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蜀船棺:研究古蜀国历史与文化重要发现

古蜀船棺:研究古蜀国历史与文化重要发现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成都方志船棺是古代的一种独木舟形棺木葬具,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墓葬,称为船棺葬。这些船棺排列整齐、规模宏大,最大的一具长达18.8米,直径1.7米,被誉为“船棺之王”。正是这样一种传统的灵肉观驱使着末代蜀王,让他选择了船棺葬这样一种古老的丧葬方式。古蜀船棺的发现为研究古蜀国历史、文化以及丧葬制度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古蜀国都城已进入今成都市区腹地的明证,被列为2000年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古蜀船棺:研究古蜀国历史与文化重要发现

文/成都方志

船棺是古代的一种独木舟形棺木葬具,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墓葬,称为船棺葬。土葬船棺在中国发现于四川境内,时代为战国西汉前期,是巴蜀民族的葬俗,重庆、广元、成都、新都等地都有出土。其中重庆、广元的船棺,常用长5米、直径1米以上的楠木制成。尸体、随葬品放置在中部“舱”(长方形凹槽)中,上有木盖。墓坑为土坑竖穴,随葬品多铜器和陶器,后期出现少量铁器和漆器

船棺报告

发掘时间:2000年7月。

发掘地点:成都市商业街。

年代鉴定: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时期。

出土文物:船棺、独木棺葬具,陶器、漆器、竹木器、铜器等。

代表文物:漆器。

价值认定:2000年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www.xing528.com)

2000年7月29日,在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进行建筑施工时,意外发现了这座古蜀墓葬。意识到墓葬特殊,建设单位请来考古专家清理发掘。发掘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座墓葬群竟然是古蜀开明王朝的家族墓地!消息一经传出,全城震惊。

发掘出来的船棺葬墓坑长约30米,宽约21米,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坑里埋葬了17具船棺、独木棺葬具,据推测,原本的数量应该更多。这些船棺排列整齐、规模宏大,最大的一具长达18.8米,直径1.7米,被誉为“船棺之王”。其他3具虽然没有这具巨大,但长度也都在10米以上,绝对是船棺中少有的巨无霸。剩下的13具船棺比较普通,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专门用来放置殉葬人、殉葬品的小型木棺。所有这些葬具都是由比较贵重的楠木整根雕凿而成的,葬具下面还垫有纵横交错的枕木。

发掘现场全景

长18.8米、直径达1.7米的巨型船棺

浩大的墓葬规模已经初步表露了墓葬主人的显赫身份。除此之外,墓葬中还出土了大批陶器、漆器、铜器等。从这些器物的制作、纹饰推断,这座墓葬的年代不会晚于战国初期。其中只有宫廷主人才会拥有的大型编钟、漆器纹案等又再一次让我们确认墓主人的独特身份,他极有可能就是古蜀开明王朝的国君,强大古蜀国的统治者。

这么一位显赫的人物,为什么会将自己的遗体寄托在笨重、简陋的木质船棺中呢?

原来船棺葬是古代蜀地盛行的丧葬方式。船棺葬的来历据说和蜀人信奉灵魂、崇尚先祖的观念有关。蜀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会脱离肉体去往祖先生活的地方,所以民间有“送魂”的习俗。怎样送魂呢?用船。据说最早的四川盆地是一片泽国,江河密布,船是蜀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蜀人觉得,灵魂要到达祖先生活的地方也一定需要船。于是,他们发明了船棺葬,将人的遗体安放在他们生前使用过的船具当中,后来演变成船型棺具。正是这样一种传统的灵肉观驱使着末代蜀王,让他选择了船棺葬这样一种古老的丧葬方式。

古蜀船棺的发现为研究古蜀国历史、文化以及丧葬制度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古蜀国都城已进入今成都市区腹地的明证,被列为2000年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