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时限与历史阶段划分

抗战时限与历史阶段划分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抗日战争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是14年而不是8年,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历史阶段就应该重新划分。

抗战时限与历史阶段划分

现在有的学者仍然坚持七七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认为抗日战争是8年,而不是14年。为什么呢?其理由是:习惯上把七七事变以前说成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以九一八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历史阶段如何划分?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位学者提出可以九一八事变为界,把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7月15日—1931年9月18日这一段与北伐战争时期划为一个历史阶段,把1931年9月18日—1937年7月7日这一段划入抗日战争时期。但是,有的学者认为以九一八事变为抗日战争的起点,与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现有体系并无不可调和的矛盾,二者可以并存。

王桧林即提出:可以把抗日战争史区分为“狭义的抗日战争史”和“作为中国通史的抗日战争史”两个概念。狭义的抗日战争史“是中国人民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它是战争史,它是专史”,“着眼在中日战争或与战争直接有关的事情”,它“可以从‘九一八’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九一八’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抗日战争延续的时间是14年。”“作为中国通史的抗日战争史则着眼于中国的整体,除着眼于战争的发展变化外,还着眼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它是中国通史的一个阶段。”因为从“七七”以后或者说“八一三”开始,全国才“进入抗战状态”,抗日战争才“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所以“在中国现代史上,把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这个时期叫做抗日战争时期是符合实际的”。总之,“作为军史、专史的抗日战争史可以从‘九一八’开始,经历的时间是14年。作为中国通史的抗日战争时期从‘七七’开始,经历的时间是8年。因为专史和通史有所不同,它的起点和所经历的时间也可以不同,二者可以并存”。[1]

广德明也认为:“从中日关系的角度研究抗日战争史的时限,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阶段划分,不必要也不可能有同一个起点。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到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抗战,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从中日关系角度研究抗日战争史,应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但是,“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是第二次国内战争向全民族抗战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大势与认识间的反差,形成了中国社会军事政治的双元格局:一方面是九一八事变后应该成为历史主流的局部抗战,另一方面是实际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共两党间‘围剿’与反‘围剿’的内战。正由于九一八事变后,内战实际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直到西安事变,阶级仇杀的历史惯性才被团结抗日的民族意识所克服。因此,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的体系中,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划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更妥帖”。[2]

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郭德宏认为: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人为的,是可以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既然抗日战争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是14年而不是8年,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历史阶段就应该重新划分。仍然把局部抗战的6年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显然是不恰当的。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应该把1927年4月18日南京政府成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4年多时间划为一个历史阶段,把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6年划为一个历史阶段。在中共党史中,可以把1927年7月15日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4年多时间划为一个历史阶段,把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6年划为一个历史阶段。至于每个历史阶段叫什么名字,可以进行研究。但是,不管怎么叫,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6年中都应该突出局部抗战的内容。例如:在中共党史中,可以把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6年叫作“土地革命与局部抗战时期”。这样划分历史阶段,是因为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6年中,国民党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抗战的准备,但总的是“攘外安内”、不抵抗;中国共产党虽然主要是进行反“围剿”战争,但仍然派了很多人到东北抗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那个时期抗日的主力。这样划分历史阶段,更能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抗战中的作用。[3](www.xing528.com)

注释:

[1]王桧林:《有关抗日战争史的三个问题》,载《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

[2]广德明:《抗日战争起点研究述评》,载《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5期。

[3]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载《历史教学》2005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