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除国内设计教学误区,建筑教育笔记

破除国内设计教学误区,建筑教育笔记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Kollhoff在评图中,使用了一些诸如“美、优雅、强烈”等形容词对建筑形态做判断,由于这些判断是在一定学术研究与个人修养基础上做出的,因而具有相当客观的说服力,虽然的确渗透了其个人好恶。

破除国内设计教学误区,建筑教育笔记

1.建筑历史研究与设计教学之间的隔阂需要打破

图5 ETH高年级作业,《建筑入口》

第4周作业,Hans Kollhoff 评图,及三个学生的作品。石膏制作,1:20,1周。

图6 王英哲作品,《建筑入口》

时长一周,王英哲第4周作业,上图为石膏,下图为卡纸做的反模。1:20,1周。该作业有两种方式操作:直接用卡纸做反模然后浇石膏,或者先用卡纸做一个正模,然后用硅胶翻成反模,再浇石膏模。做反模是要训练大家反向的对空间的理解。

首先我认识到,不能用过于考古学或过于“文科”化的方式学习建筑历史,这两种方式,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建筑历史与设计教学间产生隔阂的原因所在。学习我们的建筑历史,一是要去实地旅行,用身体感知中国建筑传统,而非仅仅是传统建筑,二是要用现代建筑的理论与设计观念,“类型学”(Typology)一些、“类比”一些、“思辨”一些,去解读不同地域建筑的空间组合模式、形态比例特征、材料建构状态、人的生活内容(Program)与空间模式的关系……(www.xing528.com)

2.形式风格与设计方法传授没有冲突

Kollhoff采取的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从形式风格(Style)角度看,都是他本人研究文艺复兴建筑的一些基本规律与原则,但其实,都可以在“循规则、研比例”的“原型”(Prototype)层面、在城市文脉(Context)延续层面和现代建筑的观念与做法接轨,这与他在教案设计及作业讲评中,采用了基于“类型学”的一些方法有着深刻关系。

3.“形态”是可以探讨的

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有意回避对形态做讨论,因为这是一个带有相当主观性的概念,很难理性传授。而且从自己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看,业内很多人士正是因为这一点谈不清楚,反倒喜欢谈,因为可以故弄玄虚。从Kollhoff教案看,在一个或传统、或现代的相对统一的基础上,还是有些具体方法与标准,可以对形态感、视觉修养,进行传授与探讨的(但决非“感觉”说辞)。Kollhoff在评图中,使用了一些诸如“美、优雅、强烈”等形容词对建筑形态做判断,由于这些判断是在一定学术研究个人修养基础上做出的,因而具有相当客观的说服力,虽然的确渗透了其个人好恶。所以,在这一点上,既要开始做,也要非常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