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衡水内画艺术发展状况

衡水内画艺术发展状况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仲三的后人叶淑英女士认为:内画艺术源自北京,各地绘画风格并没有变化,依然是传承了北京的艺术风格。这种民间画风与学院派画风虽然已经明显地区分开来,但在中国所有从事内画行业的地方,普遍都有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当前,北京一些老艺人提出,希望政府以及相关协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通过办展览、培训业务人员等方式推动内画艺术的发展。

衡水内画艺术发展状况

与其他传统工艺美术一样,新中国成立之初内画从业人员多是秉承家传,且传子不传女。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建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打破了这种情况,内画艺人也开始收外姓徒弟。刘守本、王习三就是第一批受益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画行业新兴之初,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内画艺术人员,他们通过拜师、自学将内画艺术推向一个高潮。索振海、王立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们这一代人的影响下,内画从业人员逐渐增多。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以地域命名的风格流派,比如“京派”“冀派”“鲁派”“粤派”“秦派”等,但并不符合实际,一些从事内画的老艺人也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叶仲三的后人叶淑英女士认为:内画艺术源自北京,各地绘画风格并没有变化,依然是传承了北京的艺术风格。所以,应该以地区划分,以“派”划分有些牵强。应该说,各地的画风有所相同,有所不同,风格并不独异。一部分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仍然以临摹为主的民间工匠雕琢画,另一部分是在有了初级的文化基础上又接受了中国美术教育的正规培训,从素描、色彩、速写基础起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接近学院派的画风。这种民间画风与学院派画风虽然已经明显地区分开来,但在中国所有从事内画行业的地方,普遍都有这两种情况的存在。

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王朝的皇都,也是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发达,孕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着必然性, 内画画工们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艺术风格。20世纪50年代,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尘封多年的内画壶工艺也成为出口创汇的一员。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请出了被迫改行的著名内画家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蓁褀,使其重操旧业,培养学员,传授技艺。20世纪70年代初期,叶晓峰、叶蓁祺相继去世,以后北京的内画主要由刘守本主持,发展了张玉华、郑旭晔、姚桂新、刘大胜等一大批学员,现在这些人基本上已经退休或从事其他工作。

据刘守本大师介绍,目前北京内画艺术人员逐渐减少,四十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几乎没有了。山东、广东亦是如此,老艺人也不再画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内画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现象,河北省也不足百人,年轻的新生力量急缺。(www.xing528.com)

当前年轻从业人员急剧减少,不仅是资金问题,还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不但需要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更需要学院教育、政府的正确引导。叶氏传人叶淑英认为,收徒弟不必顾及门第观念,不能像以前那样学了张三就不能学李四,艺术要博采众长,打破门第观念。

当前,北京一些老艺人提出,希望政府以及相关协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通过办展览、培训业务人员等方式推动内画艺术的发展。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是带动内画行业发展的桥梁与纽带,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面向未来,着眼长远,打造具有艺术个性特色、自主创新的内画艺术,实现内画艺术行业在更新、更大、更高层面上的提升和发展。应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反映从业人员的愿望与呼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通过展览、培训、专业咨询等各种服务渠道,为会员创造科技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传授会员们经营销售的理念,开拓研发内画市场的巨大潜能,拓展内画各项业务;大力宣传开展行业培训,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协会的对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工艺美术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培养就业人才。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借助各种媒介宣传内画艺术,增强和壮大内画艺术行业的整体规模与实力。带领内画艺术工作者为内画艺术事业打开新的天地,使相关行业协会真正发挥作用。如今,内画艺术已不再是一门神秘的艺术,它已广为人知,成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中国民协副主席郑一民是这样看待内画艺术的:“内画鼻烟壶这门艺术若要传承下去,需要现代内画艺人不断继承、发扬和创新,若要这门艺术发展得更加灿烂辉煌,需要继承者们进一步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走创新发展的道路。这是一种无私的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继承和保护内画技艺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容忽视的,这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断地创新、探索,寻找更好、更新的艺术语言形式,使内画艺术在新的时代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花朵,是现代内画艺人面临的艰巨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