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天津老城忆旧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天津老城忆旧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炎臣于昭熙说到天津的民间工艺艺术,总不能不首先说到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的艺术成就。有个外国人慕名找到张明山,请他塑制一组反映天津风俗的场景,于是他选择了《大出殡》场面。张明山去世后,他的儿子张兆荣继承父业,张兆荣重视作品的背面刻画,加强了艺术表现力。天津博物馆所藏“泥人张”的《钟馗嫁妹》等140余件,出神入化,常使观众对之忘情,观之有呼之欲动之感。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天津老城忆旧

刘炎臣 于昭熙

说到天津的民间工艺艺术,总不能不首先说到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的艺术成就。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艺术作品以其生动的神韵和精湛的技艺蜚声国外,还因为他们的艺术作品,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一起镶嵌在世界民间工艺的殿堂。

据说19世纪中叶,泥塑这门艺术很盛,无锡的惠山,苏州的虎丘以及直隶的天津,都以此技称誉于世。尤其是天津,以“泥人张”的泥人最闻名,据《津门杂记》记载:“城西张姓名长林,字明山,以捏塑世其家,向所捏戏出人物,各班角色形象逼真,早已远近闻名。西洋人曾重价购之,置诸博物院中,供人玩赏,而为人做小照,尤其长技也。”上面这段文字,记载了“泥人张”创业者非凡的艺术成就。

张长林,字明山,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清道光六年(1862年)。他幼年时家境贫苦,仅靠其父张万全捏些小玩具养家餬口,迫于生活艰难,他从13岁开始便随父学艺了。由于他天资聪明,心灵手巧,善于观察仿做,几年之间,便以捏塑著称乡里。一次,他同父亲赶庙会,在一座寺庙前看到一对形象生动的大石狮子,他欣赏之余,就用泥捏了一个,神态竟与石狮子相似,他父亲堪称佳作。他为人捏塑的泥人像,只需对面而坐,谈笑之间,即可完成。特别是他藏泥于袖内,默捏人像功夫,更是形神兼备,堪称一绝。他所以能达到如此惊人的技艺,全在于善于观察各种人物形象,接触浏览许多有名的古画碑文的雕花所致。他自幼喜好绘画,对所见山水人物无不刻意摹绘,他最早喜欢清乾隆年间画家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这本画传有从汉代到明代有名的帝王、英雄文豪的人物画像,形象逼真,衣纹线条都很精彩。他从中吸取了许多技法,将其运用到彩塑艺术之中。

张明山不仅仅喜欢绘画摹刻,还喜欢到街市人多的地方去观察各种人物形态。比如赶庙会时,有唱戏的,他就跑去看,借着看戏机会,把戏台上的角色、表情、身段和服饰仔细观察。他身边常常带着和好的泥,一边观察一这抓住角色特征暗自在衣袖里捏塑,往往角色尚未下场,就把其形象捏塑好了。回家之后,他再凭着记忆进行上粉、涂色、添配服装,经他这么一加工,与戏台上的人物丝毫不爽,令观者叫绝。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他创作的题材日趋广泛,表现手法日臻成熟。如他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的《水浒传》、《西厢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题材的蒋门神崔莺莺贾宝玉林黛玉及《黄鹤楼》、《回荆州》、《关羽秉烛读春秋》等戏出像,无不栩栩如生,夺天工之造化。特别是《关羽秉烛读春秋》一组泥塑,关平捧印,周仓持刀,并衬以一匹赤马,人物搭配紧凑,形态互相生辉,初供奉于天津药王庙,后移到千福寺,后来直隶督军曹锟看中了这组泥塑,将其运往保定

他的作品还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如《风尘三侠》、《岳母刺字》、《木兰从军》、《张敞画眉》、《麻姑上寿》等传奇人物。另外,他捏塑的反映天津旧社会婚丧嫁娶的民俗作品更是一绝,尤其是《大出殡一组泥塑》,有着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有个外国人慕名找到张明山,请他塑制一组反映天津风俗的场景,于是他选择了《大出殡》场面。他捏塑的各项执事、吹鼓手、执绋的亲朋、送丧的孝子、形形色色,依序而行。有趣的是他把所熟识的友好相貌融立其中,或充乐队,甚至麻披戴孝,手执哭丧棒,俯首哭泣,当了孤哀子,观之令人捧腹大笑。然而,被开玩笑的朋友看了,也没有不愉之色,只笑张明山风趣诙谐而已。

张明山身怀绝技,难免遭人嫉妒,遇有逆来之事,从不与人计较。又因为他是从贫困中度过来的,很同情穷人的痛苦,遇有人向他借钱,他从不肯索要。但是他对于豪强,向来不屈服。据说有一天,一个大脑袋富商走进他的锅店街同升号泥人庄,把钱一放,趾高气扬地说:“喂,给我也捏一个。”张明山抬头看了看这个可恶的大脑袋富商,故意捏得不像,富商见后一阵哂笑,收起钱扬长而去。没过几天,张明山在橱窗里放置了一个新塑的尿桷,尿桶里放了泥塑的金银,尿桶的横梁上悬着一个大脑袋,其貌酷似那个富商。那个富商得知以后,便赶忙求人说项,赔礼道歉,此事方休。天津大盐商张锦文,绰号“海张五”,有权有势,曾约张明山到他家塑像,张明山见海张五表现得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他不畏权势,无半点阿谀奉承的意思,气得海张五怫然退入内室。可是就在顷刻之间,张明山摹塑了他的相貌特征。后来,张明山把这个神态逼真的塑像摆在北城根地上卖,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海张五,海张五无可奈何,只好托人邀请张明山再来他家,一改倨傲为恭敬了。

清末,张明山被召进紫禁城,为皇家捏塑各种人物像。但他不愿受皇家驱使,最后买通内监逃了出来。他先在上海隐藏了几年,然后才返回天津。光绪三十年(1906年)四月二十九日,一代泥塑大师因年老体衰,偶患感冒而逝,终年80岁。

张明山的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之特产”。曾获巴拿马赛会荣誉奖及南北洋各地展览会的奖状、奖牌20多件。他的作品当时出口量较大,有75%销往日本,15%销往欧美。

张明山去世后,他的儿子张兆荣继承父业,张兆荣重视作品的背面刻画,加强了艺术表现力。天津博物馆所藏“泥人张”的《钟馗嫁妹》等140余件,出神入化,常使观众对之忘情,观之有呼之欲动之感。1932年,画家徐悲鸿来到天津,见到张兆荣的作品,热烈称赞是“会于造化之微”的传神佳作,曾在报上发表《对泥人张感言》的文章,多年传为佳话。张明山的孙子张景祜,12岁就能创作,毕生作品超过万件。他的作品抒情传神,充满生活气息,在处理写实与夸张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张明山的第四代传人张锠、在继承传统的泥塑工艺上有较大的创新,他把泥塑放入窑中,进行低温处理,使之质量坚实,色彩牢固,“泥人张”艺术至今已传到四代,这位出身捏玩具卖钱餬口的民间艺人,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天津另一位民间工艺艺术家叫魏元泰。魏元泰,天津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六月八日(1872年)。魏元泰父亲魏长清,原是学鞋行手艺的,后来当过店员,做过小贩。魏元泰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贫寒家庭,虽读过几年私塾,不久便辍学了。他16岁那年,经人介绍到北门里天福斋扎彩铺学徒,学扎彩手艺。扎彩是给死人烧的冥器。掌柜的为了多些进项,春秋两季还兼制风筝出售。因此,魏元泰既学会了扎彩,又学会了糊制风筝,四年学艺期满,他便谢师出门。

风筝古称“纸鸢”,江南称“鹞”。据古书记载,纸鸢起因于军事。相传春秋时期“鲁之巧人”公输般(鲁班)作木鸢载人飞向天空,窥探宋国情况。另外,唐代赵昕的《息灯鹞》,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以及欧阳修的《新唐书·田悦传》中,都有风筝与军事相关的故事。后来,风筝渐渐成了我国宫延贵族的玩具。五代时有个叫李邺的,在宫中做纸鸢,引纸乘风为戏。又在鸢首置一竹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这就是风筝命名的由来,说明风筝已开始向娱乐方面发展。近年来,红学家们又发现了一部《南鹞北鸢考工志》评记各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据说是出自曹雪芹的手笔。

魏元泰对糊制风筝有着浓厚的兴趣,出师后,他在东门里大街找到了一间小门脸,自立“长清斋”制售风筝。当年的长清斋门外挂着一个饱经风吹日晒的纸糊“锣鼓燕”风筝,上有“魏记”二字,做为招人的幌子。屋内四壁挂满了各种大小不同的风筝,有小燕、蜈蚣金鱼、美人、八卦、宫灯。大者长及数丈,小者数寸。大风筝的骨架关节用锡焊铜箍相接,可以折叠装盒,供顾客选购。由于他糊制的风筝制作精巧,飞行平稳,色彩鲜明,遂获“风筝魏”美称。(www.xing528.com)

天津风筝以魏元泰之作最佳。1901年他的风筝在天津赛会获优胜奖。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金奖。解放后,他制作了许多优秀风筝,其中“葫芦万代”曾在意大利、苏联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展出,扬名海外。1956年,84岁高龄的魏元泰为天津历史博物馆制作了一个由五只白色和平鸽护卫着一颗鲜红的五角星风筝,尾部系着一条长长的飘带,上面写着“世界和平”四个大字,受到风筝爱好者的普遍欢迎,并对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政策,起到宣传作用。

1961年5月14日一代能工巧匠魏元泰不幸逝世,终年89岁。他的侄子魏慎行继承了他的技艺。现在他的侄孙魏永昌任天津市美术学会风筝分会会长,侄孙女魏永珍和魏永华、侄曾孙魏国秋等,也都在天津市工艺美术厂从事风筝制作和研究。

天津还有一位刻砖艺术家叫刘风鸣。刘风鸣,天津人,回族,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据说刘凤鸣的刻砖艺术师承于外祖父马顺清和舅父马少清。

马顺清原是泥瓦匠,清同治年间,他受河东马四海等人刻砖影响,遂酷爱刻砖艺术。他白天做小工时,听见师傅闲谈,说某处有块“斗板”花样不错。他下工后,马上跑到那儿去看,晚上回到家就用土坯模仿,直到像样儿为止。据说有一年,他们给天津“八大家”振德店黄家盖房,有一连四块的刻砖,工头让马顺清做,受到好评。由此,马顺清开始从事了刻砖艺术生涯。

那时候,天津东门里鼓楼东大街路北有一所大宅第,主人在扩建跨院后,发现正房斗板上刻的“和合二仙”脸上不带笑容,出来进去看着别扭。有位叫卞九的客人推荐马顺清修改一下。马顺清在院里端详了一番,然后挎好工具袋,登梯上去凿了几下,就下来了。大家一看,喝!和合二仙笑了,笑得那么自然。

马顺清的儿子马少清,继承父亲技艺,比其父的刀法更纯熟。他帮助父亲创造的“粘砖法”可以说是对刻砖艺术的一大突破。

刘凤鸣小时候常去姥姥家,耳濡目染,也对刻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开始学习刻传时,是用土和泥做成长方型或方型砖一样大小的泥块,在上面练习雕刻。他这个人悟性好,看到母亲衣服大袖上绣花,或刻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的其他物件,便以此为样板,模仿着雕刻。他从15岁起才正式向外祖父马顺清学艺,以后又学艺于舅父马少清门下,直到28岁才独立创作,出来应活。有一次,他在搬运别人已经刻好的花砖时,一不小心摔破了一块,转天就是竣工的日期,工头很着急,非让他赔一块,他一口应承下来。他找了一间空屋,叮叮当当刻了一块花砖,工头一看,比摔破的那块还好还细,禁不住竖起大拇指来。

刘凤鸣善于观察事物,对于建筑上的油膝彩画,寺院坟墓上的碑石雕刻,以及楼台殿阁上的花样,他都用心揣摩,日久天长,脑子里记下许多画稿的印象。他除了继承马少清的“粘砖法之外,在创作实践中还创造了“堆砖法”。”他所刻的“九狮图”就是运用堆砖法刻出来的。于是“刻砖刘”之名,逐渐传遍天津卫。

“刻砖刘”的早年刻砖作品有《全家欢乐》、《龙凤呈祥》、《常年富贵》、《十鹤十鹿》、《扶苏花篮》等,早已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解放后,他创作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等优秀作品,尤其令人称绝。

“刻砖刘”的刻砖艺术经过多年发展,已不仅仅是砖面上做平面雕和浅浮雕,而是做半圆雕或者透雕,这种技法难度大,层次多,立体感强。他的这一绝技,可以与“泥人张”的泥人,“风筝魏”的风筝,杨柳青年画,并称天津近代四大民间工艺。

“刻砖刘”一生,继承了马顺清、马少清父子的衣钵,他从事刻砖70多年,对马氏刻砖艺术有所发展,有所创新。1956年他患了寒腿症和气喘。1966年以后退休。1979年11月15日在西北城角南大寺蔡家胡同住所去世,终年89岁。按照回民风俗,他的遗体葬于赵庄子回民公墓。

“刻砖刘”有子四人,时下只有幼子刘书儒继承了他的刻砖艺术。

(刘兴华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