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明县特色文旅事业蓬勃发展,见证革命老区发展

宁明县特色文旅事业蓬勃发展,见证革命老区发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宁明县继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快乐宁明”工程,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花山岩画申遗工作步伐,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通过自治区专家咨询组的评估。从此,县委、县政府开始全力投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中。

宁明县特色文旅事业蓬勃发展,见证革命老区发展

宁明县的自然风光秀丽多姿,骆越民族遗迹令人神往,边关风情让人迷恋,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70多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宁明县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边境风光,明江两岸风光可媲美桂林漓江,尤其是花山岩画在国内外名闻遐迩。

宁明县委、县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事业,聘请专家编制全县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不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推进了全县旅游事业加快发展。

2012年,宁明县围绕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名县目标,按照建设“四基地一中心一名县”的总体要求,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步伐,确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功能,加强行业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宣传促销,着力提升总体接待水平,打造旅游知名品牌,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编制新的《花山景区总体规划》,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宁明县花山骆越文化寻根探秘游近期开发建设规划》。成立花山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心,着力挖掘民族文化精品项目。成功举办2012年崇左(宁明)国际花山文化节,花山岩画再次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一步提升了花山文化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5.3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26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5.2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55.25万美元。在中秋、国庆双节黄金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当年投资8000万元,开工建设花山景区综合服务区,打造集“食、宿、行、游、购、娱、康、体、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内容概括为“四区一建造”,即珠山入口服务区、新村入口服务区、花山岩画观景区、明江沿岸观光区和新型豪华游船建造,具体包括景区牌坊、办公楼、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餐饮中心、旅游码头、候船大厅、旅游公厕、对歌台、观景台、图腾广场,建造4艘60—80座双层新型豪华观光游船等。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新产品,共研发旅游小商品53种。9月25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班在城中镇珠连村举办,来自珠连村群众132人参加了培训。加强花山景区管理,使景区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2013年,宁明县继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快乐宁明”工程,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花山岩画申遗工作步伐,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通过自治区专家咨询组的评估。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精神,围绕“两加”和打造“四基地一中心一名县”的目标,围绕“食、宿、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针,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完善和丰富特色旅游产品,逐步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宁明县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当年经过自治区政府严格评选,宁明县获准进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12个后备县名单中。从此,县委、县政府开始全力投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中。本着“以重点带全面、以特色树品牌、以活动求发展、以实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运、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方针,以申遗为契机,以民俗旅游、申遗整治示范为契机,重点打造旅游资源丰富的城中镇耀达村濑江屯作为全县乡村旅游示范点。启动县城至花山景区的二级公路建设,逐步完善景区内旅游公路建设。按高标准新建游船5艘,全县旅游规划确立创建“骆越根祖圣地,边陲文化名城”的工作思路,按照“创品牌、抓促销、上台阶”的要求,遵循有效保护和适度开发的原则,举全县之力加快发展旅游业。启动《宁明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花山旅游区开发规划》《爱店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规划》《濑江屯民族村建设规划》《花山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编制工作。自治区旅发委专门划拨100万元专门用于《宁明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爱店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规划》的编制。当年接待国内游客108.45万人,国内旅游收入7.69亿元,入境过夜游客5.99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896.3万美元。

2014年,在花山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宁明县发布“尚祖崇文·精业强边”的“花山精神”,文化旅游设施日益完善,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启动。

2015年,继续加强旅游业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全县以花山申遗为契机,做足“根祖文化”的文章,对花山景区重新科学规划,编制了《宁明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爱店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规划》《濑江屯民族民俗村建设规划》,县委政府决定按照申遗的工作标准,将濑江、岜耀两屯综合整体整治,实施骆越文化“三个复原”工程,建成集“民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民族民俗示范村,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旅游功能布局,打造成为旅游村,丰富花山旅游区的旅游内容和产品。年内,围绕花山岩画的申遗,继续开展“三月三骆越王节”“九月九骆越感恩节”“到南国边关过年更精彩”等一系列助推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广西电视台等20多家主流媒体到宁明进行直播报道。全县旅游企业积极开展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工作,获评三星级饭店1家、二星级4家,3A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2015年10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到宁明县和左江地区,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项目表示认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正式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www.xing528.com)

2016年,围绕“做好文化旅游发展大文章”,紧抓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好机遇,抓项目、抓投入、抓营销,打响“骆越根祖·岩画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创建一批4A、3A级景区。当年7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35项世界文化遗产、第49项世界遗产,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的空白。

之后,宁明县继续开展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活动,全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旅游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宁明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扶持奖励办法》等政策,设立旅游发展资金5000万元。加强明江河生态保护,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县乡河长制办公室,制定河长制相关制度,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实施花山景区明江河两岸绿化工程,县域河流两岸绿化和治理工作获得崇左市委的肯定。

2016年7月15日,宁明县举办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巡游活动(黄凤珍 摄)

2018年,宁明县以全区第2名的成绩荣获“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崇左第一个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通过实地测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落实旅游发展资金5000万元,深入实施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花山神话实景剧试演运营,成为继《印象·刘三姐》后广西第二个大型实景演出项目。花山旅游品牌全面打响,依托各级主流媒体和“两微一端”等平台大力宣传花山文化旅游,成功举办三月三骆越王节、“5·19”中国旅游日等活动,推出“骆越根祖·岩画花山”宣传片。花山景区获评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狮子头森林公园获评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木洲汽车营地获评三星级汽车营地。全县旅游业呈井喷式增长,完成接待旅游总人数5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66%;实现旅游总消费56.89亿元,同比增长57.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