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除旧才能纳新,建筑教育笔记:学设计·教设计

除旧才能纳新,建筑教育笔记:学设计·教设计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要想学到新的真经,除了要学新课程补课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在补课同时,排掉已经长在身体里的“旧念”,除旧才能纳新!本科阶段奠定的“旧式(混杂)”基础,加之研究生阶段缺乏大量设计训练,学生们也只能用旧观念肢解“新西式”,错位现象也就可想而知。

除旧才能纳新,建筑教育笔记:学设计·教设计

最近一段时间,又陆续看到了一些十多年前,我读书期间讨论专业时常用的词汇,比如,“功能”与“形式”,谁追随谁;比如,从宏观层面分析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中国建筑的走向;比如,用“风格、手法、象征”等方法分析当下西方热点建筑……这些话语不仅持续来自今天国内的年轻学子,甚至一些在国外读研的留学生,也颇为津津乐道,这都让我有种时光倒转的感觉

我这里之所以用“又”字,主要是如今我已很少再用这套词汇,而是采用了另外一些说法。比如,我基本不谈“功能与形式”,而是谈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推导出相应的形态、空间内容(Program)、类型(Prototype);我基本不谈宏观的东西方文化对比,而是谈如何认识、感知具体环境基地,谈对具体个人或特定集体生活状态的观察、研究与表达;我基本不谈设计手法、风格,而是谈设计策略、设计概念、借助研究做设计;我基本不谈形态组合、视觉效果,而是谈空间秩序、结构逻辑、材料逻辑、建造逻辑、建构表达……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两套不同的专业词汇,其实骨子里,这代表了新、旧两种不同观念及其相应的做法差异。

据我观察,旧的专业思维模式会有如下特征:1)喜欢谈论一些口号式、偏宏观的“正确的大道理”,如现代风格如何与传统风格相结合,中国建筑文化如何在当今世界取得意义……但大多缺乏细节论证,飘浮在空中落不下地;2)喜欢用二手哲学文学观念解释建筑学语言、符号、能指、所指、存在、意义、感觉、大师、才气……玄而又玄;3)喜欢用传统中式说法解释建筑学,天人合一天圆地方风水、禅的意境……神秘兮兮;4)喜欢用视觉艺术解释建筑学,主义、流派、手法、风格、灵感……飘渺不定。

从大概率上讲,我一直以为中国建筑学教育界、专业界里观念比较陈旧的应该以中老年居多,我想当然地以为,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年轻人能接触这么多新东西,多少应该能认识到上述言辞在观念上的陈旧。所以,当我在年轻人身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这些旧说辞(观念)与表达习惯满血复活时(或者,一直就在他们身上好好活着也说不定),还是大吃了一惊,也再一次认识到,传统教育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威力。

我当然不会武断地认为,“新”一定比“旧”好,“旧”与“新”完全割裂没有继承关系。而是觉得,假设我们还是以西式建筑为标准进行学习的话(其实很多旧说辞也是以“旧西式”为标准建立的),用“旧”说辞在当下西式“新”世界中学习,我个人以为会产生深刻的错位。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掌握了所有最新信息,但由于对这些信息后面的历史脉络、基础观念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就会有很多曲解。要想真正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就必须做到换位思考、进入别人的上下文语境(Context),否则,就是在用原来习惯的“旧”方法,解构别人骨子里不同于你的“新”东西,结论自然张冠李戴了。

所以,要想学到新的真经,除了要学新课程补课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在补课同时,排掉已经长在身体里的“旧念”,除旧才能纳新!这几年,我自己其实就一直在补课、辨析之中。虽然已有如此明确的意识,原来的旧观念还是会常常下意识冒出来做一番抵抗。这种清洗、反思的过程,的确挺难,而且会有反复。

当下“新西式”里时髦的图表、概念、模型、色彩、构图、叙事……是可以通过阅读、网络获得,也可以通过图像层面的拷贝,模仿得活灵活现。但是,要深刻理解这些东西背后蕴含的专业内、外语境,以及与设计行为、设计思维做到真正结合,达到“知行合一”,则必须进行扎扎实实、耗时巨大、目标明确的设计训练才可做到。而现在,国内高校的研究生设计训练,绝大部分还是沿用十几年前的方式,靠跟导师做零星项目完成,甚至在“研究”的名义下,完全不做设计。即使学生到了国外读研究生,很多非职业(non-professional)“建筑学研究生学位”,也几乎完全不做设计。这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前提其实是说,相信每个学生在本科阶段,已打下了良好、正确的专业基础,但事实并非如此。(www.xing528.com)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建筑学本科教育训练的基础能力、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奠定下的专业本能与专业观念,基本还是被“旧观念”所笼罩。即使排名靠前、对外交流频繁、高质量海归学者比例高的学校,由于历史、体制与整体师资原因,再加上不同“新观念”本身各有不同的脉络渊源[1],所以,也只能零散不系统地掺杂在“旧观念”之中,靠本科生自身能力,很难清晰辨识。

本科阶段奠定的“旧式(混杂)”基础,加之研究生阶段缺乏大量设计训练,学生们也只能用旧观念肢解“新西式”,错位现象也就可想而知。可怕的是,很多学校、老师和学生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认为,只要多读几本书,知道些新概念,拿个国内外名校的硕士、博士学位,自己就跟上专业发展趋势了,至少在我们这个专业里,这实在是个巨大误解。

在国内外研究生学习中,如果你只是零星做几个设计(Studio)或不做设计,上几堂历史、理论、技术课,拿个合格的分数,然后写一篇论文(Thesis)通过毕业,应该不难。况且研究生期间的老师,既没时间,也没精力,而且也很难一下子讲清楚,这些需要很多课程、理论、时间、实践综合出的不同体系之间的本质性差异。西方的老师,更是不可能了解我们这边复杂的教育情况。那些看上去已经完全接轨的翻译成英文的教学大纲、学分课程,也完全体现不出观念上的差异。所以,如果你自己不主动融会贯通思考,不主动对本科阶段的学习做一个系统的深刻反思,恐怕很难看清当下复杂的西式新世界里的各种观念,认识到新西式、旧中式之间的差异。但是,如果你硬说你已习惯的说辞(观念)是“中国特色”,正如对各种“中国可以说不”的态度一样,我也的确无话可讲。

当然,补课只是手段,即使真的了解了别人语境、做到了换位思考、祛除了旧的东西、下了一番苦功学到了人家基于自身问题提炼出的新真经,但想要真正解决我们自己现实中的问题,并非简单拿来就行,还要有一个再分析、再解剖的扬弃过程,这就是下一步该做的事情了。最终,毫无疑问,无论是反思“旧”,还是学习“新”,目的都是要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体系。

【注释】

[1]笔者认为,粗略来看,当下西方建筑教育大概有这样几种分类。
一个是国别之间的差异。大致有两类:一、美式、英式、部分荷兰、某些日式(如东京大学)——比较讲求概念(Concept)及其推导,概念可以是基于建筑学本体范畴,也可以是基于巨大外延领域,倾向于求创意;二、欧式(德语区、西语区)、某些日式(如东京工业大学)——比较讲求建造、建构(Tectonics),包括技术层面的探讨,偏重建筑本体领域,倾向于求诗意。
一个是学校之间的差异。以美国建筑院校为例,大致有研究型(Research and Theory School),实践导向型(Practice-oriented School),艺术取向(Art Emphasis School),大师理论型(Niche Theory School)。
一个是综合性大学与私立建筑学校的差异。综合性大学比较强调建筑学中的科学研究(如生态技术,城市问题,计算机辅助建造等),私立建筑学校更偏重设计行为本身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