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项目层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项目层面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将依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三控四管一协调”八项任务,分析研究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在项目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一)“三控”方面“三控”是指对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即是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目标控制。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各项目负责人以及管理层更多关注的是设计的成果,而对成本的重视程度还不足,以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与自己关系不大,而且对有关提高成本控制意识的建议也常常忽视。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项目层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本质上是指针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设计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进度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其主要任务包括设计成本控制和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设计进度控制、设计质量控制、设计合同管理、设计信息管理、设计风险管理以及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等。下面将依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三控四管一协调”八项任务,分析研究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在项目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一)“三控”方面

“三控”是指对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即是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目标控制。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三大目标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并且对设计项目的目标都具重要的影响(如图5—2所示)。但在设计项目目标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图5—2 质量、进度、成本与设计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

1.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设计周期较短。由于建设项目总工期的限制,业主常常为了缩短工期而压缩设计的周期,严重影响了设计的质量。

(2)进度管理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建筑工程设计从业者理论知识欠缺,思想相对落后,吸收引入先进制度、管理方法及工具的速度较慢,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进步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3)设计进度风险较大。影响建筑工程设计进度的风险因素有很多,且我国设计行业对设计进度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难以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风险发生时也难以得到有效的管控。

2.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如果建筑设计出现误差,现场施工中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目前,建筑工程设计在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结构设计方面,漏算标准荷载或取值不当、结构构件在立体空间中部分重叠、独立基础未考虑基础梁两端的搁置长度、条形基础对重叠部分未做设计处理、构造柱的设置未能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框架结构填充墙超长或超高而造成墙体开裂等问题常见。

(2)在建筑设计方面,表现在采光标准不达标、未能合理设置伸缩缝、防护措施及安全出入口等未设置、不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等。

(3)建筑材料等级尚未明确标注或标高标注不全、本应提前留出的设备安装洞没有进行预留、相关预留部件尺寸规格混乱等、现有的建筑构造与结构构造之间标高不一致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负责工程设计的专门人员对国家现行的规定、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不够了解与熟知,无法运用自如。其余还有诸如单位管理不严,审校人员把关不认真、草率签字出图等问题;另外还有设计人员一味注重工程进度却忽视设计质量,造成漏、碰、错、缺等问题的发生。

3.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单位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受成本控制的优劣影响,成本控制能力强弱是建筑设计单位进行经济决策的基础。建筑设计单位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控制意识不足。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各项目负责人以及管理层更多关注的是设计的成果,而对成本的重视程度还不足,以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与自己关系不大,而且对有关提高成本控制意识的建议也常常忽视。

(2)成本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大。建筑设计单位的服务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期,而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长、投入高等特点,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变更,发包方往往会要求建筑工程设计也做出相应的变动,从而使得建筑设计单位的成本计划难以贯彻执行。

(3)成本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由于成本控制未能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足够重视,因此难以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监督,从而使得成本变得难以控制。

(4)整体全局性的成本控制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存在相当数量的建筑设计单位对于环境变化不能积极主动应对,而是以消极态度对待,使得财务被动管理,缺乏合理可行的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没有做出全局性的成本管控计划,财务、考核制度空缺等。由于建筑设计单位无法应对诸多挑战,最终难以设计出好的产品,只能顺应合作单位的要求了事,不仅使得成本难以控制,也无法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www.xing528.com)

(二)“管理和协调”方面

“管理和协调”是指建设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四方面。

1.合同管理

在合同管理方面,建筑工程设计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合同签订后未做合同交底。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负责人及有关部门往往只重视合同的签订,而对合同的分析与交底却没有足够重视,更有甚者对其持忽视的态度,这样一来,就造成合同签订与执行两方面的脱节,未能按照合同安排设计人员的工作,有关设计人员由于未能充分了解合同的具体服务内容与详细技术要求,致使实际设计工作脱离合同,甚至与合同有关规定背道而驰。

(2)忽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项目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一些变化,如甲方变更部分建筑物的功能、改变部分设计要求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果项目负责人管理不到位,未能重视合同变更管理,后期索赔工作将难以进行,并且导致在合同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成本,降低了设计项目的效益。

(3)建筑设计的收费滞后。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的设计收费按照合同条款约定的收费节点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会出现施工图已经提交,而方案阶段的设计费还未到账的情况。设计收费的滞后增加了设计单位的运营风险。

2.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和环境的安全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隐患。

(1)忽视设计工具的安全。目前,建筑设计均采用计算机软件,并且为了方便生产,设计各专业均联网运行,这样可以共享同一份建筑资料,提高设计效率。但如果计算机或网络出现故障或被病毒感染,则设计软件无法运行,且已画好并存在硬盘中的图也会受到损坏,这往往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2)不重视设计环境的安全。设计企业一般都在比较拥挤的办公楼里办公,设计资料、书籍、图纸遍布办公室的各个角落,而这些都是易燃品,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还会带来资料和成果的损失。

(3)不了解配合施工的安全。在一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设计人员至少需要去工程现场3~4次,分别是初期踏勘、工程开工前设计交底、工程施工中设计配合以及工程竣工时参加验收。工程现场往往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如果设计人员不了解情况,又没有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往往会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3.风险管理

(1)设计方自身原因造成的风险。在项目前期设计基础资料尚不规范或未能及时提供的情况下,设计单位往往因为急于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导致设计不充分、设计错误等问题时常发生;由于设计单位或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导致设计失误或错误,造成设计质量问题;由于成本意识不强,造成设计过程的成本偏高,甚至高于合同额;由于设计周期短,为赶进度往往使得设计质量不高,后期设计变更增多使得设计风险加大;此外设计方在审核把关这一环节往往比较草率,使得自身风险增加。

(2)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利益者造成的风险管理难题。由于委托方凭借其买方的地位,不懂设计却凭主观臆想干预设计,严重影响设计单位的正常工作;存在相当部分的承包商只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为目的,还找出众多客观理由对当前设计做出变更,使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增加的同时也将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风险提高了;除此以外,监理工程师想要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就会以降低安全系数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若该工程再遇上偷工减料的情况,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建筑工程设计单位也将难以逃避责任。

4.组织协调

在组织协调方面,建筑工程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协同设计意识较为薄弱。由于传统的职能分工形式,导致设计团队内部不同专业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协同、沟通和信息交流的缺失,会引起较多的返工和隐藏的问题,使得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下降。

(2)目标不明确。由于有时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总体目标不明确,导致组织内部出现混乱,不同部门和单位对目标的理解不一致,往往会出现冲突和矛盾,从而影响设计项目的高效进展。

(3)理解力偏差。由于有时候组织内部成员对合同、指令、责任书的理解不一致或不能理解,因此项目主管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周旋于各职能部门之间。同时,部分设计院各个专业之间及专业内,由于技术设备落后和软件设备简单等原因,相互间的交流沟通也不顺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