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0年以来的艺术展览:解析社会媒介

2000年以来的艺术展览:解析社会媒介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从重视“物”逐渐向关注“人”转向,从收藏研究“物”到关怀、服务“人”的转向。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将观众纳入展览策划中,越来越重视观众与展场、观众与展品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日益成为艺术家、策展人、观众、批评家之间的媒介。上海外滩美术馆将隆重推出全新的艺术项目RAM HIGHLIGHT,作为美术馆的特别庆典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

2000年以来的艺术展览:解析社会媒介

当代艺术展览是观众与展品间的文化链接,策展人通过筛选信息、重构模式,通过展览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和思考新内容、新方式的可能性,在建构和价值引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舍里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他曾说道:“展览是艺术的政治经济价值的首要交易所,意义在这里得以建构、维系乃至解构。展览(特别是当代艺术展)既是景观,又是社会历史事件和建构手段,它创建和支配了艺术的文化意蕴。”[15]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从重视“物”逐渐向关注“人”转向,从收藏研究“物”到关怀、服务“人”的转向。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将观众纳入展览策划中,越来越重视观众与展场、观众与展品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日益成为艺术家、策展人、观众、批评家之间的媒介。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当代艺术话语的一个空间载体,承载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反应,这种反应包含理解、排斥或共鸣,如果说传统艺术博物是艺术品的展示空间,以展品为展览核心,那么当代艺术博物馆就是观众的心理空间,更加关注参与者的心理活动,使参与者置身于艺术氛围中,感受空间与艺术结合而产生的冲击。

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作为社会媒介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即跳出仅仅作为艺术品展示平台的局限,而成为一种社会交往,引发策展人对“艺术当代”与“当代艺术”相关问题的思考,引发艺术家对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引发观众对艺术展示相关问题的讨论;当代艺术展览不是简单地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而更多的是在当代艺术背后所隐含和提供的对当下社会与当下文化氛围的介入,最为重要的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诸问题的发生器,通过策划展览凝聚某种内敛的力量,产生外向的张力,为当下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认识或思考方式。(www.xing528.com)

上海外滩美术馆将隆重推出全新的艺术项目RAM HIGHLIGHT,作为美术馆的特别庆典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RAM HIGHLIGHT都将甄选一位合作艺术家或艺术家团队,结合美术馆的独特空间和观众群体,融合表演艺术与视觉装置,完成一个强有力的艺术陈述。整个艺术项目将在美术馆持续8—15天。RAM将基于艺术家打造创新性艺术项目的能力,以及颠覆美术馆的固有空间和挑战观众的参观体验的愿望来选择合作艺术家。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表示,RAM希望通过这个特殊的项目,丰富美术馆的展览内容,创建一种与公众对话的全新方式,不管是从展期长度还是展示方式来看,RAM HIGHLIGHT都与常规展览不同,外滩美术馆将结合富有亮点的表演项目与特殊的互动体验,给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张鼎被邀请为上海外滩美术馆首届RAM HIGHLIGHT的合作艺术家,呈现了一场名为“风卷残云”的展览,本次展览将观众邀请到作品中,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将美术馆的空间构建为一个具有独特行为模式和社会系统的艺术现场:被邀请的观众被赋予了场地特定的标签、符号与身份,在金色的牢笼中共进午餐,享用艺术家挑选、监制的饭菜与酒水。艺术家试图通过这场充满仪式感的宴席,邀请观众一起参与体验并批评性地探讨价值标准、社会现实、社会规则等话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