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与人文内涵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与人文内涵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现代建筑文化中,地域性建筑文化最具中国精神,最具创造性和现代性。福建地域性建筑特色,源于独特传统民居形式、建筑工艺和浓郁的侨乡文化。总结现代建筑如何传承地域性建筑文化,主要是:城市中具备特殊自然环境的局部区域,建筑创作运用地域性建筑的一些创作原则。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与人文内涵

在中国现代建筑文化中,地域性建筑文化最具中国精神,最具创造性和现代性。地域性建筑是指以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为主,辅以特定人文因素为特色的建筑作品。地域性建筑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运用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具有文化特异性和明显的经济性。我国的地域性建筑在不同的历史背景里,发挥这些特异性,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国西部地区多样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条件,多元的民族生活,多彩的传统民居,为现今的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地域性建筑语汇和创作手法。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九寨沟宾馆、九寨天堂、景洪傣族竹楼式宾馆、兰州和延安新窑洞居住小区等地域性建筑的成功实例说明,从民居中寻求创作灵感,始终是中国建筑创作中最有希望也是最有成就的方向。

江南民居建筑粉墙黛瓦,清丽而朴实,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江南地域风格建筑的探索,就从这粉墙黛瓦、马头墙、漏窗和园林等要素开始,逐步发展到把握总体环境以及注入现代气息,依然保持清雅的格调和文人意趣。改革开放以来,改造建设杭州楼外楼饭店上海西郊宾馆等作品集成南方民居建筑形式和园林手法,运用现代材料及技术,尽显经典建筑现代神韵。

福建地域性建筑特色,源于独特传统民居形式、建筑工艺和浓郁的侨乡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武夷山庄、武夷山九曲宾馆等建筑吸收闽北传统村居空间形式布局的神韵,传承地方建筑文脉和结构,造型风格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建筑的形象处理和细部设计方面,反映出更强的现代精神。

新疆地区的民族形式建筑,主要是运用尖拱和伊斯兰风格的装饰。新疆现代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的探索,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建设的吐鲁番宾馆新楼,建筑形式已经摆脱尖拱形式,建筑平面采用集中式布局,门厅吸取了民居的“阿以旺”天窗采光,敦实的台阶式体量处理暗喻向上的山势和生土建筑的体块,有几分温馨的古堡气息;拱窗、半月窗、滴水等细部朴实的处理,具有一定的现代感而又富于地方自然特色。(www.xing528.com)

对地域性建筑的探索,中国建筑师积极引入、实践西方建筑理论和设计思路,逐步形成中国地域性建筑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地域性建筑融于周边环境的意识;集约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建筑材料的建筑创作思路;充分发掘地方的绿色建筑技术;鲜明生动地注入现代建筑技术和艺术;开拓城市公共建筑地域文脉的新领地;不失时机地展现现代艺术观念等等。如上海的龙柏饭店、广东的南越王博物馆、四川广元三星堆博物馆,有对局部地域性的深刻理解,同时关注当地的文化环境和建筑遗存的保护。一些地域性建筑规模不大、采用有机抽象、抽象表现主义等手法,比在建筑中引用现代雕塑等做法有本质的飞跃。

总结现代建筑如何传承地域性建筑文化,主要是:(1)城市中具备特殊自然环境的局部区域,建筑创作运用地域性建筑的一些创作原则。(2)一些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建筑组群,如主要领导人下榻的宾馆会馆、大学城和科技园等等,建筑的外观并不追求豪华壮丽,可以采用当地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彰显地域的建筑文脉。(3)旧城危房改造工程中,传承城市机理和地域文脉,发挥设计创意,巧用自然条件和地方特色建筑,使用地方材料包括拆除旧建筑的旧材料,在花钱不多的前提下,完成有品位的作品。(4)在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和纪念性传统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优化交通组织、绿地营造、建筑密度和体量,处理好新老区之间过渡地带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文脉的衔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