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措施及效果研究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措施及效果研究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意见》提出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四项具体措施,其中第一项措施便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对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息息相关的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从制度上提出明确要求,为教师绩效评价提供了依据和目标方向。因此,本研究拟从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期待解决目前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措施及效果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时期。2017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生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职(专科)院校1359所,比2015年增加18所,高职教育地位逐年提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高职(专科)院校教职工近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5万余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14年,教育部职成司对部分职业院校教学负责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学校管理者角度来看,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师资水平。有研究者通过对2011年事业发展数据中湖南省34 所高职院校上报的数据分析认为,高职院校所拥有的教师数量与质量对院校整体绩效产出水平影响最大、贡献度最高,进行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可以为提升教师的绩效水平指明路径(李科,2013)。

德鲁克(1954)认为:“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教师绩效评价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有效的绩效评价能够激励和引导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职业能力,进而提升师资水平和学校办学效益,因而对高职教师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求存在差距

201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教师队伍建设仍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专业技术课教师紧缺,‘双师’型教师尤为不足,仅占职业教育教师总数的25.2%”。该问题固然受招聘政策等外部条件影响,但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相关政策对在校专任教师发展双师素质的重要性导向不够、促进不够,更是重要的原因。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意见》提出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四项具体措施,其中第一项措施便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对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息息相关的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从制度上提出明确要求,为教师绩效评价提供了依据和目标方向。

“立德树人”必然离不开德技双馨的教师。高职教师不仅要创造高效课堂,而且还要创新开发优质课程;不仅谙熟理论知识,而且还会技术技能的实践操作;不仅熟悉教学流程,而且熟悉职业岗位流程;不仅能与学生交流沟通,而且擅长与企业和社会人员交流合作。师资建设任重道远,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该将其上升到学校战略高度去认识和发展。目前,如何通过实施有效的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来全面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对高职院校而言至关重要。

研究者作为学校的一名管理人员,在多年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高职教师绩效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对目前的绩效评价满意度和关注度整体偏低,存在制约评价作用发挥的若干问题。(www.xing528.com)

(二)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实践现状与国家政策要求存在差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在未来10年中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提出“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的绩效评价任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发展要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

国家一系列政策确立了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法律地位,对教师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与国家政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绩效评价应有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到位。在实践操作层面,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欠缺科学的体系、规范的标准、完善的流程和有效的保障机制,评价项目分散、无序,评价方案没有融入学校的价值理念,没有充分体现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和任务,没有站在战略高度顶层设计、系统规划。

(三)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

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理论研究与评价实践脱节,尤其对高职教师绩效内涵研究不足,高职特色不鲜明。一些直接且深度影响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理念和方案制订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高职教师绩效内涵界定等,没有被系统地研究和运用到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中。

教师绩效评价的过程就是引导教师实现绩效目标的过程,通过引导和调整教师的个体行为,实现整个学校的组织战略目标。高职教师的劳动集教育性与职业性于一体,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工作绩效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方面的内容。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方式、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好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既能起到激励教师良好的态度、能力、行为发展和表现的作用,又能起到惩罚教师劣质的态度、能力和行为表现的作用,还能够提升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组织归属感,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拟从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期待解决目前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