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本论》及《支点》:传统儒学与现代哲学的新融合

《仁本论》及《支点》:传统儒学与现代哲学的新融合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仁本论》“将儒家的仁论演为一仁学的本体论,或仁学的宇宙论,将古往今来之儒家仁说发展为一新仁学的哲学体系”[3],构建出新的继承中国古代以至现代哲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学本体论哲学,并从儒家立场对世界和人类的普遍性问题给予解答。《支点》成立的是一行事哲学。由上可知,二者都将形而上学与人的价值、人的实践、具体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对其存在和意义做整体上的说明。所不同的是前者成立一价值哲学,为价值植基立本。

《仁本论》及《支点》:传统儒学与现代哲学的新融合

《仁本论》“将儒家的仁论演为一仁学本体论,或仁学的宇宙论,将古往今来之儒家仁说发展为一新仁学的哲学体系”[3],构建出新的继承中国古代以至现代哲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学本体论哲学,并从儒家立场对世界人类的普遍性问题给予解答。它在“中国文化主体”的前提下,再定义了“自由、平等、公正”等西方价值,提出“仁统四德”、“以仁为体,以和为用”等哲学观点,尝试解决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价值问题,从哲学上揭示了中国文化面对现代世界的价值之所在。[4]它特别重视对道德价值观问题的探讨,全书旨在构建一个新的儒学本体论,但最终要落脚在价值、伦理、道德的领域。作者认为,儒学的主要关注始终在道德伦理的领域,贞定价值理性,确立道德方向。[5]仁学本体论虽然重在讲本体论、形上学,但崇本而能举末,举体而始成用,因此并非空言。[6]作者指出,一个春意盎然的宇宙就是仁的宇宙,它自身便是虚无主义的对立面,她自身必然引出价值的基础。[7]仁学本体论所构建的形而上学是有确定的伦理指向的,它指出现实世界中伦理的向度,成立一价值哲学。

支点》成立的是一行事哲学。作者认为,从根本上说,思想并不为实在负责——实在为自身负责——而要为生活负责。[8]必须由“观者”提出的“我思”(cogito)问题走向由“作者”提出的“我行”(facio)问题。人是生活的作者,也就是历史的作者和未来的作者。人之存在即生存是最要紧的大事。哲学或思想的根本责任,就是关心这个事情,并试图为其提供可能的解答。任何绕过此问题的思想努力,都会因缺乏足够的重量显得轻飘。[9]为此《支点》将物的世界存在论换位为事的世界存在论,提出“我行故我在”的核心论点。(www.xing528.com)

由上可知,二者都将形而上学与人的价值、人的实践、具体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对其存在和意义做整体上的说明。所不同的是前者成立一价值哲学,为价值植基立本。后者成立一行事哲学,为生活选择提供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