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M技术有效控制基坑项目成本

BIM技术有效控制基坑项目成本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要点主要体现在设计变更环节和施工现场签证环节。

BIM技术有效控制基坑项目成本

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要点主要体现在设计变更环节和施工现场签证环节。在项目前期,要加强施工前的审核工作,全面考虑工程造价,对于经常发生变更的重要部位,要提前通知或者提前约定,由施工现场成本部门负责计算变更费用,变更费用包含可能引起的索赔,并计算变更后的成本。项目施工期间,遇到图纸与实际施工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就必须及时按照要求办理现场签证,现场签证一般只签实际工程量、实际人工数量、施工措施而不签造价,工程部需要认真核对签证的工程量是否准确,对于签证的内容、原因、工程量应该清楚准确、无涂改并附有监理工程师的签字确认,资料员应该收集所有变更资料,根据资料提出改进意见。

在审图方面,由甲方的技术负责人负责召开初图会审、施工图会审、分项分部图会审、各专业技术图纸会审,力求在开工前把图纸中的问题修改完。

成本控制核算,它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核算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上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负责人,都要按照自己的任务分工各负其责,财务部门也要及时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配合项目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核实,对工程成本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及时反馈到上级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成本控制进行纠偏。

1.设计概算

(1)概算编制说明

本工程概算的依据是该项目的场地勘查报告,业主单位提供的本项目的用地规划红线图和地下结构图纸,还依据湖北省2018年的费用定额、国家和湖北省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基本建设收费标准等。同时会参考已经建好的同类型工程的经济指标以及2019年4月武汉市信息价以及部分材料参考市场价格。

本概算的编制范围为地下室基坑的建筑工程和建设工程其他费用,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根据相关文件及规范已计算,本项目的基本预备费按照工程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之和的8%来计算。

(2)项目投资组成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4171.19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3578.57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85.7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3.65万元,占总投资的6.8%、基本预备费为308.98万元,占总投资的7.41%。

表4-11 某某医院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概算总表

(3)概算指标分析

本项目的概算总造价为3578.57万元,单位造价为9940.46元/平方米。其中,土石方工程综合总价为159.51万元,单位造价为443.08元/平方米,占总造价的比例为4.46%;桩基工程综合总价为1963.43万元,单位造价是5453.97元/平方米,占总造价的比例为54.87%;基坑围护工程造价为381.21万元,单位造价为1058.93元/平方米,占总造价的比例为10.65%;钢筋混凝土工程造价为1032.42万元,单位造价为2867.84元/平方米,占基坑总造价的比例为28.85%;截水沟造价为7.54万元,单位造价20.94元/平方米,占基坑总造价的比例为0.21%;措施项目造价为34.45万元,单位造价为95.71元/平方米,占比0.96%。基坑的施工只围绕于土方开挖、土方回填、边坡支护、打桩、降水来展开工序,所以基坑支护的造价费用一般不包括安装费用及设备购置费。

2.施工图预算

(1)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

施工图预算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图以及和概算相同的费用定额、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来编制清单定额,并且依据武汉市2019年4月份建设工程材料信息价来确定工程的直接费用。本次预算的计算范围为图纸所表达范围,不含总平面布置图。

(2)预算指标分析

本项目的招标控制价总计为3483.07万元,单位造价为9675.2元/平方米,其中桩基工程造价1608.27万元,单位造价4467.42元/平方米,占总造价的46.17%;土石方工程综合总价为127.87万元,单位造价为355.19元/平方米,占总造价的比例为3.67%;基坑围护工程造价为280.62万元,单位造价为779.49元/平方米,占总造价的比例为8.06%;钢筋混凝土工程造价为897.13万元,单位造价为2492.02元/平方米,占总造价的比例为25.76%;截水沟造价6.57万元,单位造价为18.26元/平方米,占比为0.19%;措施项目造价为115.18万元,单位造价为319.95元/平方米,占比3.31%。

施工图预算的钢材的消耗量为2406.8吨,水泥的消耗量为2886.2吨,木材的消耗量为18.05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的消耗量为15697.07立方米,商品砂浆的消耗量为14.64立方米。

(3)成本分析

表4-12 清单关联模型表

在BIM5D平台导入工程概预算文件和施工预算文件。该工程有挖一般土方、挖沟槽土方、钢筋混凝土支撑、地下连续墙、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垫层、满堂基础、桩承台基础、无梁板以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拆除等分部分项工程。将这些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计量与模型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周计算的资金曲线。

图4-2 预算价格资金曲线

图4-2为与模型信息关联后的预算价格资金曲线,2019年第20周桩基工程施工完成,在此节点处计划预算费用(BCWS)为942.02万元,已完预算费用(BCWP)为659.42万元,进度偏差为659.42万元-942.02万元=-282.60万元<0,进度滞后;进度绩效指数(SPI)为659.42/942.02=0.7<1,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延迟。

对于施工图预算,在支护桩、立柱桩延迟完成的情况下,2019年第20周计划的人工用量为11967个工日,实际的人工用量为8377个工日,实际上人工的投入比计划减少了30%;对于材料的用量,以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量为例,计划混凝土用量为5742立方米,实际的材料用量为4020立方米,实际材料的投入量比计划降低30%;在机械投入上,主要以履带式起重机挖掘机卷扬机钻机、自卸汽车等为例,由于机械在第19周开始进场投入使用,因此在第20周的机械用量为0台班。计划如果为了缩短桩基施工的工期,把桩基施工工期从13天缩短到10天,那么桩基工程能按时完成,即计划预算的费用等于已完成预算的费用,此时增加的成本为942.02万元-659.42万元=282.60万元。

图4-3 人工工日资金曲线

若从施工方的角度考虑,要计算出某一材料的产量、单价和损耗率分别对成本影响多大,也可以通过5D的施工模拟来实现。例如C30的商品混凝土,在上图中利用施工图预算的数据来分析,在第20周C30商品砼的计划使用量是5742.34立方米,实际它的消耗量为4019.64立方米,单价皆为417元/立方米,计划的损耗率为4%,实际上损耗率只有3%。通过计算得知C30商品砼的计划成本为5742.34×417×(1+4%)=249.03(万元),实际成本为4019.64×417×(1+3%)=172.65(万元),比计划成本减少了76.38万元,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如果只有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量发生变化,那么使用量发生的变化会对商品砼的成本产生影响,变化为4019.64×417×(1+4%)=174.32(万元)。

(www.xing528.com)

图4-4 资源曲线图

通过以周为周期统计的实际物料、人工消耗量、机械使用量和费用情况的对比分析,以此来确定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和成本,这样进度和成本的要求后期就能够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来满足。

对于分部工程,尤其是其中的主要清单项,利用合同预算中的设计概算文件和成本预算中的施工图预算文件在5D的合约视图模式下进行三算对比,在本项目中,将从中标价比作概算价格,预算成本比作施工图预算价格,5D将关联到的清单项进行清单三算对比,从发生变化的清单项可以明显地看出变化的量差,例如桩基的概算工程量为6995立方米,预算的工程量为6888.84立方米,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概算的桩基综合合价比预算的合价高20.32万元;通过资源三算对比,人、材、机以及商品混凝土的资源用量和费用都可明确体现出来。

图4-5 概算与预算清单三相对比图

从上面的对比图可以看出在中标价与预算、结算之间是会产生差额的,做好工程项目的动态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在投标阶段,乙方为了提高中标几率,会把价格压得很低来求取中标,但是到真正施工过程中,乙方会通过变更索赔,获得更高的工程款。我们通过BIM5D平台实时跟踪整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数值,可以有效的防患于未然。在工程成本的动态控制环节,项目经理部门定期检查成本目标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对成本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目标值进行对比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以保证目标成本计划的实现。比如说项目经理根据合同成本和计划成本,利用BIM5D来绘制月度或者周度成本折线图,也就是实际成本曲线,这样,从曲线上不仅能看出成本的动态变化,还能分析出成本偏差。

成本偏差有三种,其中一种是用实际成本间减合同成本得到的实际偏差。一种是计划偏差,它就是利用合同成本,减去计划成本。还有就是目标偏差,目标偏差相当于实际成本减掉计划成本。一般来说,施工方应该较大范围地减少目标偏差,对于成本,往往这个偏差越小,就说明控制得越好,而目标偏差是计划偏差与实际偏差之和,如果目标偏差比较大,就应该进一步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规则,根据图纸进行工程量的核算,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比对。同时,要加强隐蔽工程的验收,对合同中的暂估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部分项,要及时申报,修正合同价。

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