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朝对中国历史的积极作用及历史意义

元朝对中国历史的积极作用及历史意义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统一的元朝的出现,在我国多民族国家成长和发展的历史上,标志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元朝全国大统一的积极作用与历史意义。简单地把元朝看成一片黑暗,认为它对中国历史只起过消极、倒退和破坏的作用的看法,无疑是不正确的。

元朝对中国历史的积极作用及历史意义

大统一的元朝的出现,在我国多民族国家成长和发展的历史上,标志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成长、发展的历史进程。早从汉、唐以来,周边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便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复杂关系,她们中有一些已先后与汉族融合,扩大了汉族的队伍。元朝是蒙古族以一个少数民族完成对全国大统一,并对全国各民族(或者是某些民族的先民)进行直接统治的王朝。经过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不单中华各民族之间密不可分的兄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各少数民族对中国这一大家庭的主人翁感情。契丹族与女真族(它是后来满族先民的近支)在元代被视为汉人,而最终与汉族相融合。回族作为一个新形成的民族出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藏、蒙两民族的政治与文化方面的特殊联系开始形成。畏吾儿(维族)成为蒙古统治者主要的助力,同以主人公的身份而占据政权的上层,并且获得了很高的汉文化修养。历来的封建史家都把元朝看成为正统的中国王朝。朱元璋把自己所建立的明王朝认为是元朝正统的承继。明与北元对峙期间,双方都以中朝正统相标榜。朱元璋申明:“昔胡汉一家,胡君主宰”。“迩来胡汉一家,大明主宰”。蒙古亦标“北元”为号,表示自己退出中原后,仍然是大元的继续。所有这些兄弟民族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在后来的清王朝时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离开了这些历史的亲和因素和传统情谊,就不可能有今天亲如兄弟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这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

第二,大体上确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元朝的版图,东北直至混同江口的奴儿干城,元朝在这里设有征东元帅府。黄溍撰《别里哥帖穆尔神道碑》载:世祖时,辽阳女真之东,斡拙、吉烈灭(吉利雅克人)之人数入寇,帝遣别里哥帖穆尔之父硕德经略。“东征元帅府道路险阻,崖石错立。盛夏水活,乃可行舟;冬则以犬驾杷行冰上。地无禾黍,以鱼代食。乃为相山川形势,除道以通往来,人以为便。斡拙、吉烈灭僻居海岛,不知礼义,而镇守之者抚御乖方,因以致寇。乃檄诸万户列壁近地,据其要冲,使谕之曰:‘朝廷为汝等远人,不沾教化,自作弗靖,故遣使来切责有司而存恤汝等,令安其生业。苟能改过迁善,则为圣世之民。否则尽诛无赦。由是胁从者皆降。遁于岛中者则遣招之,第戮其渠魁,余无所问。’”[671]吉烈灭之东有骨嵬、亦里于二族,也臣属于元。元朝在这里驻有东真骨嵬国万户[672],至元二十年(1283年)七月,元廷明颁诏旨,“免征骨嵬军赋”。骨嵬即今库页岛。《辽东志略》也明确记载:“又东北至奴儿干、梁海有吉烈迷诸夷之地,咸属统内。”[673]

在东南,元朝在至元末年首次在原南宋晋江县所属的澎湖岛设立了澎湖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674]。至元二十八年,以琉球(台湾)迩闽,未曾归附,乃遣使招谕,不得要领而还。大德元年(1297年)成宗铁穆耳复发兵征讨,擒人口一百三十余人以归。

在北方,元廷在叶尼塞河上游设立了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州等处五部断事官,以比古之都护,治益兰。至元七年,以刘好礼充断事官。“民俗不知陶冶,水无舟航。好礼请工匠于朝,以教其民,迄今称便。”[675]

在云南,至元十三年在赛典赤瞻思丁的经划下,建立了云南行中书省,将所有归附的诸部列为郡县,计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从此,“其民衣被皇明,同于方夏,幼长少老,怡怡熙熙,皆自忘其往陋。”[676]对西藏,元廷也采“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全境分为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及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宣慰使司之下置元帅府、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邻近内地的汉藏杂居地区则设郡县如内地制度。地方长官由帝师或宣政院提名,报请皇帝任命,“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www.xing528.com)

在西北地区,通管畏吾儿部的大都护府设于别失八里(后治永昌)。唯伊犁河谷地区则先后属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这一地区的政治地图在元代迭有变化。元代中期以后,新疆全境由察合台汗国控制,兼有河中地区。但很快察合台汗国亦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据河中地区,他们的统治者已成为一些突厥化的蒙古人,自称察合台人。东部据有塔剌思至玛纳斯之间的地区(蒙兀儿斯坦),自称为真正的蒙古人(蒙兀儿人)。把元朝实际控制的全部地区加上隔海的台湾岛与东察合台汗国之域,便就基本上全同于清朝极盛时期中国的版图。这就不难看出,元朝在中国疆域的扩展历史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第三,大统一促进了中国南北双方、乃至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

第四,由于蒙古国的扩展、四大汗国的形成,作为宗主国的元朝,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开创了历史上空前的繁盛时期。关于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元朝的经济、文化及对外关系三章中详细叙及。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元朝全国大统一的积极作用与历史意义。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也就是消极的方面来看,蒙古统治者也带来了不少落后的制度,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它坚持民族压迫政策。因此,在元朝时期,吏治很快便呈现腐败,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始终很尖锐。这些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朝很快被推翻。简单地把元朝看成一片黑暗,认为它对中国历史只起过消极、倒退和破坏的作用的看法,无疑是不正确的。但是,看不见或低估、无视这些消极乃至落后的影响也是错误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政治、经济的有关章节中具体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