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重塑社区: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

共享重塑社区: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论是传统村落还是单位大院,都属于“熟人社区”。熟人社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人口的稳定性。这些共享空间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基础,也为社区居民由“生”转“熟”创造了机会。中国的社区是一种介于花园和公园之间的空间类型。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以某些共同的东西联结着,才称得上社区。

共享重塑社区: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

不论是传统村落还是单位大院,都属于“熟人社区”。熟人社区的意义,一是社区成员之间通过长期接触建立起情感维系,对社区有一种归属感;二是熟人实质上也是一种约束性力量,无形中相互监督,对所有人都形成一种行为规范。熟人社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人口的稳定性。现代中国社会却偏偏存在着人口高流动性的特点,人们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举目皆是陌生人。遗憾的是,我们身处这样的社会状态下却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正如我们甚至不能预测自己的流动性。没有血缘或工作上的联系,人们仅仅是因为购买了同一个小区的房子而聚居在一起,或是因为能够负担同一个小区的房租而聚居在一起,不久又在各自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开。这种动荡的临时性,使得人们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愿为长远利益投资,更加不会关心不属于自己吃饭、睡觉的一方天地以外的各种事宜。

再回头看看传统村落和单位大院,除了低流动性带来的安稳,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都保留了一些共享空间,不论是祠堂还是礼堂,不论是简陋的打谷场还是电影院前的广场。这些共享空间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基础,也为社区居民由“生”转“熟”创造了机会。作为景观设计师,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我们既没有决策权也没有话语权,更加无法左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但是在可以操作的范围内,如果从提倡社区共享出发,可能由共享空间催化出熟人社区文化,在充满陌生感的城市中创造给予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社区。

中国的社区是一种介于花园和公园之间的空间类型。与公园相比,它有一定的私密性,只对社区居民开放,需要更加安静、更加生活化。与私家花园相比,它拥有更多的共享空间,而正是这些共享空间使得社区生活更加丰富,使得不具有血缘关系的社区成员得以体会这个冷漠的现代社会尚存的温度。社区的魅力即在于此,而社区文化形成的关键正是在于景观设计可能给予公共空间的创造。(www.xing528.com)

社区并不是由一个个单体的家简单拼凑组合而成。社区的英文“community”词根有“共同”的意思,中文中的“社”亦指明了“社会性”的含义。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以某些共同的东西联结着,才称得上社区。实体的建筑——我们的家宅,是非常私密化的家庭和个人空间,而广阔的户外空间才是社区的“社会性”价值得以发挥的场所。人类是需要交流和沟通的,小孩喜欢在小孩多的地方玩耍,在交流和碰撞中健康成长;老人惧怕孤独,渴望有同伴一起聊天、晒太阳或者跳集体舞。然而,在一个以“尊贵感”为目标、只有路径和密密麻麻绿化的社区环境里,这种集体活动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是社区“实实在在”的居住者,他们需要共享一片草坪放风筝、晒太阳、野餐;孩子们共享一个沙坑,一起堆城堡;老人们共享一片树林,在林下乘凉、聊天;妈妈们共享一片菜园,一起交流种植经验;大人小孩都可以共享一个广场,一起练习滑板、玩旱喷,还可以跳广场舞……倘若这些空间基于个人利益被全部划分给私人,或者缺乏使用功能而仅仅是一片绿地,那么一切的活动都无从发生。得到充分使用的空间,因为维系了使用者的感情,也将得到更好的维护。人与人的交流、互动可以逐渐生成社区文化,发展出所有者的主人意识,让社区成为人们更有归属感的家园。

建筑师刘家琨的西村大院设计,阐述的是对他熟悉的大院文化的一种回归。现在的一些社区,甚至城市片区也逐渐越来越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希望在现有的社会结构基础上,形成有归属感的现代城市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