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隆安县发展史:贯彻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隆安县发展史:贯彻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县掀起大办水利、钢铁和粮食高潮,造成干部弄虚作假,欺上压下,报喜不报忧,致使隆安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下降,人民生活极其困难。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主要是解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遗留的问题。隆安县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会议精神,对全县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调整。

隆安县发展史:贯彻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县掀起大办水利、钢铁和粮食高潮,造成干部弄虚作假,欺上压下,报喜不报忧,致使隆安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下降,人民生活极其困难。196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4907吨,比1959年减产17706吨,不少群众用野果、野菜充饥,隆安县和全国一样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主要是解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遗留的问题。1962年1月至2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扩大工作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以来党在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隆安县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会议精神,对全县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调整。

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中,根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精神,县委大力施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在调整生产关系的具体工作中,果断施行:停办公共食堂,把口粮直接分配到农户;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参照各生产队人口、劳力田地,对土地适当调整搭配,落实劳力、土地、耕畜、农具“四固定”;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推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度;落实社员农户自留地,鼓励私养禽畜,发展家庭副业。1963年1月,县委制定出台《隆安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规划(1963—1965)》,在农村全面推行30%按劳分配、70%以人定等定量的口粮“三七开”分配方法,妥善解决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通过调整,社员群众生活稳定,农业生产有所发展。196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60170吨,农村基本摆脱困难局面。

在对工矿企业进行调整中,县委根据1961年9月中央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针对各社队因盲目产生的“贪多、贪大、贪洋”而仓促开工、粗糙生产的工矿企业进行调整,确定国家对企业实行“五定”(定产前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材料消耗和供应来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和“五保”(保证产品和品种质量、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通过停办一批、缓办一批、合并一批办法,全县国有企业除隆安农械厂、隆安电厂、隆安粮食加工厂、隆安印刷厂、罗兴造纸厂和白马煤矿外,其余全部下马。在“大跃进”中转为国有和划归公社管理的手工业,恢复为集体所有制。公社一级办的化肥厂等企业全部停产。县国有商业与县供销社分开,恢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962年12月,全县602个工矿企业,被关、停、兼、转的有554个,约占92%。(www.xing528.com)

1963年,百朝公社支书与社员一起选种(梁愈珔 摄)

除了对农业、工业进行调整外,县委还对城镇人口量、区划建制、开放农村集市、财政压缩、教育规模、文化和卫生体制等进行调整。通过调整,1965年,全县社会生产和经济形势有了较大的变化,基本上扭转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农业生产回升,财政收入增长,工农人口比例基本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物价有所下降,社会商品零售活跃,城乡群众生产生活逐步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