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衡水内画艺术研究成果

衡水内画艺术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宾主”选定之后,就是为其立形,就是立远近、大小之形。在构图上,宾主与大小有关,一般是主大宾小,近处的物象是主,形体要求较大。黑与白、虚与实是对立的。黑白、虚实的运用得心应手也绝非易事,用黑容易用白难,用实容易用虚难,以实求虚更难。此外还要注意中国画的藏与露、隐与显的关系。

衡水内画艺术研究成果

任何一件成功的作品都有它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说,任何一幅画都要有一个主体,也就是作品中的主要形象。有了“主”,还要有陪衬,陪衬便是“宾”。对于画中的“主”要让它突出,给它以强化处理,它不仅是形式上的主要部分,也是内容上的表现重点。古人言,画有宾有主,不可使宾胜主。主和宾还要有照应,不能各自孤立,整个画面有宾有主,才集中。如果有宾无主,画面则是一片散沙;有主无宾,画面单调,失去衬托,呆板无变化。但在中国画的表现上也有很多有主无宾之画,但它是靠中国画特有的方法,将诗、书、画相结合来完成的。将画中的题款、题跋作为陪衬,这样一幅画完美得体,这就是中国画的独到之处。

在内画的表现上,首先要确定“主”之位,把“主”之形象加以夸大,使“主”大于“宾”,这样主宾才能分明,而不要像工笔人物画中单凭人物的服饰色彩来体现“主”的形象。在突出“主”的形象的同时,也要照顾好“宾”的位置,宾主相互照应,穿插调配,整个画面才能活跃。这里讲的“主”不是一个主要人物、一座山或一棵树,而是画中想突出的“主题思想”,所以它可能是几个人物、几座山峰,虽如此,“主”也只有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否则形不成中心,整个构图就散了。“宾主”选定之后,就是为其立形,就是立远近、大小之形。

在构图上,宾主与大小有关,一般是主大宾小,近处的物象是主,形体要求较大。远处的物象是宾,造型要求要小。在处理画面时,远山虽高大有气势,但在这幅作品中是宾,在中国画不十分讲求透视的原则下,为了突出近景中的物象,尽量把高大的远山压低缩小,但一定要得法,在突出“主”的同时,也不要影响远山的高大形象。另有的构图是近处小的物象是“主”,但它要通过远处具有高大形象的“宾”来作为反衬,这使“小”的主则显得更为“重要”,总之在宾与主之间的构图,一是“主”大“宾”小;二是“宾”大“主”小,使“主”更为夺目;三是“宾”“主”呼应,大小相同,造成扑朔迷离。在“宾、主”立形大小之时,要考虑全盘皆“活”,不要刻意去近“大”远“小”,“主”大“宾”小,否则作品或呆,或板,或散,或平。

除了绘画艺术的境界之外,西洋画旨在写实,内画同中国画一样,妙在务虚,黑色在白纸里是画,黑是凭借白的形式才成为画。离开了白,黑也就无法存在,没有了白的形态变化,黑也就无所依托。黑是实,白是虚,只有黑和白相互呼应,虚和实都存在,才能形成画的构图。就像墙壁和门窗是房子的形,但真正可用的是房子内的空间,中国画的虚与实说明了“白”的重要性。

黑与白、虚与实是对立的。黑者,画材,实也;空白,虚也。只有守黑才能知白,这是中国画里特有的艺术特色,黑依附于白而出现,正如虚从属于实,但这并不是非黑即白,有虚无实的状态,它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存在。而西方绘画的空白是无具体形象之处的空白,是简单化、空的概念,用哲学来讲,它是被动的,但中国画中白的作用等同于实。中国画讲究留白,留白而不是空白,不代表没有,是和实的效果一样,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典范,是利用白而显示实的作用,是实的对应,以虚为实,以虚显实,求实。黑白对应,虚实结合,二者相生,是充分利用了画面关系,承担了画面的构图,利用空间位置塑造造型的一种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内画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营造出画外的无限追意;在虚实中传出声音,空白中有实,空白胜有声之说的艺术境界。黑白的利用只有在对物象的具体置陈布势的精心策划下才能达到取与舍,需要对主题精神之中的宾主取舍才能使黑白利用得当。黑多易生乱,白多易守空,处理得当繁而有序,白则如隧洞中之明烛。这也说明虚实之中的实以白现,白依实存,“真境逼而神境生”也是这个道理。黑白、虚实的运用得心应手也绝非易事,用黑容易用白难,用实容易用虚难,以实求虚更难。所以物象的布置结合、交叉错落与黑白的相依相存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这要看画家的学识、修养和对黑白的领略,方使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白交加,错落有致,才能使作品有无限的张力。(www.xing528.com)

中国画一般来讲用白表现的多为云烟雾等,一般不用笔墨,虚出空白即可,使人看了不感其空,反觉其实。一般画山,在山峰下或山腰间留下空白,烟霞云气便由此而生,这都是化白为实的手法。这种虚则实、实则虚的巧妙处理,常能创造出“无限云霄外”的意境,在国画及内画中是屡见不鲜的虚与实,从构图上讲,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一般来说,近则实,远则虚。落至笔墨上讲就表现为近则黑,远则白,内画同样遵循这个道理的。但虚实的表现也并非一成不变,如以虚破实的表现手法又是由于画中实的太实,便故意以虚来变化它,使实中有虚,化死为活,化阻滞为通畅。

构图讲求的规律还有很多,如布置的疏与密的关系,当疏则疏,该密则密,但关键却在于疏而不散,密而不乱。再如轻与重的关系,不要把轻重均衡、稳妥平正理解为“四平八稳”,不要将整个画面平均布局。只有力求纳奇险于平正,才能使作品显现出高奇险绝的效果。此外还要注意中国画的藏与露、隐与显的关系。画面上的某些内容不宜全部表露出来,为了追求更深邃的意境,要使之有含蓄性。在处理画面时,有些东西就藏起来或者使之隐隐约约,若隐若现,艺术上巧妙的藏是远胜于单纯的露的。否则有些形象太露了,虽然醒目,但使人看了一览无余,既不含蓄,又无意境的追求。

“白”作为构图需要的一种方式,它还有一层作用就是“藏”,王伯敏先生讲,不善藏,虽藏乃露,善藏者,可使露而不露,借云烟气来藏,也就是借虚借白来藏,是藏的一种方式。藏指一些非主要的具体物象,借藏或半藏半露来使作品有无限的想象力,一些主要的物象借“藏”来虚张声势和夸张,做到形而不见,藏而意现,使有限变为无限,使某些处理具象位置上的矛盾得以缓冲和舒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