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劭覆灭:历史沸点,正义将领准备作战

刘劭覆灭:历史沸点,正义将领准备作战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子刘劭弑父,杀掉刘义隆时,武陵王刘骏正在奉诏率军讨伐西阳蛮族。但董元嗣颇有正义感,没有按照统一的口径说,他向刘骏讲述了刘劭弑父的真实情况。刘劭秘密派人送给沈庆之一封亲笔信,令他择机杀掉刘骏。沈庆之不愧是一代名将,半月之内,便将讨伐刘劭事宜准备就绪。刘劭顿感事态严重,他下令京城建康戒严,并将休假的将士全部召回,赶忙与手下商议作战部署,准备与义军殊死一搏。

刘劭覆灭:历史沸点,正义将领准备作战

大明八年(464年)二月十六日,建康城玉烛殿,大臣和宫人们进进出出,显得异常忙乱,有的面露焦虑之色,有的则难掩一丝轻松,甚至窃喜。这一天,宋孝武帝刘骏即将烛灭灯熄,走完他三十四年的“双面人生”。

临终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下诏让太子刘子业继位,并令太宰刘义恭、尚书令柳元景、始兴公沈庆之、尚书仆射颜师伯、领军将军王玄谟五人为顾命大臣,辅佐新皇帝。

刘骏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子,他能登上皇位,不是因为父皇宋文帝刘义隆。恰恰相反,刘义隆对这个儿子很不喜欢,早早打发他离开京城,出镇外地。太子刘劭弑父,杀掉刘义隆时,武陵王刘骏正在奉诏率军讨伐西阳蛮族。

这位王爷职业生涯的初期基本都在忙乎这一件事。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宋文帝刘义隆将刘骏外调为雍州刺史,担任伐蛮总指挥,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和荆州的襄阳、竟陵、南阳、顺阳、新野、随六郡军事讨伐雍州境内造反的蛮族。

刘骏到了雍州后,在沈庆之、朱修之、柳元景、宗 悫等将领的辅助下,在雍州境内大力招募北方流民组建伐蛮军,后来又接受了带着北方义兵南归刘宋的薛安都,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荆雍兵,短短三年时间里,便荡平了境内的各个蛮族叛乱,前后俘获近十万人口,纳入国家户籍

没过多久,缘江蛮族趁刘宋北伐失败之际突然发兵数万叛乱并侵犯江州,刘义隆只得再次起用刘骏。刘骏挂帅后,率军与沈庆之合兵讨伐,两路大军左右夹击,不到两月即平定叛乱。两年后,刘骏又奉命讨伐西阳蛮族,就在这时,京城建康发生了惊天事变。

刘劭得手后,派一个叫作董元嗣的来给刘骏通报情况,这种通报一般都类似今天的新闻通稿,即徐湛之等作乱杀掉了宋文帝刘义隆,刘劭成功除逆继承大统。但董元嗣颇有正义感,没有按照统一的口径说,他向刘骏讲述了刘劭弑父的真实情况。刘骏听后大惊,没想到两个哥哥居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作为老三,是投靠还是反抗,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急忙下令将已经开拔进剿蛮人的各路宋军召回,想看看事态发展再做决定。

刘劭杀掉自己的老爸后,又将建康城里不服从的王公大臣悉数诛杀,同时把一些年龄不大的皇弟软禁起来。初步稳定京师局势后,他把目光投到建康之外,环顾各地,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便是三弟刘骏,不仅因为他的排序靠前,除了自己和二弟刘濬外,就是他了,更关键的是,他手中掌控着一支大军,这次奉命剿匪的部队集合了豫、荆、雍、江四州的精锐,实力相当不俗。

不过,刘劭觉得很有胜算,因为刘骏这支部队事实上的主帅是沈庆之,他曾任太子步兵校尉,是东宫圈子里的人,所以刘劭觉得沈庆之一定会站在自己一边。如果三弟刘骏敢反抗,只需他一声令下,沈庆之便会将刘骏的人头提来。

只是他完全打错了算盘,后果相当严重。

刘劭秘密派人送给沈庆之一封亲笔信,令他择机杀掉刘骏。沈庆之面对大是大非,头脑非常冷静。他对左右心腹说:“萧斌妇人不足道,刘劭手下其余的将领都好对付,真正死心塌地跟随他的不会超过几十人,其他人都是被胁迫的。我们辅佐正义,讨伐叛逆,不用担心不会成功!”

沈庆之拿着刘劭的亲笔信来见刘骏,刘骏第一反应是大事不好,他判断沈庆之是奉命来取自己项上人头的,所以死活不肯见他。沈庆之见状不由分说闯了进来,将亲笔信呈给刘骏。刘骏读后更为恐惧,神色大变,哭着要跑到后室与母亲路惠男诀别。沈庆之实在看不下去了,只能掏心窝说道:“下官受先帝厚恩,常常想要报答,怎么能做对不起殿下的事呢?”刘骏这才回过味来,原来沈将军是站在自己这边的,惊喜交加的他连忙叩首表示:“家国安危,皆在将军。”

沈庆之不愧是一代名将,半月之内,便将讨伐刘劭事宜准备就绪。这支部队云集了柳元景、宗悫、薛安都等大将,只待刘骏一声令下,便可杀向建康城。

元嘉三十一年(454年)三月十七日,刘骏传檄天下讨伐刘劭,荆州的南谯王刘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司州刺史鲁爽等纷纷起兵响应,站在刘骏一边的还有六弟刘诞,他起初犹犹豫豫,后来看到义军声势浩大,便转而支持刘骏。

刘劭顿感事态严重,他下令京城建康戒严,并将休假的将士全部召回,赶忙与手下商议作战部署,准备与义军殊死一搏。从实力上看,双方各有优势,胜负很难预料,但此时站出来一个人瞎搅和,使得刘劭丧失了胜机,这个人便是江夏王刘义恭。

刘义恭是宋文帝刘义隆的五弟,当年刘义隆罢黜彭城王刘义康后,将中枢大权交予了刘义恭。不过,他很识趣,不专权更不管事,以求明哲保身。刘劭弑父后,继续让这个叔父当宰相,想借用他的辈分和威望来安定人心。

但刘义恭对刘劭弑父的行为深感痛恨,身在曹营心在汉,他虽然无法离开建康,但想着给刘劭出些馊主意,以此来帮助义军推翻刘劭。

刘劭起初想将参与起兵的王公大臣和诸将在建康的亲眷全部诛杀,但刘义恭认为万万不可,他给出的理由是:“凡是办大事的,不会顾及亲眷,况且不少人是被胁迫的,如今杀了他们的家眷,只会使他们铁了心追随刘骏。”刘义恭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为了保护义军将领的家眷。

如果说这个主意无关胜负大局,那下一个建议就比较致命了。

萧斌劝说刘劭应亲率水军西上,与刘骏进行决战,取胜的机会很大,即使无法得胜,也可以依靠地势险要的梁山(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西梁山)进行防御。这个建议切实可行,因为当时中央军的水军实力要远强于刘骏的水军,再加上刘劭御驾亲征,得胜的可能性很大。

刘义恭此时又站出来表示反对。他忽悠刘劭说:“贼人刘骏年少,不熟悉军事,他们远道而来,一定疲惫不堪,我们应该以逸待劳。远出梁山,京师空虚,如果东边的刘诞乘虚而入,该如何是好?若分兵两路迎敌,兵力分散,势单力薄,不如养精蓄锐,放弃秦淮河以南,用木栅切断通往石头城的道路。这是先朝惯用的战法,一定能成功破敌。”(www.xing528.com)

刘劭本来就不想御驾亲征,觉得风险太大,刘义恭所言正合他意,照单全收,气得萧斌只能干瞪眼。

现在该刘骏的前锋柳元景高兴了,他最担心的就是遇到朝廷水师,因为他统率的水军船舰又小又破,且缺乏水战经验,结果到达芜湖后,还是没见到朝廷水师的踪影。大喜过望的柳元景命令军队弃船登岸,加速前进,很快便进抵建康郊外的新亭。

柳元景有着光辉的履历,他一辈子几乎没打过败仗,即使是在把宋文帝搞得灰头土脸的第二次北伐,柳元景率领的西路军也所向披靡,连克函谷关潼关,一直打到了长安城下。无奈的是,东线主力太不争气,全线溃退,柳元景只能率军后撤,取得的战果消失殆尽。

到达新亭后,手下将领建议应立即进攻建康,与刘劭决一死战,柳元景不为所动,他表示打仗仅凭正义感远远不够,坏人团结起来也能打胜仗,作战必须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打击敌人,不能心存侥幸。于是,他下令军队就地修筑营寨和工事。

刘劭在打仗上确实是个庸才,就在柳元景修营寨时,他没有趁机发动攻击,而是坐等敌人把营寨修好后,才命令萧斌为步兵统帅,褚湛之统领水军,带着鲁秀、王罗汉等将领对敌人发起进攻。刘劭想毕其功于一役,他不仅将宫中的金银财宝发给将士,以激励士气,还亲自登上朱雀门督战。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个队友便是打前锋的鲁秀。

柳元景看到刘劭军队倾巢出动,便传令军中说:“战鼓敲得过多,士气反而低落;呐喊得多了,力量容易衰竭。你们无须敲鼓呐喊,只听我的鼓声指挥。”概括说,凡事都是过犹不及,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柳元景再次展现了大将风度,面对敌人水路两军攻击,毫无惧色,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但毕竟人数上刘劭军占优,胜利的天平渐渐倒向刘劭一方,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鲁秀突然下令敲起了撤退的鼓声,刘劭军队停止进攻。就在此时,柳元景抓住战机,擂响进攻鼓点,全军从营寨一并杀出,刘劭军队抵抗不住,大败而归。虽然刘劭拔剑不停斩杀逃兵,但兵败如山倒,一切都无济于事。

刘劭的水军统帅褚湛之看到大事不好,带着儿子和副将投降义军。当天晚上,犯下致命错误的鲁秀也逃出建康,投奔义军。更让刘劭震怒的是,江夏王刘义恭也跑了,他趁着夜色单人匹马从东掖门逃出,刘劭随即下令让始兴王刘濬将刘义恭的十二个儿子全部杀掉。

此时胜负已定,众叛亲离的刘劭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

刘骏统率的大军很快到了新亭,从建康逃出的刘义恭上表劝刘骏即皇帝位。四月二十七日,刘骏登基即位,是为宋孝武帝。

建康城里的刘劭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刘骏的大军就在城下,刘诞的东路军进至曲阿(今江苏丹阳),刘劭派出抵抗敌人的部队同样大败而归。

刘骏很快下达了总攻命令,树倒猢狲散,刘劭手下的将领纷纷竖起白旗,义军很快攻入台城,奉刘劭之命杀死宋文帝刘义隆的张超之,此时狼狈逃窜到西殿的御床处,冥冥之中似有巧合,就在两个月前,他恰恰是在这里残忍杀掉了宋文帝,如今这里也成为他的葬身之地。据史书记载,义军将士对其极为痛恨,杀掉他之后,挖心掏肠,争相将其生吞活剥。

“二号战犯”始兴王刘濬此时才想起弃暗投明,路上遇到了江夏王刘义恭,他颇感心虚地问叔父自己是否会被杀头。刘义恭建议刘濬去新皇帝刘骏面前谢罪,刘濬似乎还抱有一些幻想说道:“不太清楚会不会赏赐我一官半职,以报效国家。”刘义恭则表示这不好说。

不过,刘义恭注定不会让刘濬见到刘骏,因为正是刘濬动手杀掉了自己的十二个儿子。他对刘濬恨之入骨,在半路上让手下将刘濬秘密干掉了。

“一号战犯”刘劭被臧质擒获,此时他早已没有几个月前弑父称帝的威风,他把所有过错推给了已经被杀的萧斌,想搞个死无对证,他请求臧质在刘骏面前给自己说些好话,能够免死流放,臧质表示只有皇帝才能决定。

刘骏当然不会放过刘劭,他先是下令将刘劭的四个儿子和刘濬的三个儿子全部杀掉。此时,刘劭已经知道自己的最终命运,看到几个儿子被杀,他对南平王刘铄说:“这又有什么呀!”临刑前他感叹道,“没有想到宗室内部自相残杀,竟然到了这步田地!”

刘宋王朝确实像是受了诅咒,子杀父,弟杀兄,臣杀帝。杀来杀去,不亦乐乎。

刘劭的殷皇后被赐死,她临死前对狱吏说:“他们骨肉相残,为何要杀我这个无罪之人?”狱吏答道:“你被封为皇后,岂能无罪?”殷皇后说:“我只是暂时的,不久就要改封王鹦鹉为皇后了。”她所言不虚,那位参与巫蛊之事的王鹦鹉,在刘劭弑立后被纳入宫中,深受刘劭宠爱,已经有立她为皇后的打算,但一切都于事无补,地下又增添了一个冤魂。

王鹦鹉的下场更惨,她和神婆严道育被拖到街市,用鞭子抽打致死,然后她们的尸体被焚烧,骨灰被洒入长江中。刘劭、刘濬的尸体则是先被扔到大街上,腐烂后也被丢进长江里喂了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