CMYK”和“灰度”三种颜色模式图像的色彩管理方案进行设置,每种模式图像的色彩管理方案都有三种选项。

图17.12 “色彩管理方案”设置

“关”选项:选择该选项并不是关闭Photoshop软件的色彩管理功能。如果新建或打开图像中无内嵌ICC特性文件或“嵌入”的特性文件与当前工作空间不相符,那么软件将“丢弃”已嵌入的特性文件,并将当前工作空间的RGB或CMYK特性文件假定为图像的源特性文件,并将该图像按“未标记”文档处理。因此随着工作空间的改变,文档颜色特性也会随之变化,导致颜色外貌改变。但如果新建或打开图像中的嵌入特性文件与当前工作空间相符,则保留该特性文件。

“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选项:该选项只有在图像文件中已经标记ICC特性文件的情况下才起作用,该选项的功能是:在图像的编辑过程中,将会使用标记源ICC特性文件指定的颜色状态来代替当前工作空间。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确保文档已嵌入来源正确的特性文件(如获取该图像的扫描仪或数字照相机的ICC特性文件),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颜色的正确编辑以及今后输出时的色彩一致性,建议用户选择此选项。

“转换为工作中的RGB”选项:利用“转换选项”中选择的CMM引擎和映射意图将原图像从标记源ICC特性文件的颜色空间转换到当前工作空间中设置的颜色空间。例如,某CMYK模式图像嵌入的ICC特性文件是SWOP(Coated),而当前CMYK工作空间为U.S.Web Coated,选择此选项后,图像打开后将自动转换到U.S.Web Coated空间。

正因为“色彩管理方案”的功能是重新配置图像的特性文件,所以若选择了“配置文件不匹配”和“缺少配置文件”后的复选框,当打开或粘贴图像时,遇到内嵌的ICC特性文件与工作空间不匹配或没有内嵌特性文件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弹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为了便于用户及时发现色彩匹配的问题,建议将这些用于信息提示的复选框都选中。

例如,如果软件设置的CMYK工作空间为Japan Color 2001 Coated,而用户将要打开的一幅CMYK模式图像中没有内嵌ICC特性文件,那么则会弹出如图17.13所示的对话框。其中的三个单选框功能如下:“保持原样(不做色彩管理)”的功能与色彩管理方案中的“关”选项相同;“指定CMYK模式”将把当前工作空间指定为特性文件,并用它来标记图像文档;“指定配置文件”将为图像指定一个与其颜色模式一致的特性文件,并用它来标记图像文件。

图17.13 “配置文件丢失”对话框

如果软件设置的CMYK工作空间为U.S.Web Coated(SWOP),而图像内嵌的特性文件为Japan Color 2001 Coated,那么在打开图像时将会弹出如图17.14所示的对话框,这里的三个单选框与色彩管理方案中的三个设置项相对应。“使用嵌入的配置文件”选项是将使用嵌入的ICC特性文件来代替当前工作空间,并且按标记文档来处理。“将文档的颜色转换到工作空间”选项是将图像颜色从内嵌特性文件转换到当前工作空间,并用当前工作色空间来标记该图像。“扔掉嵌入的配置文件”选项是将丢弃内嵌的特性文件,假定工作空间为特性文件,且不对该图像作标记处理。

图17.14 “嵌入的配置文件不匹配”对话框

这里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如果选择了“使用嵌入的配置文件”选项,那么无论在“颜色设置”对话框中设置什么工作空间,打开图像时颜色外观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是因为当前图像始终显示在嵌入的特性文件颜色空间中,并不受Photoshop工作空间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确定文档已嵌入正确的ICC特性文件,那么建议在文档特性文件和工作空间不匹配时,使用文档嵌入的特性文件来代替工作空间,这样能够确保颜色的正确编辑以及今后输出时的色彩一致性再现。另外,在Photoshop中新建文档时,可以在“新建”对话框底部的“颜色配置文件”列表框中为该新建文档指定ICC特性文件,如图17.15所示。这里的设定具有最高优先级,一旦在这里指定了配置文件,相当于给文档色貌进行了定义。在随后的图像显示和编辑过程中,无论“颜色设置”对话框中的工作空间和色彩管理方案如何设置,都不会影响图像的显示,图像将始终使用这里指定的特性文件颜色空间。

图17.15 “新建”对话框

4.“转换选项”

“转换选项”主要用于确定执行颜色空间转换的CMM模块和转换意图,如图17.16。在“引擎”下拉菜单中提供有两个常用的系统级CMM模块以供选择:一个是Adobe的ACE模块;另一个是Microsoft的ICM模块。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默认的Adobe(ACE)引擎即可满足颜色转换需求。在“意图”下拉菜单中提供有ICC的4种映射意图以供选择,具体选择标准可以参考第十六章内容。

图17.16 “转换选项”设置

“使用黑场补偿”复选框:该选项用于在颜色空间转换时是否调整黑场差异,它是Adobe独有的功能。它的作用是保证源色空间中的黑色在映射到目标色空间中仍然是黑色,因此使得整个输入动态范围完全还原,一般来说默认选择该选项,关闭黑点补偿可能会使暗调细节丢失。如果源空间黑场比目标空间的黑场更黑,那么当关闭该功能后,可能会导致图像暗调部位出现并级的问题。但开启该功能就可以在目标空间模拟源空间的动态范围,保留图像暗调部位的层次。因此,当源空间黑场比目标空间的黑场更黑时(如从显示器到打印机的颜色转换),该功能更加有用。注意,当再现意图选择“绝对色度”时此选项不可选。

“使用仿色(8位通道/图像)”复选框:当选中“使用仿色”选项时,Photoshop混合目标色彩空间中的颜色,以模拟源空间中有而目标空间中没有的颜色。仿色有助于减少图像的块状或带状外观,一般来说默认选择该选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