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助留央仪式:艺术人类学中国建构

互助留央仪式:艺术人类学中国建构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助土族的新娘起程前要在娘家举行隆重的“留央”仪式。青海藏族新娘在起身离开娘家上马时也有“留央”仪式,一般由其父手擎一支“福禄箭”在新娘的头顶上顺时针、逆时针各转三圈,同时呼唤新娘的乳名,当女儿应声后,父亲快步走到佛堂祷告,随之再次到新娘的面前如此三番。

互助留央仪式:艺术人类学中国建构

互助土族新娘起程前要在娘家举行隆重的“留央”仪式。举行此仪式时,新娘被请到自家堂屋内,坐在铺有白毡的八仙桌旁,桌上依次放着经卷、松枝、神灯、牛奶筷子茶叶、粮食、羊毛等吉祥物品,此时婚礼典尖将上列东西慢慢移动,纳什金在门前唱到什么东西,典尖就拿什么东西在新娘的头上绕一下,同时口中用诗歌的韵律、乐音的高低起伏,高声咏颂着《罗目托勒》:一部佛经的开首表吉祥,手拿佛经者叫你一声,当姑娘返回娘家的时候,百部佛经的首部你享受……父母对新娘的嘱托、对她的祝福和对她的殷切希望,通过长短结合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声腔,使得仪式和仪式音乐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新娘被扶上马时,新娘的父亲要手持“杨达尔”在新娘的头顶上绕圈,每绕一圈其父会叫一声新娘的名字,当新娘给了回应,新娘的兄弟牵着马从门口往返以此,新娘的父亲则立即返回堂屋,然后又出来叫她的名字,如此反复三次,新娘才能正式起程。觉得这样才能把吉祥留住。在“察汗蒙古尔”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姑娘要远嫁他乡,有可能将娘家的吉祥带走,只有这样才能把吉祥留住。因此“留央”仪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新娘作为娘家的一员,此时的她介于“隔离”和“重新聚合”状态之间,在这特殊的“临界点”必须要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和民俗语境来顺利完成人生角色的巨大转变,对于娘家她已是别人家的媳妇,娘家的福气与好运是否随着她的出嫁而带走?对于婆家新娘作为媳妇必须孝顺公婆、伺候丈夫,如何得到婆家的承认和优待?这些疑问都会伴随“留央”仪式的举行,一切尘埃落定。青海藏族新娘在起身离开娘家上马时也有“留央”仪式,一般由其父手擎一支“福禄箭”在新娘的头顶上顺时针、逆时针各转三圈,同时呼唤新娘的乳名,当女儿应声后,父亲快步走到佛堂祷告,随之再次到新娘的面前如此三番。“据了解,藏语的‘阿杨’或‘央’有福气、运气的意思,而‘杨达尔’这个器物的名称就与藏语中表达福气、运气的‘阿杨’‘央’也具有相似性,其‘留央’仪式与藏族原始吉祥文化意识一脉相承,是藏文化深入影响的结果。”[1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