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道金牛:蜀地交通史

大道金牛:蜀地交通史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蜀道最惊险也最为核心的一段,金牛道的开通对于蜀地的交通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1937年2月,川陕公路全线开通,其中大部分道路就是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金牛道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而成。而如今,西成高铁成为连接两座西部“新一线城市”的大动脉。天堑变通途,让秦岭南北高速相连,六百四十三公里的路程,只需四个小时。

大道金牛:蜀地交通史

我们常说的蜀道一般有“北四南三”或“北四南四”的说法,依据地理位置不同,以汉中为界,可以分为南段和北段。北段以西安、宝鸡等城市为起点,翻越秦岭到达汉中地区;南段从汉中开始,向南翻越大巴山,最终到达成都。作为蜀道最惊险也最为核心的一段,金牛道的开通对于蜀地的交通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金牛道开通后,打通了崇山峻岭与中原文明造成的阻隔,三个天府之地——关中平原汉中盆地、成都平原——得以连接起来。其实,从古至今,世世代代的蜀人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从四面环山的盆地里走出去,向外拓展、对外交流?虽然有着地理环境限制的客观因素,但是古蜀人仍然千方百计地想和外界建立联系,并且实实在在地建成了联系。试想三星堆纵目青铜人像夸张的眼睛造型,和甲骨文“蜀”字上方的眼睛图案,也行都表明了蜀人对于走出盆地,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渴望。如果说,双目突出是蜀人对眼睛崇拜的一种表达,是对天地的想象和对未来的希望,那么金牛道就是从不故步自封的蜀人实实在在拼出来、走出去的一条大道。五丁开辟金牛道,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畏艰难困苦、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曾经,金牛道几乎是四川人北上出川的唯一通道。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金牛道默默无闻地发挥着贯通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直到民国时期,才迎来了一次大的变革。1937年2月,川陕公路全线开通,其中大部分道路就是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金牛道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而成。川陕公路曾是抗战中连接西北与西南的大动脉,曾承担过抗战内迁大学的入川重任。1949年后,川陕公路经过多次改造、维护,之后的数十年里,货车成为路上的主角。路窄、弯多,山高、谷深,纵有千难万险,仍未阻挡日复一日的滚滚车轮。新千年后,随着成都到绵阳、绵阳到广元、广元到汉中、汉中到西安这些高速公路的一一贯通,“老川陕路”一段段被“新川陕路”逐渐取代。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高速公路并未在原来古蜀道的基础上进行改建,而是另寻他处修建,所以还有部分古蜀道得以保留,供后人观赏、怀古和研究。从抗战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直到今日,川陕公路上碾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车辙,更承载了千万人的出川梦。(www.xing528.com)

2017年年末,中国交通史上发生了一件绝对值得纪念的重磅事件——我国首列穿越秦岭的高铁,从成都驶出,一路向北,朝着另一个古城西安奔去,而且还是以每小时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风驰电掣而去。想当年,蜀道之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在诗仙李白的笔下,这蜀道,鸟儿也飞不过,猴子也攀不过,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如今,西成高铁成为连接两座西部“新一线城市”的大动脉。天堑变通途,让秦岭南北高速相连,六百四十三公里的路程,只需四个小时。“中午吃泡馍,晚上吃火锅”,已经是“吃货”可以完全实现的美食攻略。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到武侯祠,从春熙路到钟鼓楼,西安与成都,成都与西安,再也不遥远。回望历史,从金牛古道到川陕公路,从宝成铁路到西成高铁,成都正与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三千年蜀道,越走越宽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