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教育笔记(1):学设计·教设计

建筑教育笔记(1):学设计·教设计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经过调查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个餐厅除一般功能类似外,在用户具体构成、真实使用状态上差别很大。我们只有将一般性标准功能,放到具体情境里,针对特定用户的具体使用,进行更符合事实、更人性化、更细致入微、更(设计师)个人化的分析与阐释,进而找到真正的问题,拟定出恰当的使用内容,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与人的真实使用,匹配互动的空间形态(图11)。我始终认为有一些非常高贵的东西存在于使用之中。

建筑教育笔记(1):学设计·教设计

在上海交大二年级“空间设计与使用(Use)/内容(Program)/问题(Problem)/功能(Function)的互动”环节作业讨论中,我给学生介绍了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Sou Fujimoto)设计的一栋私家住宅House N(图10)。

有同学提问道:“在这么白的房子里,一般人会不会觉得刺眼呢?设计师觉得好的设计,一般人用起来会方便吗?能够感觉到诗意吗?”

我如此回答:“以我对日本私家住宅设计过程的了解,这栋房子应该是这家用户和建筑师一起商量着设计出来的。这里面住的,是有名有姓的某个家庭及其成员,容纳的,是那个家庭真实的生活与故事,是不是好,是不是刺眼,我们只能去问这个家庭里的成员。私家住宅的用户没有‘一般人’这个概念,这个词太大,不精确。公寓用户也许可以稍微‘一般’点儿,但好的公寓设计,也是要针对特定用户,尽量精确、具体着来设计的。比如现在国内房产市场上很多概念,如刚需型、改善型、青年公寓、第一居所等,其实也都是超越了‘一般’概念,细分用户后才能提出来的。”

不过反观这个同学的问题,我觉得在当下学生中还是蛮有代表性的。此类疑问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在表达他作为设计师的某种偏好,他当然可以不必设计颜色这么白的房子,不过,我们学习案例的目的,不仅要学(或不学)案例的形态,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习进程,借鉴每个案例背后独有的、具有针对性的观念与方法。藤本壮介这个私宅案例,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它的形态和颜色,而是特定用户的具体使用与空间形态(包括空间构成秩序、氛围、细部等)之间的关系处理。想要处理得好,就需要弄清楚如下几个问题:设计师面对的是怎样的特定用户(User)?用户是如何具体使用(use)这个房子?具体用户与具体使用结合在一起,需要怎样的空间形态才能与它们形成内在的互动匹配关系?

图10 私人住宅House N,建筑师藤本壮介(Sou Fujimoto),2006~2008

这里我以住宅为例,具体解释一下“使用(use)”的含义。它不仅是指建筑师要考虑《建筑设计资料集》里列出的住宅类型(Function Type)所需要的诸如房间功能类型、面积、数目等指标,以及通过功能泡泡图揭示出的不同功能空间(房间)之间以“效率(空间经济学)”为原则制定出的联系方式与逻辑关系,同时,还要分析具体用户的家庭人员构成、日常生活方式(包括细节)、空间体验模式(包括独特习惯)等。另外,用户一些形而上的需求也要认真对待,比如生活的价值观,比如前面同学提到的“诗意”,我想,科学家和艺术家、穷人和富人、墨西哥人和江南水乡人的“居住诗意”……应该会有很大的不同。

再以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位于市区)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位于郊区)各设计一座面积相同的学生餐厅为例,来做进一步说明,如何从功能类型出发,进入具体用户的具体使用分析,并影响空间形态的塑造。按照《建筑设计资料集》,若两个大学餐厅面积相同,其餐厅和厨房面积比、功能流线、功能(空间)之间的(泡泡图)逻辑关系应该基本相同。可经过调查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个餐厅除一般功能类似外,在用户具体构成、真实使用状态上差别很大。同济校园餐厅用户中,会有相当比例校外“赤峰路设计一条街”的工作人员,而处于郊区空旷环境中的上海交大餐厅,用户基本就是本校师生。同济餐厅的使用方式很单纯,就是吃饭,而上海交大餐厅由于是郊外封闭校园环境中不多的大尺度室内空间,很多学生会把一些课余休闲活动,如聊天、打牌、小组讨论,甚至包括自习,都放在餐厅中完成,同济学生则会把上述活动放到餐厅外相应的城市或校园里其他相应功能空间中完成。另外,两个餐厅所处基地(Site)的不同,也会进一步加大两者在设计上的差异。最终,这两个餐厅落实到空间构成秩序、空间氛围、细部处理、尺度感、不同功能房间的关系及面积配比、座位布置方式等多个方面,差别就会很大。

我们只有将一般性标准功能(Function),放到具体情境(Situation)里,针对特定用户(User)的具体使用(Use),进行更符合事实、更人性化、更细致入微、更(设计师)个人化的分析与阐释,进而找到真正的问题(Problem),拟定出恰当的使用内容(Program),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与人的真实使用,匹配互动的空间形态(图11)。

图11 某私人住宅平面剖透视,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塚本由晴+贝岛桃代)

1:40平透视及构造做法图示,体现出建筑师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细致关注,在使用者具体生活方式与空间形态塑造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匹配关系。

的确有些建筑师在做很炫的形式,很大的项目,这其实都没什么!但是,如果建筑师不了解人们真正想要什么,我认为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如果有人跟我说,您设计的温泉浴室或艺术博物馆,看起来很漂亮,可都不好使用(used),这话真的会很刺伤我。所以,建筑教育应该始终关注“使用”(use)——要从最广阔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词。注意:是使用,不是功能(function)。我始终认为有一些非常高贵的东西存在于使用之中。思考一座房子如何被人使用,是一件高贵的事情,因为它事关人们的生活如何上演,事关人们如何被房子呵护、关爱。

[瑞士]彼得·卒姆托(1943~),建筑师

正是对使用内容、设计、功能类型、使用方式、特定用户、空间形态等几个概念,我们持有上述观念,在空间设计训练时,就会对学生提出如下几条明确建议:

(1)正向路径

做空间设计,需要探索设计行为可能碰到的所有因素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要以功能类型为基础,围绕特定用户的真实使用,解决多方面问题,制定出合适的使用内容,催生出匹配的空间形态。(www.xing528.com)

(2)反向路径

特定的空间形态,会或显或隐、或强或弱、能动地吸引特定用户(群)展开某些独特使用模式,引发出某些独特使用内容。

(3)独特性

不同设计师面对同一个设计任务,理性分析出的使用内容、多方面问题,应该千差万别,给出的解答,应该是个性化的。

表1 空间设计五个训练环节示意

我们在空间设计训练中设置了五个环环相扣的作业(表1)。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在保持前四个作业做出的“空间形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新作业中加入的具体功能要求下(如别墅),找到最适合已有空间形态、与之最匹配、最能互动的家庭结构和使用方式。有同学将前期做出的“线性回转空间+大空间+宁静氛围”的空间形态,转变为一个带有佛像、顶光、冥想与禅坐空间,为“信佛”家庭建造的居所(图12);有同学基于前期“相互交叉但又不联系、暗含挑逗但又明确分离的空间形态”,将其转变为“离婚但仍住在一起的夫妇”的别墅(图13)。

最后,针对“一般人”这个概念,再做一些引申。

作为设计师,除了专业需要,要对具体用户有精确认知、分析外,作为一名现代公民,也应如此认识与培养自己的独特性。比如最近几年,学生以及新闻、学术媒体,常会用70、80、90类似的代际视角,或不同地域、不同出身等大的“集体单位”划分人群说事儿,也常会采用一些标签、口号式“宏观大词”,如中西对比、神似形似、生态可持续性、以人为本……来谈论专业或非专业问题,我以为,这些其实与“一般人”概念在本质上一样,都是一种大脑偷懒的行为。

社会学宏观角度思考事情,以集体单位、宏观大词儿笼统谈论一下,某些时候也还说得通,但如果我们自己在做设计时,将“个体与集体”“具体问题与宏观大词”混为一谈,而不是从自身的人生经验、学识积累、性格倾向出发,则很难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因为,习惯用“集体单位”看待世界,会逐渐模糊掉个体的复杂性,习惯用“宏观大词”描述自己的看法,会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限定在特定词语中,从而缩小思想范围,会逐渐呈现出英国小说家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84》里描述的状态,“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没有词汇可以表达。”最终,会让你的视野越来越类型化,人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对新的、陌生的东西,会越来越缺乏鉴别力与接受力。尤其在当下中国,出于各种历史与现实原因,我们要时刻警惕“集体”对“个体”“宏观大词”对“精确小词”的遮蔽与侵袭。

图12 上海交大二年级作业,《空间设计—礼佛之家》

图13 上海交大二年级作业,《空间设计——离异同居夫妻之家》

在那天讨论HOSUE N的课上,我用下面这段话结束了与同学关于“一般人”概念的交流:

“精确分析每个具体使用者的具体使用方式之后,设计师马上就会遇到应采取何种标准,来判定这些‘具体人’及‘具体使用’,孰轻孰重,以便进行空间资源分配。这个标准,就涉及作为一名设计师、一名现代公民的专业与人生价值观了。所以说到底,我们的专业实践,其实很难和每个人的真实人生区分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