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技能水平:多策并举实现教师研修和社会服务效果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技能水平:多策并举实现教师研修和社会服务效果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应该给教师搭建平台,配套政策,鼓励教师积极认真地参与企业研修和社会服务,将其作为发展性指标予以引导。(一)提高教师企业研修实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们对企业研修还是给予期待的。企业研修的目的是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对于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技能水平已经很高的教师,在企业研修的评价方面应该区别技能水平比较低的教师。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技能水平:多策并举实现教师研修和社会服务效果

企业研修和社会服务对高职教师非常重要,是高职教师绩效区别于普通研究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的特色项目。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锻炼教师和学生队伍,密切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提升办学水平。将教师企业研修作为评价内容,引导激励教师们参与该项工作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学校目前没有给教师企业研修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有效的支持条件。学校应该给教师搭建平台,配套政策,鼓励教师积极认真地参与企业研修和社会服务,将其作为发展性指标予以引导。一味强调奖罚不仅解决不了教师研修实效问题,起不到激励作用,还导致教师弄虚作假。

(一)提高教师企业研修实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们对企业研修还是给予期待的。“教师的企业实践是太重要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后是要进企业的,进企业的话作为老师你就要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东西,它每年的变化是什么东西。”(FT18)“高职教师肯定是要企业实践的,关键是怎么把企业实践变成教师的内在需求,不是为了应付任务。比如我这个学期很乐意去企业实践,因为我这个学期要进行科研课题,我要编我的教材,就必须和企业合作,就很乐意去企业实践。”(FT02)有实效的企业研修是教师专业提升所需要的,要想实现企业研修的良性运行,就必须先从保证研修的实效着手。

(二)公平的研修机会是采用奖罚性评价手段加强教师企业研修力度的前提

为教师企业研修创造机会和政策条件,让教师得到平等的企业研修机会,是对企业研修实施奖罚性评价的前提。针对教师面临找不到研修企业、研修岗位专业不对口、课程安排紧张走不开等实际问题,学校需要积极拓展研修基地,做好制度顶层设计。一方面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建立教师企业研修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地引企入校,盘活校内研修资源,让教师在学校也有“企业研修”机会。(www.xing528.com)

学校应该发挥组织的力量,官方出面联系合作企业。与企业商定以研修团队的形式,形成相对稳定的研修岗位,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项目团队。形成校企共同策划、共同实施、共同考核评价的研修方案。岗位固定、人员流动、制度清晰是探索解决当下教师企业研修难有实效的积极方案。

企业研修的工作量要适中,符合企业研修项目的时间需求,在学校安排课程的承受能力内。“企业研修确实需要,但是规定研修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平时课多,假期也要适当休息、缓冲,也有工作。”(FT10)政策上对教师研修期间院内的基本绩效工资予以保障,鼓励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企业的报酬。

(三)务求实效,教师根据技能水平多形式参与企业研修实践

根据教师的研修需求,从实际出发,形式多样地达成企业研修的目的。企业研修的目的是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对于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技能水平已经很高的教师,在企业研修的评价方面应该区别技能水平比较低的教师。技能水平高的教师在学校负责实训课程之外,可以担任其他教师的实训导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得到提高,对愿意并有条件到企业继续研修的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发挥专家作用,加强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不对其进行强制性的企业研修工作量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