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原马槽的泥巴糊起来

周原马槽的泥巴糊起来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槽的周遭均被干涸的泥巴所糊遮。崇仁疑惑地弯起手指,试着敲击马槽。崇仁猜测分析着先人们的心态:“如此珍贵的宝物,之所以涂满泥巴,当作马槽使用,也许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也许是出于防备的意图。”老太爷点头赞同,并对崇仁有所交代。二人又来到了北园子边端的“天径”小院。领着崇仁来到“天径”小院,并不是专意来看棺材的。老太爷忽然想起来此的本意,又恢复了刚才中断的思绪,继续对崇仁有所交代。

周原马槽的泥巴糊起来

山边姬氏家族墓园里,清冷静寂。

姬老太爷和崇仁一大早就赶到了孔氏的坟墓之前,清扫了墓地,并在碑前供台上布满了香烛及水果糕点之类的供品。

燃香的烟气袅袅上升。烧过的纸钱灰片随风卷起。

“你娘已经一个人在这儿躺了十年啦。刚才我对你娘说了,让她再等等,用不了多久,我就要去给她做伴儿了!”辞别坟墓时,姬老太爷一边流连地回头张望,一边与崇仁喃喃低语。

紧挨着孔氏坟墓之处,是老太爷为自己预留的墓位。老太爷墓位之后,还有一处预留的墓位。那是姬老太爷为他兄弟二老太爷姬秉忠准备的。

孔氏墓前供台处,有一大束初冬季节的野花。早在姬老太爷和崇仁到达之前,它就已经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了。

崇仁回头张望,语气迟疑地推测着。

“在我们之前,可能昨天就已经有人来过了。那一大把野花,会不会是……”

“是她。”姬老太爷看似平静却很肯定地作出了回答。

十年前的此日,孔氏走了,去了天上的极乐世界

同样是十年前的此日,孟氏走了,去了山下的尼姑庵。

山下,圆觉庵内,尼姑们双腿盘坐着诵经。

人到中年的了空师太,心如古井般的神情,专注于口中的经文和手上捻动的念珠,其他的一切似乎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姬老太爷远远站着,遥望心无旁骛、闭目诵经的孟氏,似乎并不打算走近打扰。在他的眼中,了空依然还是孟氏。

崇仁在其父身旁,闭目合掌,默默祈祷。

了空师太身边的一个小尼姑,抬眼看到了姬老太爷凝视孟氏的专注而复杂的眼神。

小尼姑忍不住悄悄拽了拽了空师太的尼服下摆,小声通报情况。

“师太,那位施主,就是那个老汉,又来了!”

了空好似没有听见一样,但身子却是微微一抖。

姬老太爷静静伫立片刻后,默默转身离去。

“怕是此生最后一遭喽!”姬老太爷这句话,是对自己说的?是对崇仁说的?是对过去的孟氏说的?是对眼前的了空说的?谁也不知道。

了空依然专注诵经的身姿,但微微偏向了姬老太爷离去的方向。依然是端坐合掌闭目,但深深地弯腰俯首。这些有形无形的姿态和动作,都传达了了空的感谢与送别之意。

弯腰俯首的了空,慢慢地起腰抬头。依然是端坐合掌闭目,但紧闭的双眼之下,两行清泪缓缓流淌。

咫尺之间,关山难度。

姬老太爷及崇仁的背影,已遥不可及。

姬老太爷和崇仁催马驱车直奔姬氏庄园而去。

十年前那个难忘的雪后清晨,姬府遵照老太太孔氏的遗嘱:“不管发生什么事,照样搬家,照样过新的日子。”其后十年间,姬老太爷再也没有踏入庄园一步。此番前来,在他潜意识中,是交代后事的意思。

除了三五个看家护院的家仆,整个姬氏庄园久无人住。

空荡荡的庭院,装满了姬老太爷说不尽的忆念和情思。同样是初冬时节,前院那棵大柿树上同样还残留着几个熟透了的未摘柿果。后院孔氏内宅处,似乎还会传出孔氏的咳嗽声响。那台西洋式梳妆镜,也许还置放在下院孟氏住屋的桌台上……

姬老太爷闭上眼睛、晃晃脑袋,努力收摄飘远了的神魄。他长叹了一声后,果断吩咐:“去北园子!”

崇仁扶着老太爷,走进北园子。

老太爷放慢了脚步,充满感情地东张西望巡看着:“咱们这城外的姬氏庄园和城里的姬家大院,从最初建造算起,已有三几百年的历史喽!”

崇仁亦是感慨不已:“根据家谱中的记载,至少有十好几代的姬家老祖先都在这里苦心经营过啊!”

老太爷点点头,一番话语重心长,颇有交代后事的意味。

“一代传一代啊!这庄园和大院,还将经过我和你之手,传给下一代,下下一代。有些事情,家谱中没有记载,也不好记载。我就是想趁着今天咱爷儿俩单独在此的机会,交代几件事情的。”

在北园子马棚里,老太爷让崇仁去观察一个马槽。

那马槽造型颇有些奇特,遍体涂满了一层泥巴外壳。崇仁走近,大致一看,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你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仔细听听!”老太爷有意加以提醒。

马吃草料的咀嚼声中,偶尔夹杂着一种特殊声响。(www.xing528.com)

崇仁仔细倾听并观察着现场情况,终于发现:一匹马口中的衔铁并未摘下,吃草料时衔铁撞击马槽发出声响。

马槽的周遭均被干涸的泥巴所糊遮。崇仁疑惑地弯起手指,试着敲击马槽。马槽发出金属清脆的声响。

这马槽无疑是姬府先人们留下来的一个秘密。它是何时又是怎样进到姬府的,谁也说不清。姬老太爷年轻时,出于好奇,曾把它洗刷干净查看了一番。

“老天爷呀!竟然是件国宝!西周晚期的王室青铜盘,清晰可辨的铭文就有一百多个哩!”老太爷述说着当时的惊奇发现。

崇仁猜测分析着先人们的心态:“如此珍贵的宝物,之所以涂满泥巴,当作马槽使用,也许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也许是出于防备的意图。”

老太爷接着说明:“防备谁哩?防备官府,防备土匪,防备盗贼,也防备咱姬府自家哪一代的不肖子孙!我也是作如此想,所以重新以泥巴对它做了伪装。”

崇仁长长叹气,无奈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如今这世道,青铜宝物显摆出来,难免会成为贪利之人的觊觎目标,还不如深藏地下,留待太平盛世的后人们去研究观赏。”

老太爷点头赞同,并对崇仁有所交代。

“说的是啊!自那天夜晚土匪来抢劫之后,我就把咱祖传的一些青铜宝物陆陆续续转移到了地下。蚂蚁的生存智慧嘛!那件‘马槽’,你也可以照此办理。”

二人又来到了北园子边端的“天径”小院。这座僻静瘆人的小院里,停放着二十多具不同的棺材。

小院之所以起名“天径”,大约是指通往天堂之路的意思。人死之后,尸骨肉体只能随着棺木一同葬入地下。而脱离肉体的魂灵,总向往着驾鹤西去,飞向天上的极乐世界。有人上天堂,有人下地狱。上天之路不易,不是“通天大道”,只能是小“径”。

姬老太爷站在早已为自己选定了的棺材旁,轻轻拍打着棺身,语气中并无多少悲戚。

“这就是我将来在地下的住房啊!快要派上用场喽!”

“爹!”感到悲戚的是崇仁。他想制止这个话题。

老太爷达观地一挥手,然后又指向另一具形制木质完全一样的棺木:“人嘛!都会有这一天的。这一具,是给你二叔预备的。不久之后,他也会落叶归根的。”

领着崇仁来到“天径”小院,并不是专意来看棺材的。老太爷忽然想起来此的本意,又恢复了刚才中断的思绪,继续对崇仁有所交代。

“咱们刚才说到了哪儿呐?噢!在咱庄园里,有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处小小的偏僻院子,并不仅仅是停放了几副寿材!据老辈人传说,这里有个洞口,可以经过一条地下通道直通城里的姬家大院。洞口隐藏在哪儿,我不知道,但你二叔小时候好像发现过。”

崇仁颇感神奇但又理解地评论着:“这大概是咱姬府先人们为防备非常事态而未雨绸缪、预做准备的吧?”

非常事态时的逃生之路,上天好生之德的援救路径,这或许是“天径”小院得名的另一层含义吧。

老太爷和崇仁由“天径”小院走出,行至北园子园林假山处,意外地遇见了怀远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崇仁很是奇怪。

“我来找你们啊!听我娘说,爷爷和爹要到庄园来,我就提前来这等你们了。好长时间没回来了,我也想到庄园里看看。”怀远看似淡然地回复着。

崇仁依然疑惑着,好像不明白怀远是怎么一下子就突然到了眼前。

怀远明白过来,指向密室的隐秘洞口处。

“那儿有一个我小时候玩捉迷藏的洞穴密室。当年咱家遭土匪的时候,我娘就是把我藏在这儿给保护起来了。旧地重游,顿生百感呐!”

崇仁还是不放心地追问着:“跑这远的路,专意来找我们,是有啥重要的话要说吧?”

“是啊!”怀远严肃起来。

在前院那棵大柿树下的石几石凳处,爷孙三人坐下开始谈话。

怀远慷慨激昂地说起了事关国家命运的北伐战争。

“南军北伐?……北军的实力是不是要更强一些哩?”老太爷有些担忧地发出疑问。他是在为国家担忧,也是在为自己的儿子担忧。他深信:老二姬崇义一定就在南军中效力,一定会在北伐中征战沙场。

“南军有全国民众的支持,最终一定会打败北军的!”怀远的回答充满信心。

崇仁急切问道:“北伐?对咱周原会有影响吗?”

怀远已是一副紧迫的口气。

“南方的国民革命军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打不到咱这儿来。北军的那个土匪师长曹拐子,马上就要进驻凤翔了。于大胡子的靖国军,有可能很快就同北军在周原开火交战。我急着来给爷爷和爹报告这个消息,是想着咱姬府有没有需要提前防备的事项。”

老太爷感到了深切的忧虑:“兵匪一家!周原的老百姓更要遭殃喽!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崇仁呐,府中的事要提前安顿好,早些做好应对乱世的准备。”

崇仁忧戚地沉思着:“一旦在咱眼皮子底下开火交战,确保咱一门老少、阖府上下人等的安全是第一要务。药材庄和酒坊的生意要根据情况该停就停,该减就减。现在不是做生意赚钱的时候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