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芗书院:嵇厚一代文宗

长芗书院:嵇厚一代文宗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字、号不详,祖籍为宋代谯郡嵇山,其父嵇安精于骑射,南宋诏授其为承节郎,任制将沿海巡检使,统领义兵。为此,嵇厚作《长芗书院记》一篇,以记其事。嵇厚的家世情况,不见于史志记载。嵇家祖籍为宋代谯郡嵇山人。南宋景定三年,嵇安病逝。其子嵇厚,曾任元朝镇国上将军、河东道、山西道宣慰使。元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嵇厚将其父嵇安灵柩葬在涟东长乐乡逢原。

长芗书院:嵇厚一代文宗

字、号不详,祖籍为宋代谯郡(今安徽省毫县)嵇山,其父嵇安精于骑射,南宋诏授其为承节郎,任制将沿海巡检使,统领义兵。嵇厚曾任元朝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山西道宣慰使(官名,唐始置。元置宣慰使司,掌军民事务,分道管郡县,为行省与郡县间承转机关。)

元代元贞二年(1296),时为长芗书院山长的凌颖山请求时任江东宣慰使的嵇厚修缮书院。为此,嵇厚作《长芗书院记》一篇,以记其事。此记成为研究元代书院文化的一篇重要文献,阐明了学宫与书院的不同。他说,“书院与学宫相表里,尤为人才之本也。学有专官,论其秀者为博士第子。惟本州之人士肆业于斯。吉凶乡射宾燕之时,惟本学之人士行礼于斯。若书院则不然。即乡塾之髦士,皆得进而问业焉。临州远邑之学者皆得聚而考道焉。”

故涟川嵇府君墓碑记

对于书院的创办与传承,嵇厚更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值得后人借鉴。

“若书院,惟大贤得以建制,惟名儒得以主持,非其人不能创,创亦不能久焉。”

此外,在这篇记中,嵇厚所说“大江以右,书院为盛”,对研究江右书院有一定的意义,故为学者所重视。(www.xing528.com)

嵇厚的家世情况,不见于史志记载。1968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南集乡长浦村石碑庄前发现嵇安墓碑。碑记名为《故涟川嵇府君墓碑记》,正楷大书,碑文为正楷小书,共1116字。内容为嵇家家世、五代世祖特别是嵇安的功德、立碑缘起及意义等。

嵇家祖籍为宋代谯郡(今安徽省毫县)嵇山人。嵇安的五世远祖嵇弘政,曾任宋朝京东提点刑狱、兵部郎中等职,谥号庄肃。曾祖嵇克仁,进士出身,曾任宋朝朝议大夫、知集贤院、兼太常寺丞事。祖父嵇大成,进士登第,曾任宋朝监察御史、镇南军副节度使、龙虎卫上将军。年老退休时,经过涟水,爱涟水土俗民情,畏北方战乱频仍,遂于涟东择地定居。父亲嵇迪,清高文雅,隐居不仕,积德乡里。

嵇安,字宽济,身材魁伟,勇敢尚武,精于骑射。时值南宋末年,天下大乱,兵匪为灾。嵇安聚集义旅,构筑堡栅,护卫乡井。南宋诏授其为承节郎,任制将沿海巡检使,统领义兵。嵇安外御内抚,兴修水利,奖励农耕,赈济流民,声望著于乡里。南宋景定三年(元中统三年,1262),嵇安病逝。

其子嵇厚,曾任元朝镇国上将军、河东道、山西道宣慰使(署治济南)。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十一月二十日,嵇厚将其父嵇安灵柩葬在涟东长乐乡逢原。至元三十年(1293),恭请奉训大夫国子司业商琥(字台符,元时曹州济阴人,其父商挺元初官至枢密副使。至元十四年,以姚枢、许衡荐,拜江南御史台监察御史)撰写碑文,集贤侍讲学士奉政大夫宋渤(宋渤,字彦齐,元代诗人、书法家,至正前后在世。官至集贤殿学士,元至正年间,曾任湖南按部)书写及题额,益都路莒州沂水县安平乡石工雕刻碑文、翁仲(石人)及其他祭器,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十一月竖立嵇安墓前。

后嵇厚去世,亦葬于其父嵇安墓侧,事见《康熙安东县志》载:“嵇安墓、嵇宣慰墓,俱去治东五十里,在太平乡逢村浦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