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善好施的席永春-《建水史话》

乐善好施的席永春-《建水史话》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巡抚唐鄂生上奏朝廷,席永春获赠“中议大夫”的褒奖,并赐给“乐善好施”匾额,准其在家乡建立牌坊。永春逝世于上海,灵柩归葬云南省城。之翰在桂林病逝后,其妇求告于建水地方官绅,终在东城外大水塘建成“乐善好施”坊。

乐善好施的席永春-《建水史话》

席永春(?~?年),字茂之,约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建水西湖村人。父席佐,忠实厚道,凡修桥补路事均乐于捐资助成。永春幼时就读于私塾,当塾师讲《论语》至“君子周急不继富”一句时,颇有感悟,慨然顿足说道:“今天我知用财之道了!”

青年时,家境贫穷,便弃学经商。由于诚实待人,童叟无欺,加之精打细算,善于经营管理,不几年渐至小康。随着经营不断扩大,便欲谋求向外发展,将奉养双亲的事托付其弟,自己远去四川经商,备尝艰辛,终于站稳脚跟,设立起分号。

事业有了很大起色,便与弥勒十八寨(今虹溪)王炽合伙创立“同庆丰”“天顺祥”汇号,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武汉、南京、上海广设商号,以后更增设至江西、广东等地。“不数年富至巨万,大江南北咸知有建水席公焉!”(王宪斌《乐善好施坊记》)此后,营业愈扩展,用财愈慷慨,凡亲戚朋友或老弱孤苦、患病者、伤残人等,多所馈赠,或给予救济,一年之中,无以数计。对于家乡公益事业的赞助,更是不胜枚举。如给社仓捐赠积谷;在西湖村兴办义学;捐赠银两助修“文献名邦”坊;还购买了一部《古今图书集成》,惠赠家乡藏书楼。这部书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的类书,共有一万卷,6190部,不失为内容宏富的古代百科全书,因而更受人们啧啧称赞。现在这部书藏于县图书馆。(www.xing528.com)

光绪年间(1875—1908年),江浙一带发生大水灾,人民多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永春当时正在上海,目睹惨景,毅然捐巨款赈济,保全了很多灾民。巡抚唐鄂生上奏朝廷,席永春获赠“中议大夫”的褒奖,并赐给“乐善好施”匾额,准其在家乡建立牌坊。但是他终年在外乡,一直未能回乡。永春逝世于上海,灵柩归葬云南省城。而过继的儿子席之翰,被委到桂林为官,未能立坊。之翰在桂林病逝后,其妇求告于建水地方官绅,终在东城外大水塘建成“乐善好施”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