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铃铛阁与天津老城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铃铛阁与天津老城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处西北城角的铃铛阁中学,即是当年铃铛阁的旧址。铃铛阁本名藏经阁,内藏佛经16柜,其中《大藏经》几乎包括全部汉语佛教经典,版本上乘,弥足珍贵。稽古寺与海会寺东西毗邻,而铃铛阁位于两寺之间,远远望去,巍峨轩昂,气宇不凡。铃铛阁旁有空地不及一亩,被一木商购去开了个木料场,搭棚建屋,并将所锯的木材立在阁墙下晾晒。一日失火,西北风大作,火势蔓延,铃铛阁被焚,所藏经书也未幸免。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铃铛阁与天津老城

地处西北城角的铃铛阁中学,即是当年铃铛阁的旧址。

铃铛阁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占地“不满百弓,阁只二楹(层),中供关壮缪(关老爷)像”。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及五月十三,为村民的进香期。它是砖木结构的古老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庄重,蔚为壮观。《志余随笔》曾言及阁的造形:“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出,如鸟张翼。”在飞檐奇突的阁顶四周、屋脊房椽各端,系以精美的铜铃千数个,“西北风一刮嗡啦嘣地响呗嗡”,铃摆钟动,动听悦耳,声闻十里,鸟雀不敢落脚。

铃铛阁本名藏经阁,内藏佛经16柜,其中《大藏经》几乎包括全部汉语佛教经典,版本上乘,弥足珍贵。清康熙年间,天津道署捐资重修稽古寺,拆去旧屋,请来浙江名匠,仿照黄鹤楼款式起盖,壮丽堂皇,并扩建平房多间,作考文之需,凡未进仕的读书人均可报名应试。官方命题,学子答卷,成绩优良者酬以奖金。“寒士赖以举火者,不乏其人。”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津沽文风大盛,阁内遂设藏书楼,书籍大部为社会名流捐赠,海内孤本达数百种,多为稀世之宝。尤以元、明人手抄本百余种,及六朝写经40余卷,最为珍贵。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为晒经节,阁内全部藏书均置于阳光下晾晒,驱虫防腐,并任人阅览。文人学士纷至沓来,以先睹为快,盛况空前。

稽古寺与海会寺东西毗邻,而铃铛阁位于两寺之间,远远望去,巍峨轩昂,气宇不凡。千数个一尺多长的铜铃先后摆动,声波清澈,使卫城生色,津人视为一宝,并非虚妄。(www.xing528.com)

铃铛阁旁有空地不及一亩,被一木商购去开了个木料场,搭棚建屋,并将所锯的木材立在阁墙下晾晒。一日失火,西北风大作,火势蔓延,铃铛阁被焚,所藏经书也未幸免。事发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独阁上关羽神像和铃铛劫后无恙。庚子后,阁废改学校,关爷像寄居千福寺。

人们沉痛地说:“鼓楼拆,炮台倒,大火烧了铃铛阁。”这声音震颤着每一个天津人的心灵。愿天津卫的三宗宝早日重现津沽。

附记:我邀请了朋友李玉森一同走访了文史馆、天津史志编辑部、铃铛阁中学和昔日学子,参阅了《津门杂记》、《志余随笔》《红桥史实集萃》等书,经多方研讨,排除了把铃铛阁与稽古寺混为一谈的说法,确定了稽古寺、铃铛阁和海会寺的位置。若有不当,盼方家教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