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华区范家祠堂:城东古韵,文化遗存

成华区范家祠堂:城东古韵,文化遗存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家祠堂是成华区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范氏入川始祖范钦若(端雅)第四子范对扬一房的祠堂——壁公祠。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古代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范氏祠堂曾在2009年修缮过,现在共有两进。门当为两块方石,据范氏家族的人说,这进门包括门当、户对、门簪等都是以前老祠堂保留迁建过来的。直至南宋朱熹在《家礼》中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范家祠堂无疑就是一门望族所修建的家祠。

成华区范家祠堂:城东古韵,文化遗存

在成华区龙潭威灵社区八组的一个偏僻的角落,朱红色的外墙被修葺一新,这里就是范家祠堂了。范家祠堂是成华区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范氏入川始祖范钦若(端雅)第四子范对扬一房的祠堂——壁公祠。

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古代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深厚,往往一个村落生活着一个姓、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大多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

作为一处典型的家祠,范家祠堂较好地保留了清代的一些家具和饰物,例如贴金神桌、木匾、木刻对联、天井、走廊雕花等。

根据家谱所记,龙潭寺范氏是范仲淹后人中的一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乾隆年间(1736—1795),范氏对扬公从当时的广东嘉应州迁入四川,定居在成都东郊一带,即四川范氏家族的鼻祖。

目前,范氏后人散落在成都的新都、龙泉、成华区等不同地方。据不完全统计,人数多达三万人。龙潭范家修复完成的《范氏族谱》上,记载了从清乾隆年间范氏入川一世祖对扬公开始至今的所有范氏族人,最小的已经是第三十三代。

据范氏族人回忆,以前的老祠堂有五进,共五个天井,呈排开式,大门为六扇活叶门,还有六扇传统的镂空雕花窗,有人记得窗上是龙凤呈祥等图案。祠堂两旁有两道小门,还有灶房等附属设施。祠堂周围种有柏树、皂角树、肥珠子树(油患子树),从当年祠堂的体量和配备,可遥想范氏家族曾有的兴旺与发达。

范氏祠堂曾在2009年修缮过,现在共有两进。如今的祠堂一进大门便可见一个悬挂着的厚重木匾——范家祠,落款是“乾隆五年己未仲春云程敬书”。大门对联上书写着“晋国大夫第,宋朝宰相家”,应为仿制旧祠堂的对联新制而成。一对石狮威武伫立在大门两侧,既有辟邪之意,又有装饰之功,庄重气派。

祠堂外挂有四块牌子,分别是“范仲淹文化联谊会”“成都华阳范氏家族委员会”“世界名人范仲淹文化研究中心”“成华区客家文化研究会”。

一进之后为过厅,墙上贴满近期家族活动捐资集资姓名,范氏宗祠年度收支明细账,家族活动通知公告等事务性内容。过厅摆放着一张书桌和长凳,便于进祠堂参加集体活动时询问、登记、捐助等各种事宜。

过厅过后经过一个小天井,两旁分别栽种两棵树木,左边一间大屋,约五六百平方米,与家族大聚会时的“大礼堂”相通,角落堆放各种宗族活动器皿。右边一间为厨房,堆放柴草、炊具、碗筷、桌椅,厨房很大,可见家族祭祖、会食等重大活动时人员规模的庞大,只有这样大的厨房才能承载家族的集体祠祭、会食等家族活动。

二进门上挂“范氏宗祠”匾额,乙丑年四月立,为谢桃坊先生敬书。门当为两块方石,据范氏家族的人说,这进门包括门当、户对、门簪等都是以前老祠堂保留迁建过来的。一对圆形木制户对上分别雕有两个“福”字,门内门簪上已经空无一物,据说以前是有匾额的,只是不幸遗失了。大门左侧挂着“龙泉驿范仲淹文化联谊会”。

经过二进门后便是宽阔的下厅,穿过下厅和天井,即到正厅的祖堂。堂前木柱对联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门楣上挂“春秋享祀”匾额,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范氏第十六世孙所立。

祖先神位上方挂着“职在明伦”匾额,这块匾也是以前老祠堂流传下来的,应是范氏族学及后来的“范氏小学堂”的遗留之物。匾额正下方挂着“范文正公像”,为范仲淹持笏上朝的形象,范氏一族每逢重要时刻就会在此完成“拜影”的礼仪。(www.xing528.com)

尚书·舜典》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即说在宗庙里,舜接受了尧帝的禅让。在中国古代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宗庙之祭。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但在三代以前,庶人(普通老百姓)是无庙的,是不得建庙来祭祖的,只能祭于寢。古时建庙祭祀更是一件耗费财力的事情,同时有着诸多的规矩,庶人也承担不起。直至南宋朱熹在《家礼》中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1522—1566)“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家祠文化大体以诚敬、忠恕之道的原则,以为礼之本。在实行的时候既能体现礼之文,又能重本务实,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慎终追远,以及教化的意义。

祠堂用来供奉、祭祀祖先以及重要议事时,由族长主持。此外,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接受教育和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可以说它既是旧传统的道德法庭,也是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可以就在家祠上学。

所以,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宏大,越有权势和财力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节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范家祠堂无疑就是一门望族所修建的家祠。

与普通人家仅仅追求的修身齐家的家礼稍有区别的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和持笏上朝的画像与素有“人者仁也,亲亲为大”的等差之爱似乎可以并行不悖,范氏祠堂在重要位置着重突出“先忧后乐”的志向与追求。正厅正中是副对联:“晋国大夫第,宋朝宰相家”,横批“文正家风”。文正,正是范仲淹的谥号。族人范文卿介绍,对联原本是木刻,为皇帝钦赐,现在原版保存在范家后人家里,挂出来的是复制品。

经由上千年的因因相袭、善善从长,范仲淹的淑世精神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特质。范文正公像正下方依次为“范氏历代始高曾祖神位”,老式祖先牌位挂红,另又置放一新式的神位,为入川一世祖及以下历代祖先、入川第二世对扬公及其妻曾祖妣神位。牌位置于老式的木质神龛正中,新式置于右侧,神龛下面则供奉土地菩萨

神龛非常精致,为黑漆雕花神桌,完好坚实,现今已经很难见到如此精致的雕花神龛了:凤凰蝙蝠、仙鹤、鲤鱼等各种珍禽瑞兽及花件雕刻其上,古色古香,栩栩如生。神联为“晋卿隋会传文子,宋朝忠宣绍魏公”,表明了家族的历史渊源。

“隋会”,即春秋时晋国公卿士会,为范氏得姓始祖,其子便为晋国的范文子;“忠宣”,即范仲淹次子范纯仁“谥忠宣”,而“魏公”即范仲淹,“忠宣绍魏公”是指范纯仁继承父亲范仲淹的德化教言。

范仲淹共有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但范氏祠堂神联未言其他三子,独独言及忠宣范纯仁。如果排除牵强附会于范纯仁任职宰相一职的话,说明这支范氏极有可能出自范纯仁一支。称范仲淹为“魏公”,是因靖康元年(1126)二月朝廷“追封范仲淹魏国公”。祖堂正厅正梁上书有“百世其昌”,寄寓着祈求家族五福临门、兴旺吉祥的“迎百福吉祥如意,纳千祥富贵平安”、后代昌盛等各种美好愿望。祖堂墙上镶挂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时提醒族人学习范仲淹的高风亮节。

及至下厅,只见房梁正梁(脊檩)上书“万代兴隆”,偏梁则书“千子亿孙”,充分表达着家族螽斯蛰蛰、瓜瓞绵绵的美好愿望。墙上四周挂满与家族活动有关的图片、锦旗及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家族迁徙地图、祖先墓葬图。

清水沟范氏效仿范仲淹义田兴学,也以义田设立族学。范氏家族以耕读为本,向来重视后代教育。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社会动荡。范家祖上一些有识之辈,提出办学校授课,教化子孙,学校取名“范氏小学堂”。教师就在范家各房中选聘,“范家后代,在祠堂读书、吃饭一应费用全免”。这种重视教育的风气,在范氏家族中从古延续至今。如今每年家族里考上本科以上的学生,都会获得一定的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