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昭平县城乡规划及建设成果

昭平县城乡规划及建设成果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规划经昭平县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上报地区和自治区批准实施。保持适当的县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地区生产总值及其财政收入保持合适的比例,同步增加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重点村屯、人流密集村屯进行了规划。2005年6月21日,昭平县遭遇特大洪灾,数十个村屯被洪水冲毁,昭平县重新制定并完成了北陀镇、富罗镇、马江镇、木格乡39个水毁村屯的灾后重建规划。

昭平县城乡规划及建设成果

在县城规划方面,1985年,昭平县出台第一份《昭平县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图》,提出重点发展石梯冲、凉亭坡、天鹅塘、上岸一带,适当建设城南,逐步改造旧城的城建总原则。规划到2000年,城区发展到南北长6千米,东西宽3千米,占地面积8.76平方千米,南北主街2条,宽25—40米,东西横街12条,宽10—25米。城区安排有小花池、小花园,娱乐场和其他公共设施。此规划经昭平县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上报地区和自治区批准实施。1988年和1989年,先后建成桂江大桥、第二农贸市场等。

1990年编制《昭平县城河东开发区总体规划》;1993年编制《昭平县城河西开发区总体规划》。2003年编制《昭平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规划将昭平镇所属的龙坪、马圣、大壮、上岸、附城等5个村委会所属范围,以及江口村委会所属范围南部区域规划为昭平县城区范围,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42.8平方千米。

《昭平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提出县城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工业项目的引进,在城区内留足空间并合理布局,西南及河东工业区的建设,将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和带动县城新区拓展的主要驱动力。保持适当的县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地区生产总值及其财政收入保持合适的比例,同步增加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县城发展注重自然山水的保护和与县城街道、公共空间之间的视觉关系、生态关系的组织;重点规划与设计县城重要的公共空间环境

在2003年编制的《昭平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中,县城规划建设城北、河东、西南等3个工业区。城北工业区以林产品加工和电力生产为主,规划面积65.64公顷;河东工业区以发展林化工业、林产品深精加工、重工业以及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非食品类)加工工业为主,规划面积45.60公顷;西南工业区以茶果等食品加工工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山区传统特色手工业加工工业为主。规划面积61.10公顷。

在乡镇规划方面,2003年编制的《昭平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方案中,也对主要乡镇作了简要规划。例如,综合型中心城镇昭平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物流中心,以林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贸城镇。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交通工贸型城镇马江镇,为县域物流中心,形成大宗林农土特产品集贸市场及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是高速公路昭平段产业经济带双核心之一。人口规模1至2万人。旅游型城镇黄姚镇所在的黄姚古镇,是自治区级旅游风景区,是调整公路昭平段旅游产业经济带核心。人口规模1至2万人。重点工贸型城镇五将镇、富罗镇、走马镇,以林农土特产品深精加工、矿产加工、大宗农林土特产品集贸市场作为城镇经济发展方向。人口规模5000至8000人。一般型城镇,包括文竹镇、樟木林镇、木格乡、仙回瑶族乡、北陀镇、凤凰乡等,以集市贸易为主,并逐步发展乡镇工业。人口规模1000至3000人。在县城建设方面,1978年起,昭平县对县城旧街道进行拓宽,并设华居路和迎恩路。1981—1985年,城区大码头至凉亭坡2千米长的主街道拓宽至25米,将主街通往城西的2条横街拓宽至16米,取直、填平,先后拓宽、扩建水泥柏油路8—10米宽大街6条、小街巷15条。

根据《昭平县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图》方案,1986—1989年,昭平县修建凉亭脚至桂江大桥长950米,宽30米的新大街;修建凉亭脚至石梯冲新街;拓宽和填平凉亭脚至白土村街道;修建大码头至县木器厂沿江公路;拓宽凉亭坡顶至县农业局路面。4年间共拓建街道和城郊公路3680米,总面积8.16万平方米。铺设水泥和柏油路面街道共2900米,另外铺设郊外柏油路10千米。1989年,县城街道路面总长14.98千米,总面积63.68万平方米,总投资61.3万元。县城居民住宅2022幢,面积31.23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5平方米。县城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乡村建设方面,2010—2011年,昭平县投入国家财政资金862万元,新建村屯道路136条155.16千米,新建独立桥26座663米,解决了12210户58217人交通出行问题,建设人畜饮水工程61处,管道6700米,解决了3373户18012人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860座,基本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www.xing528.com)

在村镇建设方面,1991—1995年,昭平县完成了马江、黄姚、北陀、走马、富罗、樟木林、凤凰、文竹、仙回瑶族乡等乡镇的集镇总体规划调整、编修及审批工作,规划成果包含现状图、用地评定图、总体布局图、道路绿化图、给水排水图、电力电信图、环境卫生图、镇(乡)域体系规划图、近期建设图、规划说明书等“九图一书”。至2005年,昭平县对各乡镇的集镇街道、圩镇道路、桥梁、集贸市场、机关单位办公用房、医院、学校、学生宿舍、居民住宅、路灯、供水供电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对重点村屯、人流密集村屯进行了规划。

1999年、2003年、2004年,昭平县完成了《黄姚古镇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9—2010)》《黄姚古镇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规划(2003—2015)》《黄姚古镇风景名胜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05年6月21日,昭平县遭遇特大洪灾,数十个村屯被洪水冲毁,昭平县重新制定并完成了北陀镇、富罗镇、马江镇、木格乡39个水毁村屯的灾后重建规划。

2011年,昭平县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当年完成自治区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600户。

1992年11月2日,昭平县成立农村能源办公室(简称:昭平县能源办),用生态、环保、绿色的发展理念,组织实施全县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1993—2017年,昭平县年均培训农村能源技术人员300多人次,建设沼气池900多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多台,全县设立沼气服务网点100多个。沼气建设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改变了农村用能单一依靠薪柴的局面,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护森林资源起到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