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润如凝脂中国白:德化窑白瓷

润如凝脂中国白:德化窑白瓷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德化县,这里水陆交通便利,与沿海港口福州、泉州呈三角形的态势。自此,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南方三大重要瓷都。德化窑瓷器的烧成温度,历代都在1250℃至1280℃之间。从已发现的窑炉遗迹来看,宋元德化窑有龙窑和分室龙窑两种形式。正是分室龙窑和阶级窑,孕育了润如凝脂的德化白瓷。德化窑白瓷器形丰富,主要有器皿和瓷塑两大类。树头杯数量最大,也是德化窑独树一帜的品种。

润如凝脂中国白:德化窑白瓷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德化县,这里水陆交通便利,与沿海港口福州、泉州呈三角形的态势。省会城市福州在其东北125公里处,从德化沿大樟溪入闽江,闽江为福建省最大的河流,从福州入海。泉州在德化东南75公里处,从德化沿陆路到毗邻的永春县,即可沿晋江水系入泉州。德化窑从宋元时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尤以青白瓷为主,并且这种青白瓷在宋元时期已大量通过海路外销。明代中叶开始烧制胎釉都晶莹温润的白瓷器,其胎质坚实致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器物有器皿和人物塑像。明清时这种白瓷大量外销,又被欧洲人冠以“中国白”的美称。自此,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南方三大重要瓷都。德化窑在明代以生产白瓷为主流,虽然在清代也有生产青花和少量的粉彩等彩绘瓷器,但影响远不如白瓷大。清代德化白瓷的生产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改变了明代以仙佛瓷塑和供器为主的局面,而以生产日用器皿为主,如酒杯、瓶、壶、碗、盘、洗、罐、盆、饼模、烛台等等。由于明末清初窑炉结构的改变——由分室龙窑向阶级窑过渡,釉色由明代的白中透黄或红(即所谓的象牙白)变为白中泛青。

德化白瓷的胎釉细腻、莹润、透光性强。其形成的机理,得益于德化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工艺的进步。德化地区的瓷泥中,氧化钾(K2O)的含量非常丰富。明代德化白瓷胎泥中的三氧化二铁(Fe2O3)含量较之宋代大为降低,一般为0.18%—0.35%,这就大大增加了瓷器胎釉的洁白度。同时其胎釉中氧化钾的成分较高,一般为含量几乎相等,甚至胎中氧化钾的含量高于釉中的,这就有利于胎中生成大量的玻璃相,从而增加了胎体的透明度。德化白瓷的釉料由瓷土加釉灰配制而成,釉中氧化钙(CaO)的含量小于10%,多为6%左右;氧化钾的含量则大于6%。这种釉称为钾钙釉,其特点是提高了釉的高温黏度,有利于增强釉的亮度和防止釉的流淌,使釉质匀净、莹润、透亮。其施釉工艺一般为浸釉,釉层极薄,一般为0.1—0.2毫米。半透明的胎体加上薄而光洁透亮的釉层,便使整件瓷器具有温润的玉质感。

德化窑瓷器的烧成温度,历代都在1250℃至1280℃之间。从已发现的窑炉遗迹来看,宋元德化窑有龙窑和分室龙窑两种形式。龙窑因其升降温和气流流速快,可以维持还原气氛,使得宋元德化白瓷釉中含量极少的三氧化二铁较多地转变成低价状态,釉色因此而呈浅淡的青色,即青白釉(青白釉从广义来说仍属白釉的范畴)。分室龙窑的出现,是对不分室龙窑的改进。对各个窑室的隔断,使火候和气氛得到更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这种窑式气氛偏向氧化,使德化白瓷的釉色呈白中泛黄的牙黄色,也就是俗称的“中国白”。至明末清初,德化窑开始由分室龙窑向阶级窑过渡。龙窑属于平焰式。阶级窑属于半倒焰式,其结构是分室砌建,一般五至七室相接相通,每一室类似一个半倒焰式的馒头窑,升降温较慢,容易控制升降温的速度,并且保温时间长。这种窑式倾向于还原气氛,使德化白瓷的釉色略泛青。因此在明末清初这个时期,德化白瓷的釉色有的泛黄、有的泛青,我们在断代时,还需要根据线条、造型、胎体的厚薄等因素综合考证。一般来说,胎体是明代的较厚、清代的较薄,器物类(炉、杯等)尤其明显;人物塑像类明代的线条柔和、飘逸、生动,清代的相对生硬、呆滞一些。正是分室龙窑和阶级窑,孕育了润如凝脂的德化白瓷。

德化窑白瓷器形丰富,主要有器皿和瓷塑两大类。其中器皿可分为炉、杯、壶、文具、灯具、罐、瓶、餐具(盘碗勺等)、鸟食罐、花盆等。明代的胎体较薄而细腻。清代的胎体普遍较厚重,清中期以后的较粗糙。瓷塑包括人物和动物塑像、山石摆件等。明代的胎体较厚,雕刻精细,纹路线条深刻、流畅而柔和。清代的胎体较轻薄,雕刻简练粗犷,纹路线条浅显、呆滞、僵硬。

器皿主要有:

1.炉可分为筒式、钵式、鼎式、鬲式等数种。

筒式炉一般平唇、直身、三个如意云足,底心下凹明显,外壁有弦纹、印八卦纹、印“福禄寿”字和光素无纹等。其中有一种光素无纹的,三足为三级台阶形,造型典雅古朴,笔者认为其年代应稍早于如意云足的。炉内不满釉。尺寸分别在高5—20厘米左右。

钵式炉的数量最多,超过一百件。平唇、轻微撇口或直口、束颈、扁圆腹、圈足,足端稍外撇。钵内有的不满釉、有的满釉(不满釉的较早),圈足内有的有釉、有的无釉。底心下凹不明显。肩部多附双狮头耳,少数附双龙耳。尺寸多为高5—10厘米左右、口径8—14厘米左右不等,也有个别大的口径在30厘米左右。部分外底有暗刻印章款,内容有“宣德”、“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闇之”、“丁水奇珍”等等,这一类的年代应在明末清初。

鼎式炉有方形、圆形、六角形等几种,附双立耳,三足(方形的四足)。圆形的多为圆柱形足,深腹。六角形的有一件,三象头足。方形的亦一件,四壁印云雷纹,前后两面在云雷纹上再印饕餮纹。四个曲线形足印“S”形简化蟠虺纹。四角边出戟。(图94)

鬲式炉炉身与钵式炉相似,三鬲足,口沿附双立耳,其中一个双耳为纽绳状。

还有簋式炉,是仿青铜器的器型。

炉的形式多样和产量的巨大,反映了民间供奉崇拜的普遍性。

2.杯可分为摇铃杯、树头杯、梅花杯、三足杯、花瓣形杯、八角杯、吸管杯、牛角杯、耳杯、平心杯、爵杯等十余种。

摇铃杯为明末清初的典型器型,高13厘米左右。撇口、长腹、圈足(有的双圈足)。有光素无纹、腹部堆贴梅花或暗刻花卉纹、刻诗句等几种。所刻诗文有“李白一斗诗百篇”、“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等。

树头杯数量最大,也是德化窑独树一帜的品种。尺寸一般在高5—10厘米、口径8—15厘米左右。浅圈足、喇叭状瓣型口、上大下小。杯身堆塑浮雕式山石、龙头、鹤、鹿、松、梅等纹饰。因杯形似树头而俗称树头杯。(图95)

梅花杯可看作树头杯的简化,尺寸为高4—12厘米。口为外撇喇叭状、寰底,足为梅花枝弯绕相托。腹部有的两面贴塑梅花、有的一面梅花而另一面兰花。清中期以后杯形简化成普通圈足杯,有的还在腹部印上类似英文字母的装饰,胎釉泛青、泛灰。

图94 德化窑白釉双耳盖炉/清乾隆(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95 德化窑白釉树头杯/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三足杯为圆形杯身、喇叭状撇口、三个小乳钉足,尺寸为高5—10厘米。腹部多刻字,字为行草,施釉后刻,内容有“长安市上酒家眠”、“名酒对花倾”、“谁人识得酒中趣”等。

八角形杯一般高4—10厘米,撇口、八角形杯身、平底附四粒方形钉足。杯身有光素、堆印八仙人物、刻字三种。刻字内容有“月下美人吟”、“手弄花枝对月赏”、“人生有酒须当醉”、“李白一斗诗”、“花下闻醉”、“对酌问花开”、“云香入风柳”等等。

平心杯又称公道杯,高5—6厘米,杯身为五瓣花瓣形,杯内立一人物,为长须长者,穿长袍、手执拂尘。人像内藏有“U”形管,利用虹吸原理,只要倒酒高于人物的胸部,酒即全部漏出。

其他还有花瓣形杯、吸管杯、爵杯、牛角杯、耳杯等,在此不一一详述。从杯体刻字内容,可知这些杯多为酒杯。反映出民间尚酒之风。

3.文具有各种花叶形洗、水盂(有圆形和花叶形)、印盒(有圆形和方形)、笔筒、笔架、印章等。笔筒有镂空和轻微束腰两种;印章为狮纽方形印;印盒盖有素面和刻花两种。

4.灯具有油灯和烛台两种。油灯有钵式、高足豆两种。烛台有传统式、双龙座式、狮子座式三种。高度为5—18厘米不等。

其他还有茶壶、罐、瓶、花盆、鸟食罐、碗、盘、盏托、勺、糕饼模型、瓜虫壁挂、花插、摆件(包括山景、狮子等)等。(图96)

图96 德化窑白釉贴塑花鸟纹盖罐/清(广东省博物馆藏)

人物塑像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尤以佛、道人物居多,世俗人物甚少。主要有观音佛像罗汉、达摩、天妃、文昌帝、土地、北帝、关公、八仙、福禄寿三星、李白、童子像等,其中以观音最多。世俗人物有童子、历史人物(如李白等)。人物塑像胎釉洁白细腻、温润晶莹,衣纹生动飘逸,表情温和含蓄。有的名家作品往往在塑像的背后钤印章款,如明代的有葫芦形篆书“何朝宗”印款、方形“何朝宗印”篆书款、方形“陈伟之印”篆书款等。清代的有葫芦形“何朝春”印篆书款、方形“林孝宗印”篆书款、方形“眉心荣记”篆书款、长方形“珍和金记”楷书款等。清末民初有方形“苏蕴玉制”隶书款、方形“博及渔人”篆书款、方形“许云麟制”和葫芦形“许云麟”篆书款,以及各种仿“何朝宗”的款识。

1.观音:形式分别有坐式、立式、送子、持卷、持莲、持如意等多种。面目慈祥,神情温和,双目低垂。衣纹呈放射线状,飘逸生动。颈部刻三道折痕,胸前一般饰以璎珞纹。(图97)

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大约是魏晋时期。当时社会的动乱使这种信仰迅速盛行。观音,全称“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 Vara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观音声”等,别称“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圆通大士”等。“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而前来相救。印度的菩萨和中国民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中国民众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德化瓷塑中以观音数量最多,也正是民间供奉最盛的反映。(www.xing528.com)

2.佛像:有弥勒佛如来佛(俗称大肚佛),前者多为立像,后者多为坐像。其形象通常为光头、双耳垂肩,笑容可掬;身穿长袍、袒胸露肚;颈部刻一道折痕。

佛在佛教中指修行圆满的人,或指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即佛教修行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信众们相信,佛的法力是无限的,可以保佑人们达成各种愿望。

图97 德化窑白釉渡海观音像(何朝春款)/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3.罗汉像:有立式和坐式。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中最好的一件罗汉像是“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图98)。张寿山为明末清初德化瓷塑名家,以擅长塑罗汉著名。该像高23厘米,内外施釉,釉色泛黄,莹润细腻。人物光头,双耳肥厚垂肩;身穿长袍,袒胸露腹;右手持丝带捆着负于肩上的经书,赤脚立于海水之上;面目和善,笑容可掬;背钤“张寿山”葫芦形篆书印章款。

其他的罗汉坐像,多内外施釉,釉色泛青,釉质细润;人物光头,双目低垂,表情严肃;脖子上挂一串大佛珠。

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就是依小乘佛教修持的方法进修而得到破除烦恼、解脱生死轮回而决定可入涅槃的果证的出家弟子。佛涅槃后,罗汉常住世间,护持佛法。由于佛经中并没有对罗汉具体形象的描述,因此罗汉造像从一开始就具有民间信仰的性质,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4.达摩像:有立式和坐式。内外施釉,釉细润而泛青;人物浓眉大眼,表情肃穆,颈部刻三道折痕。

菩提达摩(?—535年),中国禅宗初祖。南天竺婆罗门人,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子。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到该国传法,菩提多罗从他学法,很得他的赏识,他就给菩提多罗改名为达摩,意译为道法,是达摩已通达到法的意思。南朝时“寄载商舟,以梁大通元年(527年)达南海”(27)传法。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

5.天妃像:多为坐式,清代的多见。(图99)内外施釉,釉泛青、较细润;头带方形冠,双手抱笏于胸前;双目低垂,表情和善;衣纹线条僵滞。

天妃相传是五代闽王统军兵马使林愿的第六女,生于960年3月23日,卒于987年9月9日(28)。其出生地是福建莆田湄洲岛。因坠地后弥月不啼,乃取名“默”(或称默娘)。相传她自幼有神举,能乘席过海,被称为“龙女”。在闽、台、粤东等地称之为“妈祖”、“娘妈”,把她供奉为航海保护神。北宋中期起,成为海神崇拜,逐步被历代统治者加封各种名号,至明清时尊称为“天妃”。天妃信仰的影响不仅遍及我国南北沿海地区,甚至通过海外贸易和华侨的传播,流传至南洋和欧美。而德化地处福建中部,与天妃的故乡莆田和泉州、福州港口都很邻近,因此其产品中出现较多天妃的塑像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98 德化窑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6.文昌帝:多为坐像,内外施釉。人物身着官服,手持如意,端坐于台上,两边各立一童子,分别为“天聋”和“地哑”;坐台堆塑海浪纹装饰,海浪中游跃一四爪蛟龙

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文运的神仙,主事科举考试、文章、学问。文昌帝君每次出驾,总要骑一头白骡,后随两名童子天聋和地哑。其原因是因为文昌帝君掌管文人仕途穷达,所以叫聋、哑二童相随,“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在封建社会要求取功名,惟有通过科举考试,因此文昌帝成为文人士子必拜的偶像

7.土地像:人物头带冠,身着官服;长须,双目慈善、低垂,面带微笑;端坐于半圆形台座上,双手合抱放于膝上。

土地神源于远古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古人对土地极为敬重,有了土地才有农业、才有衣食。古人说:“社者,土地之神、能生五谷。”因此人们把土地视为生存的最基本保障。后来民间又把土地视为财神和福神。古代社祀,非常隆重,由皇帝、诸侯主持领导。宋元之后,社祭活动与各地民间信仰风俗相结合,形成大规模的迎神赛会活动。人们有关邻里和睦、农业生产、求财、求雨、求医、祈福等都要拜祭他。其社祭之日在农历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日。土地在众神之中地位最低但距离百姓最近,因此供奉极旺。对土地的崇拜在明清闽南地区尤其兴盛。

从以上德化宗教人物瓷塑的状况分析,笔者认为从中反映出当时民间信仰的几大特点:

首先是反映出民间信仰崇拜的多偶像性。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多神的国家,神祇崇拜充斥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相信从天地山川到土地灶厕,都有鬼神主宰着人们的一切活动。只要有一事之利,便有一事之神,众神各司其职。马克思曾经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29)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需求者,便拜不同的神。除土地、灶君等贴近生活的神祇外,求子者多拜送子观音,祈福者多拜佛祖,水患多的地区多拜北帝,求功名者多拜文昌,孔夫子等等。甚至有些对国家、民族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如关公、包公、韩愈(广东潮州地区立祠祭奉)、岳飞等,人们为了纪念和表彰他们,也赋予他们新的神责,作为崇拜偶像而被供奉。德化白瓷佛道人物的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多偶像性的状况。

图99 德化窑白釉天妃像/清(广东省博物馆藏)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先后经历了东汉的依附期、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的鼎盛期。两宋时期由于统治者推崇程朱理学而渐趋没落,经明代中兴,影响至清代、民国。在此过程中,它一方面为了适应华夏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而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又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内容,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通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与传统的儒、道并驾齐驱,成为中华传统思想三大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的陶瓷器中,反映佛教内容的纹饰不少,有莲花纹、八宝纹、绘罗汉、观音等佛教人物纹等。与佛教有关的器型有各种炉、净瓶、藏草瓶等。人物塑像有观音、佛祖、罗汉、达摩等,以福建德化白瓷和广东石湾陶最为著名。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其学说内容以自然天道观为主,主张顺应自然、与世无争;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道教是汉民族固有的宗教,源于古代巫术,东汉时由张道陵倡导,是为道教定型化之始。从此时起,道教尊老子为教祖,自然也就尊奉道家学说的思想。道家思想虽有某些地方与儒家思想相悖,但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其自然天道观和养生之道也为某些统治者所推崇。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儒家思想相融合,成为封建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道家崇拜的神祇可谓“丰富多彩”,土地、文昌、北帝、福禄寿星、八仙、天妃、城隍等等,不胜枚举。

其次是儒、道、佛教在民间具有广泛流传的特性。而这种特性的形成,是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有着密切关系的。封建统治者往往出于政治统治、规范社会道德体系或经济利益等方面的需要,对某些宗教信仰和民间崇拜大力倡导和扶持。而政治权力的这种介入,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几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使其在民间广为传播。明代在朱元璋立国后,亦大力推崇佛教:设立佛教的善世院,设置僧录司,御制《护法集》为僧人云游传教提供方便,撰写《神僧传》为僧人立传。正统、天顺年间全国大兴寺庙,皇帝还亲赐匾额,仅天顺元年(1457年)十至十一月间,英宗就为八十所寺院敕赐寺额。至成化年间全国佛教寺院数以万计,僧尼达50余万人。正德时开始册封传教出色者“法王”、“佛子”、“禅师”、“国师”等名号。因此,明清德化佛教人物瓷塑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产量巨大。

传说朱元璋出生于土地庙,因此在明代土地公备受崇敬。《大明会典·里社条》记:“凡各处乡村人民,每里一百户内立坛一所,祀五谷之神,专为祈雨。其时若五谷丰登,每岁一户轮当会首,轮流洁净坛场。遇春秋二社,预期率办祭物。至日,约聚祭祖。其祭用一羊一豕,酒果香烛随用。祭毕,就行会饮。会中先令一人读抑强扶弱之誓。其词曰:‘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礼法,毋恃力凌弱,违者,先共制之,然后经官。或贫无可赠,周给其家,三年不立,不使与会。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若不从众,及犯奸盗诈伪,一切非为之人,并不许入会。’读誓词毕,老幼以次就座,尽欢而退,务在恭敬神明,和睦乡里,以厚风俗。”不仅如此,许多人家还把土地迎进家里,在厅堂供奉,每月的初二、十六拜祭。即使没有供奉土地像的,也于每月初一、十五在家门口烧香祭社。土地崇拜的普遍性由此可见一斑。

而天妃从民间“神女”逐步升级而来,充分体现了政治权力扶持的力量。最早的天妃崇拜,属于纯粹的民间信仰,而且仅限于她的家乡福建莆田地区。在她死后130余年(约1123年),北宋政权开始介入。《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九称:(宋宣和中)“遣路允迪使高丽,中流作风。诸船皆溺,独路舟有神灯降于樯杪,飘忽二千余里,胶泊一岛。询土民是何神庙,民曰:女贞,莆田人,本朝都巡检林愿之女,生而神灵,能预言人祸福,矢心履救。没后乡人立庙于湄洲之屿。允迪至庙祭之,遂获安济。奉使回奏,敕授灵应夫人。”同时宋徽宗还为其庙赐额“顺济”。(30)此后南宋至清历代均有赐封:宋高宗赐封其为“崇福灵惠昭应夫人”,宋光宗封“灵惠妃”;元世祖封“天妃”;清康熙封“昭灵显应仁慈天后”,道光封“天上圣母”。在政治权力的扶植下,天妃信仰迅速传播,成为海内外华人共同信奉的海神崇拜。

关于德化白瓷人物塑像的艺术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追溯至古印度佛教造像艺术最早的杰出代表——犍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犍陀罗位于古印度的西北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是古印度的十六国之一,也是犍陀罗艺术的中心。犍陀罗艺术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公元2世纪达到鼎盛,于公元465年以后逐步消失。犍陀罗佛像艺术的最主要特点是希腊化的写实人体加印度的象征标志:人物头部为希腊美男子的面容,深目、高鼻、薄唇、长耳;肉髻为波浪式卷发;斜披希腊式通肩袈裟,袈裟褶纹厚重呈放射状。笈多艺术产生于犍陀罗艺术之后,于公元4世纪兴起。其艺术特点是遵循印度本土民族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其佛像都低垂眼帘作沉思冥想状,颈部有三道折痕;肉髻为排列整齐的右旋螺旋状螺发;衣褶为平行“U”形纹,隐约凸现全身轮廓,具有湿衣贴体的半透明效果;站立的人体有的塑成“S”形曲线姿势。这两种艺术对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有着直接的影响。兴建于南朝至隋唐的新疆龟兹石窟、高昌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的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以及建于五代北宋的四川广元千佛崖、重庆大足石窟等,均是直接受到犍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的影响,同时融入中国人物面貌特征的产物。而德化宗教人物瓷塑,则是直接从上述石窟中吸取了艺术养分:呈放射状的衣褶纹来自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低垂眼帘、专注内心修养的表情,有的颈部也刻三道皱痕,右旋螺发式肉髻,胸前多用璎珞纹装饰等,则是源于笈多艺术的造型。德化白瓷人物塑像与广东石湾人物陶塑相比,其共同点在于一是头都是插入式,二是衣纹的生动,但德化的衣纹多呈放射状,明显具有犍陀罗艺术的特点。而石湾的衣纹多源于对生活中的观察,并无定势。不同点在于石湾人物表情多夸张,而且除宗教人物外,世俗人物也同样丰富。而德化则相反。

宋元时期德化青白瓷即已大量出口外销。明清德化白瓷更是风靡欧洲大陆,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和白瓷的出现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欧洲人誉为“欧洲白瓷之母”。因内外销两旺,使其产量与价值大增:“德化窑,皆白瓷器,出德化县。顺治以前老窑,所制佛像、尊、罍(lěi)、瓶、盘、盏、斝(jiā),皆精致古雅。其色洁白中现出粉红,至今其价翔矣。”(31)著名旅行家马可 · 波罗是德化白瓷最早传入欧洲的关键人物。1290年底马可·波罗到德化考察,他在游记中写道:“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因德化白瓷首先由马可 · 波罗介绍并带回欧洲,因此意大利学者将其称为“马可·波罗瓷”。而最早提出“中国白”一说的,是法国人普拉德,他在《1692年巴黎通讯地址实用手册》一书中对德化白瓷赞誉有加,认为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并称之为Blanc De Chine(中国白)。1610年出版的《葡萄牙王国记述》一书称:“这种(德化)瓷瓶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金、银或水晶瓶更为可爱。”1850年英国人在贝尔法斯特市出版的《关于爱尔兰发现的中国印章》一书,是专门研究德化白瓷印章款识的专著,也是欧洲最早研究德化白瓷的专著。从15世纪起,欧洲各国也掀起了仿造德化白瓷的热潮。1470年意大利人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学习德化白瓷的配方和制法,生产出“梅迪西瓷器”,实际上只是低温陶器。到了1710年,德国迈森皇家瓷正式建立,并成功烧制出硬质瓷器,这是欧洲瓷器的滥觞,也是欧洲仿造德化白瓷最早的成功者。此后的1725年相继建立的法国尚第里和门尼西瓷厂,以及后来建立的法国圣科得、查得密瓷厂,英国的切尔西瓷厂等,也都纷纷模仿生产德化白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