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芗书院的旧址:新考证确认,位于官庄

长芗书院的旧址:新考证确认,位于官庄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芗书院创建于南宋末期,历元代,于明初停办,前后仅有174年的历史。目前,对长芗书院地理位置的考证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禅师山说。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长芗书院位于官庄的有力证据。对长芗书院旧址考证的新发现,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毕竟对长芗书院的身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长芗书院的旧址:新考证确认,位于官庄

长芗书院创建于南宋末期,历元代,于明初停办,前后仅有174年的历史明清以来的史志对其具体位置的记载均语焉不详。《舆地纪胜》只说在“景德镇”;康熙版《浮梁县志》说“镇市西”;嵇厚《长芗书院记》仅说“旧基新之”,不载详细地址。“镇市西”,镇市即镇市都,今属景德镇老城区。

康熙二十一年版《浮梁县志》载长芗书院事

长芗为景德镇旧地名,处镇市以西。据1989年版《景德镇市志略》载,清代康熙、乾隆道光时期,长芗都属浮梁县兴西乡,至县治30里。历史上的长芗都(亦写作长香都),其大致位置在昌江河以西,北起三闾庙,往南含金鱼山、十八渡、官庄,最南端至禅师山一带,最西端为二亭村龙塘山与鄱阳界,今为景德镇市昌江区辖地。

长芗书院在长芗并无疑义,但具体的位置仍有待考证。

目前,对长芗书院地理位置的考证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禅师山说。

1988年由汪水传主编,景德镇市地名志办公室编印出版的《景德镇地名志》中,《景德镇的会馆和书院》一文附表记载长芗书院“坐落地址为禅师庵”。禅师庵在今景德镇市昌江区境内,位于昌江河以东的渡峰坑村东南的禅师山。这里山势险峻,古道有“十八折”之称。禅师山因唐代名僧西峰禅师来此传经而得名。禅师山地处景德镇南山,翠峰环峙,远离尘嚣,历来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据道光版《浮梁县志》记载,禅师山在北宋时建有云林别墅,宋嘉祐四年状元上饶铅山人刘辉(初名几)随父寓居景德镇时,与程筠(程节之弟,宋嘉祐二年进士)交游,曾读书其间。

道光版《浮梁县志》载禅师山位置图

持这种意见的还有1988年版《景德镇市教育志》主笔徐镇寿先生。他对浮梁历史上的书院进行过考察。他在《浮梁县的书院》一文中,述及长芗书院时,说“长芗书院当设于禅师山一带”。[6]但不知所据。前不久,笔者走访了现年八十岁的徐镇寿先生。据他回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对景德镇地区书院进行调研,依据对年长者的采访,以及基于禅师山自宋代以来就是办学之地,而初步断定其为长芗书院的旧址。不过为谨慎起见,1988年版《景德镇市教育志》述及长芗书院旧址时备注“待考”二字。[7](www.xing528.com)

2008年,《景德镇市志》第五卷之《教育志》载,“南宋庆元三年(1197),景德镇监镇李齐愈于景德镇仿白鹿洞书院制,创建长芗书院。有人说长芗址在禅师山,待考。”

2009年出版的吴逢辰主编《浮梁民俗》一书,在《南宋至清代浮梁县历代书院一览》中,载长芗书院原址为“镇市都”,今地名为“禅师庵”。

二是官庄说。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长芗书院位于官庄的有力证据。

昌江区吕蒙乡官庄村《史氏宗谱》,谱中有“浮梁镇西官庄史氏世居地图”,官庄以东标注有“长芗书院”名。其北为兰冲寺、东北为市埠渡,东为张家社,南为龙塘。另谱中载有长芗书院诗三首,其一:“官庄地冕即长芗,世泽源流一水长。乐育何年春草满,歌吟时带古书香。”官庄地冕,即指官庄村东头。

在现年74岁的史氏族人史火松的带领下,我们按照宗谱所载示意图,查考了图中几个地点。史氏祠堂位于现黎明制药厂厂区内,离昌江五十余米,1979年建厂时被拆,原居住在祠堂附近的史火松等村民同时迁居他处。龙塘是一个两亩左右大小的池塘,周边流水积于此,过去有一条水沟流经祠堂入昌江。龙塘离昌江百余米,距岚山大桥北桥头两百米左右,近几年池塘被填埋建起了几栋楼房,龙塘彻底消失。至于长芗书院,史火松说以前没有听说过此事,按图所示,大概位置应在康家花园以西两百米处,以前这里是一片竹园,现在是厂区。张家社情况不详。其他地名,如勒马山,位于昌江区政府大院西南侧,西山路与瓷都大道交汇处东北侧;石灰窑在现昌江人武部和气象局所在地;舒家庄过去属鄱阳管辖;鄱阳与浮梁分界点在今新都民营陶瓷园兴园路。

对长芗书院旧址考证的新发现,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毕竟对长芗书院的身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基于现在的官庄村已蜕变成了城市新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变,过去的丘陵山岗多被铲平、沟渠被填埋,已不具备原址复建长芗书院的条件。结合禅师山的历史文化及其生态环境,择址其间复兴长芗书院,目前看来依然是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